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文本 导出情境

    【摘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深入文本,进而深入作家的心灵。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设计出个性化的导语,就可以将学生带入语文的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导语 课堂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构建课堂应从导语开始。一个有创意的导语,不仅能牢牢地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而深入作家的心灵。

    导语,好比文学作品的序、楔子,戏剧中的序幕,不仅仅要介绍作者、作品,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文本中饱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置身其境,从而在情感上受到触动、感染,为之陶醉。

    一个恰当的导语,要合乎以下常规要求:

    (1)目标明确。导语的作用是桥梁,是纽带,目的是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因而导语设计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

    (2)简洁明了。导语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长了,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设计花哨了,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因此,内容要提纲挈领,语言要简明精当。

    (3)新颖灵活,富有启发性。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并且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设计出针对学生实际并富有创意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同仁的课上认真学习,自己也做过大量的尝试,觉得有很多好的设计值得借鉴:

    一、以对联导入

    在安庆市中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一位选手执教《范进中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这副对联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单刀直入,又简洁自然,还与课文表现手法相同——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对联导入,既有传统文化的因素,又阐释了文本,可谓匠心独具!

    二、以古诗词导入

    在安庆市第三界教坛新星比赛中,桐城二中占淑红老师的导语设计引用古代诗词,意蕴丰富,饱含诗情。

    《故都的秋》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吟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现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提到离别,我们脑海里会跳出唐诗宋词里许多美丽而哀婉的诗句:或感伤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或蕴藉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或缠绵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过,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中,我们看不到泪眼,感受不到缠绵,让我们一同走近李白,去感受他的浪漫的诗风和傲岸的精神。

    以古诗词导入,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背景中进入文本,从而品评文本。

    三、影像和导语相配合

    在教《再别康桥》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出康桥图片、徐志摩照片和诗题,接着配上导语:这座桥,风光旖旎,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誉满诗坛;这首诗,飘逸灵动,情思绵远,你想走上这座桥,了解这个人,欣赏这首诗吗?

    富有吸引力的影像和有感染力的导语相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兴趣盎然。

    四、动手和动脑相结合

    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首先挂出“橘子洲头”的画卷,让学生欣赏画面,然后再根据词作自绘图画,设计解说词。最后总结再读出自己的导语: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们的祖国风雨飘摇,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置身其间,他志存高远,自湖南赴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忆起昔日“同学少年”,感慨今日重任在身,抒发奋勇报国主宰沉浮的情怀。

    这样,激发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动脑,动心,词的深层含意在这一番创造中已是了然于胸,学生很快就深入词的情境,并熟读成诵。

    五、从课外积累导入

    教学《边城》时,我的设计是:

    他的二姐张允和挽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他的学生汪曾祺评他: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

    他为自己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

    这个人是谁呢?——湘西秀士沈从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创造的美丽的“边城”。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这样设计: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吧,第四十二回中张飞立马于长坂桥上,怒目横矛,一声如雷断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乃勇也;第一百零四回中诸葛亮死后,其木像吓退司马懿大军,乃智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位古人,出自《左传》,他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晋联军,他就是在国难面前挺身而出的烛之武。烛之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公元前630年,去郑国看一看。

    这样的设计,巩固了一些学生的课外积累,又引导了另一些学生补充课外阅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设计个性化的导语,启其心智,对于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无疑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葛徐栋,安徽省潜山县野寨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巧用音乐教学,点亮培智学生的

    魏勤摘 要: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具备正常孩子的认知能力,对于世间万物的美妙不能正确的欣赏,他们就是特殊儿童。音乐的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试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

    陈素芹分层次教学是新课改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诸多动力。下面,笔者将简单分析分层次教学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