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文化之源,知民族之根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物教学,备课思路,青铜器,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57-06

    初中历史文物类教学因为其课程内容占比较小,一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致使这一重要历史教学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为了和大家探讨这一类内容的教学,笔者以部编七年级(上)“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尝试,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一、阅读思辨,确定教学立意

    解读课标确定教学立意,是我们备课的起点。2011版初中课标将“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的“内容标准”表述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对本课的学习要求是:1.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2.学习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不难看出,课标认为青铜器的学习重点是其“高超工艺”,而本课的学习重点则是“甲骨文对于汉字起源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课标对教学的定位值得商榷。

    任何文物都是时代文明的结晶,见证着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与上层建筑形态,即文物具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青铜器高超的工艺,不仅仅体现了青铜器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甲骨文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它的造字法对汉字的影响,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文物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揭示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作为礼制的外在表现是“奴隶主贵族‘明贵贱、辨等列的重要标志物”。①青铜器的种类、纹饰、造型等,无不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信仰,乃至社会生活习俗。所以张光直先生直言:“中国青铜时代这个概念与古代中国文明这个概念之间相合到几乎可以互换的程度。”②文字是文明产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甲骨文作为中国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不仅给后人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历史,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不能缺少的文化印记。从这个角度而言,甲骨文是我们的文字之根,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根。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教学的要点应该彰显其文化内涵,揭示其见证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面向。由此确立本课的教学立意:解读时代的密码——在对青铜器与甲骨文历史价值认知的基础上,揭示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民族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即探文化之源,知民族之根,育家国之情。

    二、穿越历史,探究文物的历史价值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认识文物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怎样深入浅出,就成了教学设计中最要沉思的问题。为此,依据中学生喜欢故事和教育理念中细节教学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情境体验教学。

    卡洛·金兹伯格(Carlo C. Ginzberg)在《奶酪与蛆虫》一书中说“大量的人物传记研究表明,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即便他本身并不重要因而又不具备代表性,但仍可作为一个缩影从中发现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里整个一个社会阶层的一些特征”。①可见一个人物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鲜活的人物便有鲜活的故事。以人物为线索创设有关器物的故事情境,能够将学生心目中冰冷陌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变成有温度、有生命的历史体验。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其墓葬中大量的青铜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商代的社会生活。而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妇好的就有200多次。由此可以妇好为线索,巧妙地把青铜器与甲骨文联系起来——妇好墓葬中的青铜器与甲骨文中关于妇好的记载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建构课堂的“起承转合”。这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故事的渴望,又能够在故事中重回历史现场,在想象中體验历史,在体验中学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笔者为此选择妇好墓葬中代表性的陪葬品图片创设有故事的“现场”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探索。

    (一)穿越历史,探究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1.运用与人物有关的图片史料,展现历史“现场”,感知商朝青铜器的特点。

    隐藏妇好的名字,出示其墓葬出土的大量陪葬品的图片(图1、图2),突出其中的青铜器,尤其突出其中能够揭示墓主人身份的标志性陪葬品:青铜鸮尊、青铜斧钺,还有一枚玉扳指。然后出示相关的文字材料。在图片与文字材料的配合中,构成教学需要的相对完整的现场。接着引领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语言概述,认识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数量大、种类多、造型丰富、制作精美。

    文字材料:该墓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0件(图1)。仅青铜器就有468件,总重量达1.6吨。青铜器中以酒器、兵器、礼器居多。青铜兵器有130余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件象征指挥作战权的青铜斧钺,每件重达9千克(图2)。青铜礼器210件,其中一只造型精致的鸮尊(图4)已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该墓葬(图3)。在陪葬的玉器中有一只射箭用的玉扳指,上面有明线的印痕,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图5)。②

    2.运用与人物有关的微观问题,探究历史“现场”,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通过“历史现场”能够感知墓葬中青铜器的特点,但是还不能借此透析当时的历史状况,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为了增加点拨的“诱惑力”与教学过程的故事性和情节感,笔者设计了“依据墓葬中的陪葬品推测墓主人的性别、身份”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学生依据青铜兵器与射箭用的玉扳指推测墓主人是一名商朝的男性贵族或王室成员,而且是一位将军。当笔者揭示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时,就会与学生原本猜想的认知发生极大的冲突,进而诱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因为在他们的有限认知中,古代君王的妻子,应该在王宫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制造大大小小的“宫斗”故事,怎么会带兵出征呢?笔者继而再推出如下一系列的微观问题,引领学生依据墓葬中的青铜器探究墓主人生活的社会状况,通过自我解释,逐渐解开各自心中的迷惑。

    (1)商代最发达的手工业是什么?你如何证明你的观点?

    (2)课本说“商朝贵族好饮酒”,你认为对吗?说出你的依据。

    (3)推测并解释商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4)商朝的社会环境安定吗?说出你的依据。

    (5)商代对死人的厚葬说明商代对已故之人的什么态度?

