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师范生阅读能力的探究

    白静

    【摘要】五年制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关系着未来的基础教育,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知、明礼的重要方式。结合五年制师范生的实际特点和阅读现状来具体阐述师范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提高师范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师范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大专师范院校的五年制师范生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通过五年学习,学业合格后成为小学教师。当前这类师范院校主要是以“3+2”的培养模式为主,前三年是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属于中职阶段;后两年属于大专阶段,主要是专业文化课的學习和教学实践(实习、见习)的教学实践。这五年内,针对一名小学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培养任务是非常繁重的,除了书本知识外,课下学习尤其是大量的阅读对师范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即围绕“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表明我们若要提高五年制师范生的阅读能力,拓宽读书的内容,广泛阅读是必要的。读书才可使我们明事理、懂人伦、知礼节,一个人的睿智来源于书籍,读书对一名师范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在道德素养和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因而,培养师范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关系着小学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也关系着小学生的人格培养问题。

    1.阅读现状分析。据前期的调查问卷分析可知五年制师范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配合的效果不容乐观,五年制师范生由于受自身文化基础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偏娱乐类刊物而轻哲理思考类刊物,这样的阅读内容对开拓视野、启迪人生的意义不大,因而培养阅读能力应重视阅读内容的引导性选择。从阅读时间的统计分析,师范生基本可以做到保证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阅读,表明学生的读书时间相对宽裕,从这点来看培养阅读能力有实施的时间保证;从阅读的方法看,主动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同学数量少,“读书内化”不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上力度不强,而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必须建立在学生会读书的基础之上,由此要积极指导师范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总体来说,五年制师范生的课内外阅读情况存在阅读面狭窄、阅读品位不高的普遍问题。但是阅读效果的优劣,对一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此时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现实意义。

    2.阅读是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师范生的就业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德才兼备是最基础的要素。才,不仅是学识之“才”,也是语言表达能力之“才”(口才)。教师的职业要求在腹有诗书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将知识表达出、传播出,使学生听懂、学会。通过阅读,师范生可以了解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之事,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才会拓展新的思考,才会自觉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影响自己的人生思考。那么,在教学实践课中,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师范生在分析小学课本时,无论是语文、数学亦或其他学科,方能跳出原有教学参考书的束缚,打开思路,在自己设计的教案中引入平日读书所得,增加与教学有关的有趣话题,增强书本知识的趣味性,则会使师范生在未来教师的实践课中大放异彩。反之,阅读能力欠缺的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会落入照本宣科的窘境。可以说,阅读所获会影响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五年制师范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3.阅读直接影响师范生的人生价值导向。就一名教师而言,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师范生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就应明知自己的责任,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为将来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基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知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生平经历和处事态度,可以读到我们的前辈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可体会到教师职业桃李满天下的同时需要一生不懈的努力,可感悟到宽容、谦让的心态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一个人终身的影响;也可读到中外历史上为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先烈们的热血沸腾……这些会给我们师范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带去无尽的思考和无价的精神财富,良好的阅读习惯,浓郁的阅读兴趣影响师范生的自身以及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

    二、五年制师范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是在学校的宏观指导下,教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具体内容。

    1.培养能力,激趣为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指导师范生的阅读,首先是抓住“兴趣”这个根本的心理需求,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学生才能主动地打开心智,积极选择读物,悉心阅读,才会有所体味和感悟。可根据师范生较于中学生业余时间充裕的事实,利用未来教师的职业特点,指导阅读教学的教师可使用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阅读经历对自己职业和人生的影响,以此慢慢地引导学生在真正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开展读书活动,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按顺序每周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成员分享自己本周的读书情况,然后大家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成员们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的读书所思所想,将内化的内容外诉,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成员的分享了解更多的书籍刊物,充实自己的学识,营养自己的思维。加之教师的激情点评、成员们的欣赏认可,均可燃起大家积极阅读的心理。

    2.引导与推荐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前文所述,师范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前三年的教育属于中职阶段,大多数学生未成年,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不稳定,对于阅读读物的选择上偏重娱乐性,且难以抵制低俗的内容。此时,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和推荐适合师范生的读书,分阶段地指导阅读,选择有益于师范生身心健康的读物,助于师范生的思想和心理的良性发展。前三年的中职阶段,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识水平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应多推荐经典名著。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饱含着丰富的精神养分,师范生从中可以读到文学、科学、地理等知识,还可以读到人生智慧,思考对当代人的启迪。后两年的高职阶段,一方面要配合专业课阅读专业的经典书籍,另一方面要阅读与职业有关的书籍,涉及到教师素养、未来职场等内容,为即将走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

    3.阅读效果的多途径评价激励。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不仅在于内容的选择,更在于读书的交流反馈,尤其是积极的评价。多元评价交流可以激起师范生的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体会更多的人生智慧。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读书,在读书后积极反思,将阅读的感受体验大胆地与师生交流。学生心中的教师言语是最有权威性的,教师的认可和鼓励会成为学生继续阅读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但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评价用语的激励性、指导性、启迪性,而且教师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一个示范。

    三、结语

    读书是一种习惯,学生时代读书习惯的养成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只要我们把握正确的方法,端正态度,坚持去做,定会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是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课题名称:基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视角下五年制师范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研究——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师范生为例。课题编号:ZLGC2017JY00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