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为什么会陨落?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没落,本文将从戏曲的地位、管理制度、审美形态出发,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并结合戏曲的发展现状,寻求戏曲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演员;地位;管理;审美
中图分类号:J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42-01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在数字媒体飞速发展、多种艺术门类争奇斗艳的现代社会中,戏曲逐渐走向没落,而同样是世界三大古剧之一的西方戏剧却在日益发展,我们可以从西方戏剧的发展中汲取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文化。
一、地位:下九流与艺术家
在中国古代社会,戏曲演员属于“戏子”“下九流”。等级制度是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产生的社会制度,为了降低戏曲的传播性从而巩固中央集权,戏曲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戏曲发展的范围更加狭小。在封建社会中,戏曲是专供达官贵人们娱乐消遣用的,由此产生了中国传统消闲文化的代表――勾栏瓦舍。戏曲没有专门的演出舞台,仅仅用来消遣娱乐,当成是“玩意儿”。与中国戏曲不同,西方戏剧从诞生开始就在社会上备受尊崇,贵族们不仅欣赏戏剧,也尊重戏剧和戏剧家,支持戏剧的发展:伯利克里在执政期间非常重视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与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成为朋友,为了鼓励人们看戏,还发放“观剧津贴”。在强调民主政治的当今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戏曲的地位,尊重戏曲从业者,使戏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管理:演员中心制――导演中心制
戏曲艺术在古代社会主要作为谋生手段,像医药世家的秘方一样,是不外传的,多实行“家班”式管理模式,如近代京剧名家梅兰芳所在的梅家班,本质上是演员中心制。明星是剧团存在的基础,明星的表演风格决定着剧团的风格,如“梅派”。戏曲只能在小范围内发展,一旦家班的明星不能再登台,整个家班甚至戏曲行业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此外,它极大地制约了戏曲的多样化发展,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演员以自我为中心,夜郎自大,只知一脉相承却不知博采众长,戏曲发展必然会走向没落。
反观西方戏剧,自19世纪末德国梅宁根公爵组建梅宁根剧团,第一次实行导演制度之后,导演便逐渐从对演员的附庸走向独立,戏剧形成了导演中心制。诚然,导演中心制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比如其导致的剧本创作滞后等问题,但与演员中心制相比较,导演中心制更有助于推动戏剧的发展,它开放性的管理模式使戏剧能够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特色,为己所用。导演中心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的姿态,使戏剧更加贴近民众。
因此,要想促进戏曲的发展,就要在提高演员社会地位的同时,端正剧团中演员的位置。
三、审美:乐本位与故事本位
戏曲讲究“唱、念、做、打”,究其本质,从审美角度来看是“乐”本位,是综合诗、歌、舞的舞台表演艺术。诚然,戏曲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作为支撑,但其审美主体却并不是故事,而是“乐”。戏曲的欣赏可以是一个选段的表演,甚至只是一段唱词,但戏剧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某一部分单独拿出来作为审美主体。西方戏剧却是故事本位的舞台表演艺术,它讲求冲突的集中性、紧张性、曲折性,因此在两个小时的表演中,戏剧能够吸引观众,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关注情节的发展。故事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从而使观众对生活有所感悟,如《浮士德》。而戏曲对戏剧性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同样是两个小时的表演,戏曲会显得冗长,且多是才子佳人类的佳话,观众对情节并没有期待,甚至已熟知故事的发展,欣赏的焦点集中于唱腔、念白和演员的身段、表演。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激烈的冲突更符合观众的普遍审美。西方戏剧将歌、舞逐渐分流,衍生出歌剧和舞剧,而以乐为本位的戏曲艺术则无法脱离歌舞的桎梏,再加上现代歌舞的不断发展和数字科技的传播,戏曲的发展举步维艰。
四、结语
戏曲逐渐成为一种活动的造型艺术,再加上内容日趋陈旧,久而久之会导致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西方戏剧则要灵活得多,它能够塑造更为复杂、更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能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中国戏曲的发展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几近完美,很难突破。尤其是昆曲,曲词优美而细腻,表演程式严谨,但晦涩难懂、曲高和寡,有能力欣赏的观众越来越少,也极少有人有能力作曲。艺术要做到雅俗共赏才能持续发展,戏曲发展必须寻求新的道路,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贴近并引导、提高普通大众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8-233.
[2]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36-55.
[3]王凯.当代戏曲传播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论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作者简介:
赵敬莎(199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戏剧与影视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