    (6)仔细观察几件青铜器的纹饰,说说这些纹饰的特点以及你的感受。

    对上述一系列小问题的解答,揭示了青铜器所反映的商朝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商朝农业生产相对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达的青铜制造业与酿酒业。数量巨大的青铜兵器说明商朝的社会环境较为动荡,经常发生战争。商朝有饮酒与崇拜故人的习俗,夸张怪诞的造型和狞厉怪异的纹饰,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不仅证明了商王朝对神的崇拜,也体现了借助神权庇护下的王权统治,这就与后面将要学习的大量甲骨卜辞的存在形成互证——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前后呼应之势。

    (二)穿越历史,探究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1.运用与人物有关的史料,实证历史的“现场”,初探甲骨文的价值。

    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有,运用甲骨文的相关记载验证对“商代青铜器所反映的社会状况”的推测:(1)运用甲骨文中关于妇好带兵征战的记载,验证对妇好身份以及商朝动荡的周边环境的推测;(2)运用甲骨文中妇好多次主持祭祀的记载,以及甲骨卜辞的由来与数量之多,来验证商朝有敬神崇祖的习俗等。

    甲骨文中关于妇好征战的记载较多,笔者选择了如下三条:妇好征战土方;征战印方;征战羌方。①这三则材料既表现了妇好能征善战,也反映了商朝与外族之间频繁的战争。既增加了教学的故事性,也为之后探讨武丁与妇好之间美好的爱情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合集》6412)。(译文:武丁召集人马,命令妇好征伐土方)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zhǐ fá)(人名字)伐印方,王自东亳(薄)伐捍,陷于妇好立(位)。(《合集》6480)。(译文:武丁亲自出征,让妇好和沚瞂配合征伐印方。自己从东面靠近敌人进攻,驱使敌人陷入妇好埋伏的位置)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合集》39902)。(译文:商王征发妇好所属的3000人马及其他士兵1万人,命妇好带领他们去征伐□)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是使其初步感知甲骨文的价值——直接记载或间接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状况。二是运用甲骨文的记载实证上一个环节的推测与想象,照应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也引领学生初步接触二重证据法。三是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实证是科学严谨的,也是生动有趣的,以此增加历史教学的魅力。

    2.运用与人物有关的细节史料,丰富历史的“现场”,形成历史解释。历史既然是“人”的历史,那就应该是丰富生动而又鲜活的历史。细节性史料的运用最能够体现历史的这一特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下面的一个教学环节。

    殷墟有墓葬区,但是妇好的墓葬不在殷墟的墓葬区却在殷墟的宗庙宫殿区,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下面甲骨文的记载能够为你的解答提供帮助。

    史料1:贞勿于甲御妇好龋。(《合集》13663正甲)

    ……母庚御妇好齿。(《合集》2618正)

    贞王梦,妇好不惟孽。(《合集》17380)①

    甲骨文中记载武丁为妇好占卜征战、生育、疾病以及去世后状况的卜辞多达二百余条,甚至有为妇好的蛀牙进行占卜的记录;武丁梦到妇好,担心妇好会遇到什么祸害,就为她占卜。

    史料2:武丁為死去的妇好占卜。

    武丁:妇好有娶乎?

    贞人:唯,大甲娶。

    武丁:妇好有娶乎?

    贞人:唯,祖乙娶。

    武丁:妇好有娶乎?

    贞人:唯,成汤娶。

    ——《合集》2636②

    设计问题:

    (1)史料2中的“娶”,有人认为是“迎娶”,也有人认为是“迎接”,你认为哪个解释更合理?

    (2)依据这两则史料判断和解释商王武丁与妻子妇好之间的感情状态,由此解释妇好的墓葬为什么不在殷墟的墓葬区而在殷墟的宗庙宫殿区。(武丁认为将妇好葬在宫殿附近,就能够与妇好朝夕相处,以解相思之愁)

    “唯有历史细节教学,可以运用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关于历史的多元认识,而学生的体验亦会如新文化史家一般”。③以上细节教学正是帮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撑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阻隔,形成自己的理解。而妇好与武丁之间跨越生死的爱恋也成就了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解读历史材料的乐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生动的历史叙事、严谨周密的史料实证和开放的历史解释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三)补充史料,解释甲骨文发掘的意义

    关于甲骨文发掘的意义,教材在非常简要地概括了甲骨文文字数量和涉及的内容之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尽管接下来教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但是学生依然无法理解甲骨文是我国“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笔者设计史料教学,来帮助学生解读教材结论,理解教材结论。

    材料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图6)

    材料2:目前常用汉字有3500个,识读其中的2500个,就可以进行一般性的阅读与书写。小学识字大纲要求小学生识读3000字。

    材料3:甲骨文中的单个字有4500个,已经被识别的有1500个。甲骨文中很多单字至今仍在使用。

    设计问题:

    (1)汉字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6种基本的造字方法,找一找图中甲骨文具备其中的几种?

