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张小红
摘要:保护与发展是青海湖生态旅游面临的困境。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一困难的主要途径,这是基于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居民对发展的强烈意愿。本文是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及模式。
关键词:青海湖;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问题;模式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ian)于1983年首次提出。此后,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正如David Western所说,生态旅游如海啸一般席卷旅游界和环境保护界。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学者、专家、居民的重视。国外学者Honey(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前往脆弱、原始的保护区的低影响、小规模的旅行。生态旅游有助于教育旅游者,为保护提供资金,使当地社会直接获得经济发展和政治赋权,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推动人权的发展。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TIES)于2006年定义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行,能保护当地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旅游地居民实现经济效益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让旅游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过程中并受益,这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POPE(蒋艳,2003)将社区参与定义为在决策过程中人们自愿民主地介入,包括确定目标、制定发展政策、设计规划方案和实施发展计划、监测和评估,为发展努力作贡献分享发展利益。江西沟乡离青海湖近40公里,青海湖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鼓励扶持当地居民,通过经营农家乐的形式参与其中,本文将从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出发,以环青海湖地区的江西沟乡为例进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探讨。
一、旅游相关利益主体
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和设施为依托,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涉及交通、餐饮等众多行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产业。由于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地域的同一性,旅游目的地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主要地方,是旅游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过程中涉及许多利益相关主体。Bryson和Crosby(1992)认为利益相关主体是受一件事的原因或者结果影响的任何人、集团或者组织。Sautter和Leisen的旅游利益主体谱系图基本得到公认,国内许多学者如刘雪梅,张伟,石美玉,周年兴等从不同方面对旅游中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了研究。陈岩峰认为生态旅游利益主体有其特殊性,将生态旅游地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主体之一,提出了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保继刚在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研究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中,提到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社团组织在居民参与中的管理作用。在国内外,侧重于旅游规划中社区参与的形式以及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规划和开发中的研究。但在相关文献中,没有将村民委员会这一当地组织作为利益相关主体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在旅游业正常运作之后,当地村级组织是由村民选举的自治组织,是当地社区的利益代表,在保障当地社区参与,实现社区增权,维护当地居民利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沟乡社区参与现状及问题
(一)江西沟乡社区的基本概况
江西沟乡位于青海湖南岸,109国道横穿全乡。东西长51.25公里,南北宽20.4公里,总面积774平方公里,最低海拔3200米,最高海拔4049米。全乡辖3个行政村,26个农牧业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农业合作社4个。共有农牧户1614户,农牧民6386人,其中牧业1217户,5300人,分别占全乡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5%和83%:共有藏、汉、回、蒙古、撒拉、土6个民族,藏族占总人口的85%以上。全乡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种植业、旅游业,全乡草场总面积952211亩,其中有可利用草场87万亩,畜均占有草场面积3.8亩。其中冬春草场54.1万亩,夏秋草场32.7万亩,耕地88739亩,主要种植油菜籽、青稞等农作物。2011年末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814元。下面以江西沟乡的元者村、莫热村和大仓村为例来了解一下该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据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江西沟乡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农牧业,16%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比较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畜牧业,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占65%,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自发组织游客,自己铺设通湖公路,长期下去对环湖地区的草场破坏比较严重。
江西沟乡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多以家庭、个人为单位,在旅游的旺季进行旅游经营,居民参与旅游的形式主要是受雇于旅游景区的底层服务、开农家小旅馆和农家饭馆、卖手工艺品、开小卖部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仅仅停留在被雇佣和自主经营的层面上,没有广泛和深入参与生态旅游,属于一种被动参与。要想解决环湖地区社区居民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居民收入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积极推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二)环湖地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调查现状分析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40份,收回199份问卷,回收率为82.9%。根据调查发现:男性占57.3%,女性占42.7%;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7.5%%,20-40岁占50.3%,40岁以上的占20.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4.1%,高中及中专中职占9%,大专以上学历占13.1%;被调查的对象中农牧民占37.2%,学生占15.1%,教师占12.1%,党政机关干部占13.1%,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占8.1%,自由职业者占5%,离退休人员占2.5%;自己或家人的职业与旅游业相关的占35.2%,不相关的占64.8%:家庭收入调查中发现,农牧业收入占52.3%,第三产业收入占15.6%,工资收入占36.7%,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6.5%。由此可见,社区居民的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农牧业,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程度比较低。
