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技术
张利
摘要: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各种年龄猪均易感染,有典型临床症状,免疫可以很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以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對该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因;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3-0023-01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肺炎或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特征。
1 病原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为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的短小球杆菌。该菌分为两个生物型,生物Ⅰ型和生物Ⅱ型。生物Ⅰ型生长依赖V因子,生物Ⅱ型生长不依赖V因子。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低,60 ℃ 15 min便失去活性,日光、干燥和常用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即可将其消灭。
2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猪均易感,3月龄猪最为易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侵害猪的呼吸道,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在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由引进带菌猪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源感染,通过猪对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短距离飞沫使疾病传递。
拥挤、气温急剧改变、相对湿度高和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一般说大群比小群更易发生该病。
3 临床症状
根据猪的临床表现,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
最急性型,一只或几只猪突然病得很重,体温升高至41.5 ℃,表情漠然,食欲废绝,有短期的下痢和呕吐。后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临死前从口、鼻中流出大量带血色的泡沫液体。死亡发生在24~36 h内。偶而有的猪突然死亡而无先兆症状。初生猪则为败血症致死。
急性型,有很多猪受害,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拒绝采食。有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等严重呼吸症状。病程视肺部损害程度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而定。
慢性型,有很多猪受害,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拒绝采食。有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等严重呼吸症状。病程视肺部损害程度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而定。慢性型发生在急性症状消失之后。不发热,有程度不等的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增重减少。首次暴发该病时,孕猪可能发生流产。病理变化见于呼吸道。肺炎大多两侧性,累及心叶和尖叶以及膈叶的一部分。肺炎区色深而质地坚实,切面易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胸腔含有带血色的液体。在迅速致死病例的气管和支气管有充满带血色的黏液性泡沫性渗出物。在较慢性病例的肺膈叶有大小不一的脓肿样结节。胸膜有黏连区。
4 诊断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暴发时,根据临床症状,剖检时肺脏炎症和胸膜炎病可作出初步诊断。慢性病例剖检可见肺脏有界限明显的较硬的化脓灶,同时有胸膜炎和心包炎病变。确诊则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
5 防治
未曾发生过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场,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传入;需要引种和购进猪只时,应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和血清学监测,避免引入病原携带者;如果不慎将感染带菌猪引入猪场,应及时查明感染范围、程度,立即淘汰感染猪只或猪群,并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以防止该病在猪场中扩散。对于已经发生该病的猪场,在购进种猪时应防止引入新的血清型或新的耐药性菌株。
免疫预防可以很好地预防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由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血清型较多,因此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的血清型选用多价疫苗或选用具有交叉免疫反应的菌株制备疫苗。
猪场一旦发生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很难将传染源消除,应按照常规方法及时隔离病猪和感染猪只,污染场所猪舍进行严格的、经常性消毒,对隔离饲养病猪或感染猪群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青霉素、氨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该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应根据所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并在发病初期用药才能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