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关键词]青年,《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35-05

    2019年11月8日,“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龚玉玲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京津高中历史研讨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举行,在研讨交流活动中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玲玲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讲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为一节典型课例,怎样的同课异构才能“构”出精彩,引导学生作真正的思考?这对探索教学策略、展示特色课堂的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有幸执教,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并谈谈粗浅认识。

    一、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意在突出历史中的“人”,以理解“青年”、尊重“青年”、发现“青年”的价值,统领全课,围绕“青年的困惑”“青年的觉醒”“青年的精神”等贴近学生经验的情境展开教学。具体言之,就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线索,再现其时代旗手的精神光辉,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史实,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百余年历史中的发生和价值,最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以《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设问1:同学们,这本杂志大家熟悉吗?《中国青年》创刊于1923年,是由恽代英主编的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期刊。它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青年》一脉相承,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成为当时与当下的链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如何在困惑黑暗的年代寻找思想的光芒。

    设计意图:展示《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搭建今天与过去的时空连接,引入“青年”的主题,以设问引导学生形成基于全课的问题线索,使其能够产生主动探究本课的兴趣。

    环节2:展示陈独秀的早年经历,理清其从革命到办刊的政治活动转变。

    材料1:展示陈独秀年谱(部分)略

    设问2:依据陈独秀早年经历,分析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设计意图:陈独秀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再到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革命家。陈独秀也是一位资深的杂志编辑,曾为进步刊物撰稿。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以其为警醒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门径。人物经历与时代历程交融,特殊年代赋予历史人物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借人物经历透观历史沧桑变迁,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为切入点,了解他从政治革命投身到文化革命的历程,通过思考设疑引出其创办的《青年杂志》,立足于青年的线索。

    环节3:了解陈独秀办刊的初衷。

    材料2:“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记者(陈独秀):《答王庸工(国体)》,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材料3:“介绍西方学说,改造社会,此固本志唯一之宗旨”。

    ——陈独秀:《答孔昭铭(介绍西学)》,

    《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9年12月1日

    设问3: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何将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设计意图: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无一不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境地,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阶层是介绍西方学说的最佳接受者,何以启蒙思想,何以改造社会。通过材料及所学,学生的思考点聚焦于“新青年”。

    环节4:通过文字材料和漫画、图片,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4:政府人物之真相(漫画)、袁世凯祭孔称帝(照片);1916年9月20日,康有为发表《致总统总理书》(提出要把孔教作为国教写入民国宪法)。

    设问4:结合图片,归纳1915年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流亡回到上海后,中国的政治局面。(预设答案:袁世凯专制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设问5:为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面貌没有得到改观?陈独秀认为原因是什么?

    材料5:“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设计意图:倘若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中国的出路在哪?结合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只有先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使国民彻底觉悟,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青年。引导学生在宏观层面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其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政治黑暗、茫无所知”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突出主要原因,着重挖掘历史认识的深度。

    环节5: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探究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民主”“科学”。

    过渡: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的时间跨度中,出版1000本杂志,引领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1916年蔡元培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长,《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北大成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设问6:陈独秀希望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材料6: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

    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设计意图: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向青年们提出六大标准,无一不针对彼时中国弊病,指出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追求民主与科学,是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也是新文化运动者的共同目标。以陈氏为代表,引领学生认识其背后的一批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案。

    材料7: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材料8: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 ? 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 ? 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 ? 之人格矣。

    ——陈独秀:《一九一六》,《青年杂志》

    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15日

    材料9:反孔斗士易白沙,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第一篇直接抨击孔子的檄文《孔子平议》。揭露袁世凯利用尊孔祭孔复辟帝制的阴谋,用孔学来麻痹人心。反孔骁将吴虞揭露万恶的礼教是吃人!(略)

    设问7:

    (1)为何国民需要独立人格?

    (2)提倡民主要反对什么?

    (3)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与什么有关?

    (4)提倡科学要注重什么?(培养理性)

    (5)要拥护德先生、赛先生,为什么还要反旧文学?

    设计意图: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把矛头直指孔教、伦理纲常,对封建旧道德进行猛烈的批判。认为三纲五常培养人的奴隶性,束缚人们的思想自由,禁锢人性。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个性解放,国民或可从思想束缚中看到社会前进的方向。这部分以材料辅之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独立人格”“精神自由”“理想精神”是彼时中国人欠缺的,甚至是社会“尊孔复古”思潮的根源。因此,反对封建统治捏造的孔子,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反对统治者用孔教维护统治愚弄国民,让学生们认识伦理革命的重要性。

    环节6:探究文学革命的内容,认识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的关系。

    材料10:1917年26岁的留美学生胡适成为《新青年》的新作者,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字”“活的文学”就是很好的思想武器。

    陈独秀主张鲜明,站在彻底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把文学革命作为伦理道德革命的工具,“活的文字”“活的文学”就是很好的思想武器。

    鲁迅把白话文同反封建内容相结合,《狂人日记》作为新文学的典范,抨击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设问8:随着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批判,也发展到对封建旧文学的批判。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转向批判旧文学?

    设计意图:文言文晦涩难懂,不利于大众自由表达思想,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革命发展到文学革命,推动现代文化的转型,使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成果不局限于士人的精神层面,更下移到普通民众。此环节意在以多人物为代表呈现文学革命的历史面貌,以书影和文字材料為媒介,将学生带回历史现场,引导学生认识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封建礼教旗帜鲜明的一个环节,理解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革命向文学革命的转轨。以鲁迅为例,讲解文学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文学是新思想走向平民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环节7:适时而变,认识《新青年》向马克思主义方向转型。

    设问9:陈独秀希望用西方学说改造青年、改造社会,那么西方民主、科学能不能救亡中国?为什么?