2.社区参与情况调查分析
(1)社区居民对青海湖旅游发展持支持的态度
社区居民对本地开展旅游业是支持、无所谓、还是反对,是分析社区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一个方面。
本文从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居民对当地开展旅游业的态度。根据调查,85%的居民会支持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参与旅游业的发展,16%的居民持反对的观点。根据前面的调查,居民从旅游中的收益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居民愿意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对当前的旅游业发展持反对观点的是因为居民对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了解甚少或者不了解。
分析以上结果,社区居民大部分群众对当地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虽然社区很多居民对旅游业带给社区的经济效益并不太认可,居民认为不通过旅游,他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如,自己放牧、外出打工等,但是也有一部分居民希望能从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获得经济收益。
(2)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比较强
根据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高低,也是影响社区能否进一步参与的重要因素。本文也是从几个方面调查入手,对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进行分析判断。
所有被调查的居民都认为社区居民应该有优先被景区企业聘用的权利:有在景区内随意出售本地农副产品的权利;有48%的居民不了解青海湖旅游业规划,只有11%的居民了解青海湖旅游规划的内容,这与目前当地社区旅游参与的水平层次不相当。有73%的居民认为居民应该支持青海湖生态旅游景区开展旅游活动,72%的居民愿意到当地的旅游部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工作,说明了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的意识比较强。
对个人希望如何参与生态旅游活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参与比例最高的,也是从旅游中获得收益最高的民俗风情资源和当地饮食特色,分别占40%和38%;只有3%的居民愿意将社区作为旅游景点;32%的居民愿意以家庭旅馆的形式来参与;有23%的居民希望能被景区雇佣,选择此项的居民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没有资金和能力做农家乐的项目,相对来说被景区雇佣的收入比较稳定。
(3)社区参与的空间比较大
青海湖景区的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景区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的收益基本是依靠门票收入,综合接待能力低,在黄金周期间游客非常多。景区巨大的客流量,和景区企业薄弱的餐饮和住宿服务,给周边社区的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目前青海湖景区的参与内容非常单一,还有很多的参与潜力可以挖掘,比如开办家庭旅馆,参与旅游基础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接受旅游教育的培训等,这些都能使社区居民能更好地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利益。
3.江西沟乡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居民对生态的理念和参与理念比较淡薄
社区居民大多是青海湖周边的牧民,受教育程度和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文化水平有限,对生态旅游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参与旅游意识淡薄。另外,由于缺乏对社区参与的理解,对于自身参与旅游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社区居民对参与旅游活动不感兴趣,没有参与热情,有的甚至产生消极态度或抵触情绪。
(2)社区参与的程度比较低
从问卷的调查来分析:70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青海湖景区规划;71%的居民表示青海湖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没有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73%的居民表示在旅游的开发中没有收益。最近,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在景区就业的周边居民很少,黑马河和江西沟共有76人在景区就业,都是从事简单的旅游服务工作,旅游旺季每年吸纳112人临时工作人员,社区参与的程度很低。
(3)社区参与的类型比较单一
通过近期的实地调研发现,黑马河和江西沟居民绝大多数是藏族,77%的居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部分居民的汉语水平较差,限制了居民的参与能力。近几年,政府和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大力扶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少部分居民在青海湖周边开展农家乐服务,只是简单的餐饮接待和住宿,参与的类型十分简单。
(4)传统的农牧民生活方式很难改变
大部分牧民还依然坚持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部分文化程度比较高的牧民慢慢地在转变思想,通过采取开牧家乐、骑马、骑牦牛照相等方式收取一点费用。有少部分牧民想把自己的牧家乐租给外乡人来经营,自己还是从事自己的放牧,理由是不会经营,不懂管理。
三、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理论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一)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参与意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区居民民主意识较弱,参与意识不强,阻碍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旅游意识、参与意识,使居民了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提高参与旅游的积极性。通过沟通、教育、宣传,帮助居民理解旅游、了解旅游开发规划,使其认识到从中可获得的发展及获利机会,从而更积极地参加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来。
(二)提高社区参与能力,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
环青海湖地区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社区参与的关键是培训和学习。培训和学习的对象;一是上级相关部门领导,通过培训提高上级相关认识,使他们尊重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基层管理者,包括村委会主任、旅游企业经营者等,他们是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并对其实施管理的人,对于推进社区参与工作具有关键的作用。三是社区居民,相当一部分村民对于旅游业和社区参与缺乏正确的认识,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参与的机制、参与的模式、参与的流程、参与的内容等技术问题。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掌握社区参与知识和旅游技能,为社区参与旅游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旅游观念培训、旅游规划参与能力与监督能力培训、旅游从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旅游培训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政府组织的专题培训、示范户交流、企业技能培训、村民参与交流、社区板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教育,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培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旅游培训的方式也要灵活、综合的运用,尽量采用居民通俗易懂的方法。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社区参与利益机制,平衡利益关系
