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上帝为何哭泣?
岳非平
范鸿达先生新著的标题颇为前卫大胆——上帝也会哭泣,全知全能的造物主面对中东这块他曾经青睐有加但如今却满目疮痍的土地时,也会忍不住泪眼婆娑,这其中蕴藏着多少悲悯与无奈?的确,这个标题甚为符合国内学界和媒体长期以来塑造的中东形象,那里不是烽火连天,就是争吵不休。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中东仍然是一个神秘且充满危险的地方,即使是某些中东问题专家,也对自己研究的这个区域心存畏惧。”
这部充满作者个人辛酸与艰险的游学札记为我们掀开了中东的真实面纱,但它揭示的事物本质却具有双重意义,中东的确命途多舛,但是为这个地区贴上苦难、怪诞等等贬义的标签似乎也充满了无知和偏见。大部分时候,中东人的生活是平静的,与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书中并不乏这样的场景:巴勒斯坦难民营里小女孩天使般的笑容、沙特都市女性厚重长袍下隐藏的世俗审美,伊朗人对于成为正常国家的向往……即便对于正深陷困境的埃及,平静与动荡也仅隔几条街区,用作者不无风趣的话说,乘出租车“仅仅只有25块钱的距离”。这样的结论原本再符合人性不过了,但却是作者通过年复一年的深入田野调查重新发现的,可见我们与这个地区之间有多么巨大的隔膜,也可见书斋学术的严重局限性。我做这一番铺陈,也是想告诉各位应当从这本书中探寻上帝哭泣的更深层原因,而不是仅盯着苦难与动荡不放。
田野调查不仅仅是访问几所大学、参加几次学术会议或官方活动,而是要不惜力地深入行走于民间,获取一手资料,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中东人民尽管不乏热情,但从这本书中仍不免读出“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悲壮之情。但是,也正因为有了深入行走,才能酝酿出发自肺腑的心灵激荡,因此这本书并不是学究式地探讨某一个学术主题,而是深入浅出地揭示中东国家的多维面向,政治、经济、宗教、风土人情……高度的可读性无疑让这本书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对中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将其视为科普读物,学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探寻新的学术灵感,政商人士亦可从中受益。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应当具有这样的胸怀和志趣,让学术成果惠及更多的人,而不是局限于狭小的学术圈子自说自话。
但话说回来,作者并不是泛泛而论,逐一展示他的研究案例。研究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在对地方性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后,必须要聚焦到更为集中的问题层面,如此才有助于建构“增量”性知识。显然,作者聚焦的问题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在全球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大潮中,中东国家的社会转型为何如此艰难?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回答那个更具人文情怀的问题:上帝为什么为中东哭泣?
“转型”是一个针对后发国家已经被滥用的术语,并且被赋予了某种光环,这本书虽然也运用了这一术语,但次数并不多。作者来得更加实际,直言不讳地告诉读者每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为何没有解决?当然,书中描述的这几个国家差异甚殊,读者自可一览众山。但总体而言,这几个国家都没有实现华丽转身,不论是作风刚硬的以色列,死守善道的伊朗,还是行事作风散漫的一众阿拉伯国家,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其结果就是缺乏沟通,这在国内政治上表现为官民对立、派系纷争,在区域政治上则表现为弱肉强食、以邻为壑,不信任情绪弥散于整个中东大地。没有观念上的改变,转型也就沦为了空洞的口号,而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引导观念的转变。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上帝之所以为中东哭泣,并不仅仅源于这里丰饶的苦难——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苦难,而是因为他完全看不到这里的人民同舟共济、携手纾难的希望,看不到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重新崛起的希望。看不到希望才是最令人伤感的。
西行东望是作者的另一层用意,这本书里有不少中国元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铁建集团为沙特修建轻轨的尴尬经历,单单一个麦加轻轨项目,这家央企在账面上就亏损了四十多亿元人民币,一些人在这个项目中赚钱了,中国的“高大”形象也有了具体的标志物了,可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呢?我一直很赞同范鸿达先生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已经与全球紧密捆绑在一起,因此中国学术界也应当加强对落后地区的研究,否则必然导致局势误判,贻笑大方。遗憾的是,积蓄了一百多年的落后心理固化了我们师夷长技的心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等西方大国无不对世界上的落后地区展开了深入研究。也许这本书中提及的一些事例让中国读者不那么舒坦,但未尝不是一剂苦口良药。
最后一章由漫步中东引发的中国联想颇为让人动容。回望古老的中东文明和中国文明,一种沧海桑田、时易事迁的悲凉感油然而生。不论是仍然游弋于苦海的中东,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人们似乎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坚定信仰,人们倾倒于国家曾经拥有的辉煌文明成就,但也仅仅局限于发思古之幽情。因此,能否弥补缺失的信仰取决于能否让传统文明深植于当下的社会语境。以作者的深入观察,宗教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并非信仰的唯一来源,所以我们应当以更宽阔的心态看待文化与信仰。
中国近些年尽管在国家建设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但很多人却仍然生活在礼崩乐坏的精神惶恐之中,这样的世界大国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但存在即是合理,在漫长而屈辱的近代史中,我们的文化之根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斩断了。而一个成熟的大国除了具备相当的硬实力外,还须同时具备两项软实力条件:一者是文化积淀,另一者是文化传承。在作者看来,我们的文化积淀不成问题,因此重新接续传统文化血脉就成为中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重要一环。曾经引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严复先生也发出过警言: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没有一点压箱底,焉来自信?今日之中国,立新有余,守旧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社会科学研究终归是要对社会有了直观认知后才能够有效进行的;离开了田野调查,国别区域研究也难以出现很有价值的成果。《上帝也会哭泣——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是范鸿达先生的第二部中东游学札记,以他近几年出国游学的频度,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加具有可读性的第三部,第四部……这使我又想起了他博客主页上的签名:我是游学客,生命不息,流浪不止。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责任编辑: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