    材料11: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时候了。

    ——陈独秀:《〈新青年〉宣言》,

    《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设计意图:一战的爆发,暴露帝国主义贪婪、野蛮、侵略的本性。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不得不抛弃对西方制度的幻想,这与《新青年》创刊时对法兰西文明的激情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仍在继续探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救亡图存的新道路,1918年《新青年》发生了转型,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设问10: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谁?做了哪些宣传?

    设计意图: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里,学生会产生认知疑问:《新青年》怎样从资本主义的民主、科学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教师应联系国际背景说明转变的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曙光是一个契机,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罪恶,才是其世界观转变的根源,并认识西方民主、科学为主的新文化不能形成中国近代的新文化体系。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的同时,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环节8:论从史出,着重探究新文化运动对一代青年的影响。

    材料12:这一年:1915

    设问11:作为《新青年》的作者,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引领作用?

    设计意图: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为杂志撰稿的这些作者相当年轻,他们也代表那个抗争年代下成长的一代青年。在“吾人最后之觉悟”的时代,他们以“民主”“科学”为武器,冲击封建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念,解放青年的思想认识,使传统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心,动员鼓舞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青年作者为代表,认识新文化知识分子群体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凸显近代国人探索思想解放与政治救亡紧密相连的时代特征。

    材料13:《新青年》影响下的新青年。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毛泽东

    我这几天连着把三卷的《新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以前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大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

    ——周恩来

    设问12: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事迹后,他们在青年时期有哪些相同的人生轨迹?(预设答案:成立进步青年团体,参加爱国革命运动,创办进步杂志,传播新思想)

    设计意图:评价历史事件是学生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理性思考,是评估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侧重于对一代青年的影响,紧扣教学设计主线。通过展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青年成长经历,说明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大批先进青年,铸造了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他们是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是投身民主革命的新青年,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下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争的勇气。

    环节9:感悟新文化运动的价值,传承青年精神。

    设问13:新文化运动蕴含的精神价值,对当代青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做怎样的新青年呢?我们如何回复那个年代的新青年对民族救亡、祖国富强的期望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预设答案:学习理想、爱国情怀、公民意识、国际视野等)

    小结:这是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期望,丰富了新青年的时代内涵。时代青年跨越百年历史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弘扬一代青年的精神,肩负时代的使命,让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设计意图:如何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如何理解史实蕴含的历史价值?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爱国情操,设置课堂活动“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认识新文化运动蕴含的精神价值,让学生反思自身,思考讨论新时代要做怎样的新青年,营造情境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情感产生共鸣,深化“青年”主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品格、能力。

    三、反思与感悟

    本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课堂上历史的厚重感呈现不足,史料的学术视野有限。一节有视野、有高度的历史课需要学术知识的支撑,一节鲜活的历史课需要史籍的滋养。在多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下,新课例推陈出新,其新在立意,新在视野。史料丰富、语言华丽,课堂上的历史视野冲击了教师的认知范围,让笔者惊叹优秀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学养高度,也体味到历史学科的深度,客观上对教师的知识广度、“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教师发展要具有学术视野,未来的教学模式要打造学术性课堂。教师要广泛阅读,从史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通过基于历史教材参考之上的“超越性”阅读,积淀底蕴,丰富学养,让教师具有历史文化的情怀和境界,用教师的专业功力支撑课堂,浸润学生。现今以“史料教学”为主导的历史课堂,就是学术型课堂的重要表现,以史实为基础,以史料为载体,以史感為指归,通过客观论证史实,准确研读史料,感悟反思历史的真谛,最终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既要落实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达成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要巧妙地将问题探究与思维能力培养糅合在一起,基于核心素养落地来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转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之一。疑为思之始,问题思考是教师备课的思维引领,是教学设计的知识纽带,也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思维主线。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不能是知识性学习的问题发问。“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这些是每节历史课学习的常规知识问题,诸如此类的设问对学生探究学习有价值吗?直接性的知识设问不是启发学生分析探究的良好教学方式。问题设计要以史料为依据,从史料表述的内容、角度发问,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分析理解。问题设计要合理、分层,既要考量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实践核心素养层次划分的可操作性。总之,问题教学的实施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探究问题,这是执教者教学智慧的显现,也是学生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大多数教学设计偏重于课本中的显性知识、主干知识,往往会忽略隐性知识的分析和拓展,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对于课本的主干知识,材料补充、教师讲授不宜过多,这部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提取的信息,也是初高中教材中显而易见的知识点。笔者重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设计“青年”主线引领全课,挖掘史实补充知识“断点”,找寻历史事件之间的连接点,将部分历史片段、笔记型的知识点搭建起来,呈现宏观的历史图景,让学生形成“大格局”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课堂的“饱满”既要有教师的“功底”,更需要展示学生的“学养”,要呈现学生对史料的驾驭能力和知识的反馈迁移。如何将核心素养培植成学生的历史基因?如何将概念、知识、方法、情感成功移植至学生的能力素养之中?笔者仍要不断探索。以上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如有不妥,殷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诚挚感谢龚玉玲老师的指导意见,感谢历史组同仁的帮助与鼓励。)

    【作者简介】王珊珊,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找准时代定位 回归历史坐标

    [关键词]新文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立意,问题设计[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45-032019年11月8日,在

  • 坚守教学之本,追求有意义的历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同课异构[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40-05近日,首都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

    《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28-07“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人教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