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最好的旅游方式,强化公平原则,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和利益表达,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旅游开发者与政府、社区居民以及居民内部必须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才能支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者角色,存在四种主要的参与主体,即当地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和旅游者。它们的关系有同属关系、邻里关系和主客关系三种。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政府往往扮演着调适疏通者的角色,为旅游企业、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要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应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同创共建旅游社区”机制,促进社区整合。
(四)应该制定出适合江西沟乡社区参与的模式
生态旅游活动中,当地社区及其居民既是积极的推动者,又是潜在的破坏者,因此没有当地人积极参与的旅游,其结果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充分考虑了当地人的利益,才能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应建立一种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真正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的生态旅游目标。
目前青海湖的经营模式是“政府+管理局+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局限是没有把居民充分的纳入其中,就如包继刚老师说的没有当地人积极参与的旅游注定要失败的。因此,笔者大胆设想应该制定出适合江西沟乡社区参与的模式。
1.“政府+管理局+公司+村委会”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成立该社区的村委会,选出居民最信任的一人来担任村长,而且村长对该社区的情况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藏区这样的村长也会得到居民的支持的,政府完全可以放手让村长来与居民进行一些生态旅游管理的协商,每年的景区收入15%分发给当地的居民,按照每户资源参与的多少来进行分配;25%用于对景区的维护;20%的资金用于景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5%的资金奖励在一年当中对景区的环境保护作出榜样的居民,鼓励当地居民不仅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来,而且参与生态旅游的保护中来,为青海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资源组合模式
调查发现,已规划的青海湖景区中包括黑马河和江西沟两个乡镇及邻近的草原,这两个地区大部分都是藏族牧民,有原生态的草原和藏文化内涵。每年在黑马河举行赛马会,有很多的游客和当地牧民到此观赛和旅游,还有环湖赛在这一线举行,为黑马河和江西沟乡的牧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笔者认为以江西沟为核心的资源组合模式,把草原、赛事、节庆活动、农家乐等资源可以进行捆绑式的营销,也可以很好的体现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产品参与模式
第一,参与文艺表演及娱乐活动接待。具有特色的文艺表演是旅游地区,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集中展示,社区居民可以利用其优美的舞姿、悠扬的歌声积极参与到文艺表演中。
第二,参与民族特色饮食。藏族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食品,食物的制作方法、餐具、用餐方式也独具特色,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深入了解藏餐的制作过程、用餐方式,满足游客对独特的藏族饮食的期待,增加游客对藏族饮食文化的了解。
第三,参与家庭住宿接待。在各乡所在地修建适合旅游发展的住宿接待设施的基础上,辅以现有的牧民帐篷。只要在交通条件、环境卫生、接待设施等方面加以改善,对接待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后便可投入运营,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旅游旺季客流量大带来的食宿压力。
第四,参与旅游商品的加工、销售。社区居民可选择一些有民族特点、兼具纪念性和艺术性的传统工艺品项目,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手工制品,积累一定资金后,再开设前店后场、民族工艺品制作表演,也可亲自指导游客操作。这样不仅居民的收入提高了,而且游客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
第五,参与旅游交通建设。黑马河和江西沟相距30公里,除汽车外,社区居民可利用马匹或牦牛为游客提供服务,还可以充当向导,引导游客的旅游活动。
4.资本参与模式
第一,社区政府。政府在资本参与中起主要作用。具体如下: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本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各企业或个人投资当地旅游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地旅游开发商和本地居民投资在保留原有盐场的基础上参与适当的开发,可以引入小额信贷机制支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营造个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社区政府应加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投入,吸收外来专业人才参与本地区旅游业的开发、管理和经营;再对社区旅游和社区参与进行引导和投资,特别是加强社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等公共物品的投资建设。
第二,企业。企业应成为资本参与中重要性仅次于社区政府的参与主体,参与内容涵盖旅游业的吃、住、行、游、娱、购。就个别企业而言,以经济效益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应对市场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树立风险意识,尤其要注意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制定合理的回收期限,尽量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作,使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社区居民投资分红。社区居民可以拿出资金投入旅游开发中,参与利益分红。
四、小结
保持原汁原味是宗教生态旅游的灵魂。因为要保护的是原汁原味的宗教生态旅游资源,游客所要游览的是原汁原味的宗教文化设施,要感受的是原汁原味的佛教仪式。因此,只有原汁原味,才值得保护和开发;只有保持原汁原味,宗教生态旅游才有活力和精神支柱。
生态旅游区是与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区域,它更强调当地居民的利益,因此当地社区是宗教生态旅游开发中最为主要与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实现社区参与,合理维护当地居民利益成为实现生态旅游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青海湖生态旅游开发的特殊性,通过对研究区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往相关社区参与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其社区参与的类型与参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