没有不变的常态
张丹丹
阿拉伯谚语说,没有不变的常态,世上只有变化才是常態。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时代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我们所说的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是指至2030年和“两个一百年”范围内如何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
那么,我们教师在未来学校时代背景下,应该着重变什么?我认为,主要侧重在教师角色、教师学习与教师心态。
教师角色由“一言堂”到“大导演”。在执教《Painted Faces》一课时,我将英语、京剧、绘画等知识融合呈现,运用“项目学习”方式,集学生前期线上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线下课堂共分享、游戏化教学、实践绘制脸谱、课后发散创新与项目成果展示于一体,完成“向外国人介绍京剧脸谱”的主题。教师不仅是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师学习由“专业”到“杂家”。倡导师生体验跨界,利用思维导图、系统思考等工具发掘学科内、学科间的融合点,将我校开展的“盘彩”特色文化中的“制胚、施釉、煅烧、着彩”所引申出的“树德、传知、磨炼、成才”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为学习力。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基础上,利用MOOC、微视频等技术,实现校内走班社团课程四大类25个社团的多样化选择。在我校,师生同出发、同发现、同学习,每个人都成为学习者和信息接收者。
教师心态由保持“舒适感”到产生“不适感”。以往我们用相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而现在他们开始拒绝,或者不再“配合”,学生的个性越显现,教师的“不适感”越强烈。教师只有不断体会、感悟,在不断袭来的“不适感”中“冲浪”,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才会获得常态的“舒适感”。里韦罗曾说过,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在开拓未来学校的道路上,教师会在摸索、实践、反思、提升中幸福前行。
阿拉伯谚语说,没有不变的常态,世上只有变化才是常態。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时代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我们所说的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是指至2030年和“两个一百年”范围内如何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
那么,我们教师在未来学校时代背景下,应该着重变什么?我认为,主要侧重在教师角色、教师学习与教师心态。
教师角色由“一言堂”到“大导演”。在执教《Painted Faces》一课时,我将英语、京剧、绘画等知识融合呈现,运用“项目学习”方式,集学生前期线上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线下课堂共分享、游戏化教学、实践绘制脸谱、课后发散创新与项目成果展示于一体,完成“向外国人介绍京剧脸谱”的主题。教师不仅是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师学习由“专业”到“杂家”。倡导师生体验跨界,利用思维导图、系统思考等工具发掘学科内、学科间的融合点,将我校开展的“盘彩”特色文化中的“制胚、施釉、煅烧、着彩”所引申出的“树德、传知、磨炼、成才”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为学习力。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基础上,利用MOOC、微视频等技术,实现校内走班社团课程四大类25个社团的多样化选择。在我校,师生同出发、同发现、同学习,每个人都成为学习者和信息接收者。
教师心态由保持“舒适感”到产生“不适感”。以往我们用相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而现在他们开始拒绝,或者不再“配合”,学生的个性越显现,教师的“不适感”越强烈。教师只有不断体会、感悟,在不断袭来的“不适感”中“冲浪”,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才会获得常态的“舒适感”。里韦罗曾说过,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在开拓未来学校的道路上,教师会在摸索、实践、反思、提升中幸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