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档案史料》2018年第2辑内容提要
《北京档案史料》2018年第2辑分“西山·教育”“西山·皇家”“西山·宗教”三部分,共刊布9组史料、10篇文章。
西山·教育
1933年香山慈幼院史料一组/鹿璐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选取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香山慈幼院的各项章则,这些章则包含香山慈幼院组织大纲、各校办事总则、招录学生章程等项内容。
1935年国立北京大学史料一组/沙敏选编
内容提要:本組史料选取的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立北京大学一览中的史料章节。主要内容为国立北京大学机构沿革、组织及规章等。
1932—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史料/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包括1932年和1947年的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概况及1949年农学院各系的工作计划。
1946—1949年清华大学农学院史料/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反映了1946年至1947年该学院初创时期的情况及1949年北平解放时期的概况。
民国总理熊希龄捐尽家资济苍生/唐润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翔实的史实介绍了民国总理熊希龄的生平,以及他捐出家资投身慈善事业,创办香山慈幼院接收贫困学生,并为其提供教育的过程。在文章中还记述了发生在香山慈幼院鲜为人知的一些人和事。
20世纪50-60年代颐和园保护、修缮史料一组/王海燕(处长)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领导人、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市民等社会各界对颐和园各项工作的关注和北京市政府对颐和园进行的一系列保护、修缮工作。
20世纪50-60年代圆明园保护、绿化史料一组/梁晓倩(实习生)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选编的是这一时期圆明园整理保护和绿化的情况。
北京大学北部三园及春熙园(二河开地区)园林再研究/张鹏飞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史料,证实了春熙院在长春园北今二河开地区,而北京大学北部的朗润、镜春、鸣鹤三园则另有渊源。
圆明园周边水磨、成府两村历史演变与文脉传承/王洪波
内容提要:本文从历史沿革、居民演变、园林建设、商业活动等方面系统考察了圆明园周边水磨、成府两村的历史演变,并结合现状,从传承历史文脉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建议,内容丰富,专业性强。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视野下的香山地区旗营文化研究、保护与利用/张巍
内容提要:该文对清香山健锐营的历史、设施及历史遗存作了简要叙述,对旗营文化的历史价值作了判定,并对旗营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在当下建设“三个文化带”的语境下,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颐和园造园中因地制宜的几个古建设计简析/赵晓燕
内容提要:本文详细地描述了颐和园中“画中游”“澹宁堂”“瞩新楼”等建筑的构造特色和建造者因地制宜设置园林景物的深刻内涵。读者从中可以领会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艺术,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西山·宗教20世纪40年代北平市工务局文整工程处修缮碧云寺史料/刘静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北平市工务局文整工程处修缮碧云寺的有关情况。
1950年北京西山八大处等地的调查报告史料一组/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1950年5月,北京市公园管理委员会成立工作小组,派员赴八大处及退谷山场,结合当地派出所与村政府进行调查。本组史料包括调查报告及检查情形的报告。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西山地区寺庙管理史料一组/孙刚选编
内容提要:本组史料涉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市对西山地区潭柘寺、戒台寺、碧云寺、大觉寺、卧佛寺、八大处等各寺庙的调查、维护及管理等情况。
略论古代契约文书的价值——以大觉寺藏契约文书为例/王松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大觉寺所藏契约文书。作者重点选取了四篇关于借贷、纠纷、经济合作的契约文书略作解读,其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大觉寺藏清刻禅宗典籍概述/宣立品
内容提要:北京西山大觉寺藏有清代刊刻的禅宗典籍八种,本文对这八种佛典的内容及源流作了详细的梳理概述,并旁及雍正皇帝与佛教的关系,引证翔实,叙述清晰,可资参考。
大房山灵峰寺与明代房山灵峰寺记碑考/马垒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房山灵峰寺的再度考察,对所发现明碑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结合历史文献梳理了该寺金代之后的历史变化,进一步证实明代大房山佛寺依然昌盛。
北京蓝靛厂碧霞元君祠说略/樊志斌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历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讨论了北京蓝靛厂地区历史文化的多样性,认为具有较强的可发掘性、可保护性与可发展性;尤其是碧霞元君祠在清代、民国北京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值得系统、深入地梳理,从而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穿越北京西山的京西古道/安全山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研究京西古道多年。文章通过翔实资料,介绍了京西古道的起源及其作为军道、香道、商道等的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