    (2)结合以上材料,从汉字数量、造字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甲骨文对汉字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对甲骨文的历史价值与史学价值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教师结合教材给出如下史实性叙述,引领学生得出结论。

    (1)甲骨文记录了商周时期农业、天文、战争、祭祀等许多方面的事情。

    结论:甲骨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商周的社会情况。

    (2)有学者用甲骨文纠正了《史记》中商王朝世系的相关记载。

    结论:更正历史文献中的错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结论:开启了我国“信史”时代。

    (4)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4种造字法,拥有4500个单字,形成了可供日常书写与阅读的文字系统。

    结论:甲骨文是汉字形成的基础。

    以上环节的教学开展,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通过情境体验和问题探究,帮助学生认识青铜器、甲骨文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借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与历史解释的素养。

    然而夏商周时期为什么要制作那么多青铜器呢?即青铜器的时代意义是什么呢?这是学生自然而生的疑问,也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解读教材,建构青铜器的时代价值

    限于篇幅,教材对青铜器的时代价值陈述得非常简单,且时序感不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青铜器时代功能的]变历程与实质,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时序梳理相关知识,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内化知识,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请阅读教材第25页主体文字与“相关史事”栏目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青铜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青铜器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贵族等级身份的象征?试举一例说明。

    (3)教材說“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请回答西周时期青铜器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这一功能与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4)阅读教材青铜器制作流程的文字回答: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青铜器的?一般要有多少工序?观赏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的图片,简单说说它们成为国家重要文物的理由。

    (5)结合教材及以上学习完成以下填空。

    我国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夏朝时出现了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一些酒器。商朝时青铜器具中以酒器为主,并以青铜器的数量多少来区分贵族的等级身份。而西周时期,青铜器以礼器为主,原因是分封制制度的确立。西周统治者对礼器的使用规格有严格的规定,说明青铜器已经成为统治者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其核心功能是维护等级制度。我国青铜制造业的顶峰时期是商朝和西周时期。随着周王朝政治制度的瓦解,青铜礼器逐渐淡出政治舞台。

    通过这些问题,引领学生梳理青铜器产生、发展的历程,思考青铜器功能的]变过程与实质——从单纯的生活器具到国家权力、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工具。进而认识其功能]变所反映的社会实质是等级制度的日益强化,并且与前面所学的分封制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历史事件的共时性特征。

    四、抚今追古,体验家国情怀

    文物既然破认为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载体,那么自然也被赋予了一个民族的家国情怀,使其变得颇富生命色彩。运用文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文物重要的功能之一。基于家国情怀形成的特点,笔者以史料阅读为基础,以古今链接为手段,引导学生对青铜器甲骨文的民族文化价值进行再认识。

    材料1:这些(青铜器皿方罍)你所钟爱的铭文,这种种的纹饰与线条对于你们外国人来说,无非是中国的青铜技艺多么的登峰造极,可是,你知道吗?这每一个字、每一个线条,其中蕴含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后人,祖先曾经崇拜什么,信仰什么,靠什么活着。这些对于中国人很重要。

    ——《国家宝藏》解说词

    材料2:在全球华人的支持下,2014年长沙博物馆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把漂泊在外的皿方罍买回了家。皿方罍是商周时很有影响力的皿氏家族制作的,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当年皿氏家族带着皿方罍一路南迁,没有抛下它,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家族存在过的真正印证。

    ——《国家宝藏》解说词

    材料3: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甲骨文的书写美感追求,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

    ——《中国书法五千年》解说词

    问题: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青铜器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2)赎买行动得到全球华人的支持说明了什么?

    (3)崔文华先生认为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有“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你是否认同?请解释。

    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对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学生真正认识到青铜器和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

    教育本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情感是认知基础上的自然产物。学生在观看图片、阅读史料与思考问题等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方能够明白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符号,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说明,青铜器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纽带,任岁月流逝,地域变换,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从不改变。

    青铜器高超的制造技艺和甲骨文的古老神秘,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明的程度,当然也值得国人自豪,但这样的自豪绝不能缺少厚重的历史根基。因为探历史之源方能知民族之根,知民族之根方能有民族认同与归属,有民族认同与归属方能有对民族之热爱与责任之担当!这应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路径,亦应是文物类教学设计的意旨与基本理路。

    【作者简介】武其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历史教师。

    【实习编辑:杨博】

    ① 杨远:《试论商代青铜器造型和装饰艺术中的崇神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②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7页。

    ① Carlo C. Ginzberg: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Centry Miller, New York: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92, p.20.

    ② 参见张贵余:《一座蕴藏殷商灿烂文明的宝库(下)——妇好墓青铜器》,《荣宝斋》2016年第8期;朱乃诚:《甲骨文与随葬品中的商代王后妇好 王后·母亲·女将?》,《大众考古》2016年第5期。

    ① 齐耐心:《从妇好和王姜看商王妃地位的变迁》,《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年第3期。

    ① 参见宋镇豪:《商代的疾患医疗与卫生保健》,《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李蕊:《甲骨文“之”字用法的再考察》,《求索》2013年第11期。

    ② 崔文华:《中国书法五千年》,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9页。

    ③ 夏辉辉:《历史教学的深耕——基于历史细节教学的新理解》,《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年第12期。

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逻辑的研

    周云华[关键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系统论,学习逻辑设计[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52-051969年,

  • “同课异构”下的“新文化运动与

    [关键词]青年,《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35-052019年11月8日,“教

  • 找准时代定位 回归历史坐标

    [关键词]新文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立意,问题设计[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45-032019年11月8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