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话语的大众化与艺术的大众化
【摘 要】 约翰·伯格作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艺术评论家,还尤其擅长讲故事。其最近作品《约定》便有着极大的故事容量,而且每篇文章皆配以一张图片做引导。这本书特征很明显,文字风格置于与读者同样的地位中,立意选题也力图让艺术大众化,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象征着约翰·伯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
【关 键 词】约翰·伯格;《约定》;文字表达;艺术大众化;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宋一,大连工业大学。
法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2日,英国艺术评论家、作家、画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去世,享年九十岁。这条消息仿若2017年新年的一枚炸弹,让人在节日的欢乐中变成了手足无措——文化界失去了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还是一位以“讲故事的人”而著称的伟大艺术家。约翰·伯格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作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他有多部艺术专著留世,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毕加索的成败》等;他回忆性质的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他真正为世人所知是一本谈论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小册子——《观看之道》。这本小册子基于英国BBC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后来被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二十本学术书之一。
在约翰·伯格的所有著作中,《约定》是他最新的一本,这本书容量极大,书中的每篇文章皆配以一张图片为引导,作者借图片去寻找事物背后的本质,其所用的话语使得阅读仿佛变成两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正像本书的推荐语所说的那样:“通过这些视角独到的文章,我们得以全面领略约翰·伯格为我们所呈现的世界,进而跟随作者的笔尖去穷尽巴黎的神奇,去探索波洛克和透纳作品中的主题,去思考人性的多种可能。”[1]在约翰·伯格的《约定》中,看似晦涩难懂的文字之下,是作者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文字传达;是作者力图让艺术大众化,让艺术更加接地气地为全人类服务,从而让读者产生赞赏和共鸣的本心;更是约翰·伯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
一、与读者同样位置的文字表达
很多人说约翰·伯格的文字晦涩难懂,可如果读者能够深入他的文字内部,把读到的每一个字都当作自己亲手完成的一样,就肯定会读懂他的文字,并且会深深地喜欢他。他的作品里普遍有着坚韧的品格,有着对非正义的控诉,有着可以承担生活中苦难的勇气。他作品中的用词也指向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用心感受、用心理解之时击中我们的心扉。看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被作者带到了他的写作世界中,并且身心紧张地参与到里面的情感抒发里。尽管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具有其本身的意义和秘密,但是我们对生命的火热可以通過文字叙述出来,对世界的热情也能够通过书本散发开来。约翰·伯格的文字朴实而又生动,它会非常自然地将你带入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温暖世界里,你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读着它,文字会慢慢融化在你心里,渗透你内心的情感,在你毫无觉察中打通你的泪腺。约翰·伯格的文字中没有对感情歇斯底里的呐喊,他总是在克制中不动声色地完成对文字的娓娓道来,这也许与他在近四十年间喜欢住在法国农村有关——他对这种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有着着迷一般的热爱,并且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约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约翰·伯格在书中极尽自己所能来表达好的、易于人们所接受的观点。作者本人也说:“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很多年头。现在,我把这些关于信守约定的故事,编述一集。每段叙述都从一幅图像开始,这些图像唤起了对相会之地的回忆……我希望,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前来过这里。”从这些处处为读者着想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作者为了把这些故事讲好,他在进行艺术评论的同时,努力将自己与读者置于同样的位置,设法用巧妙的文字唤起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情感判断。
作者在书中体现了对艺术无比的热爱。他那一段被传诵极广的文字说:“我无法告诉你艺术何为,或者艺术怎样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我知道,很多时候,艺术审判那审判之人,为无辜之人申冤,向未来展示过去的苦难,因此它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字里行间透露出约翰·伯格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在世间受到冷落的控诉。正如前文所说,约翰·伯格的文字向来不会咆哮、呐喊、歇斯底里,他会用一种近乎寒暄的方式给人的心脏以沉重的一击,人们看到这样的文字不会感受到有丝毫邪恶的丑态,他们合上书本后大概都会两眼含笑地注视着封面,心里默默地说一句:“嘿!这可爱的老头儿!”究其原因,是约翰·伯格在评论艺术的时候就已经把艺术当成了老朋友,老朋友的谈话自然不会显得尴尬。在书中,这样的体现也不止一处:作者写正义,穷尽词汇来描述非正义的无情;作者写电影,用了异常高的评价来赞美电影的贡献;作者写勇气,用了犀利又真实的语句来描述英雄的可贵……可以说,作者在写作时是全身心地投入着感情,竭尽所能将“艺术对世界的改造性”这一论题慢悠悠而又充满热情地道来,并希望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狂热来感染读者。从文字里面随处可见约翰·伯格对艺术的欣赏和如获至宝般的喜爱,他从来不吝惜使用溢美之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评价电影时说电影“没有任何别的叙事艺术能像电影这样接近日常生活的复杂多样、质感和表层”。又说电影“成为艺术之后,它所拯救的是作为自发的连续谱系的全人类”。
二、艺术的大众化与读者的共鸣
约翰·伯格是没有私心的,他想让艺术大众化,想让艺术更加接地气地为全人类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正是艺术的渴望与吁求的关键所在。艺术最根本的主题是灵魂,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艺术为灵魂提供了整全的庇护所。约翰·伯格在他的写作中极力去表现这一点,他关注的话题并不是多么具有艺术代表性,却是人们普遍想关注的。约翰·伯格对艺术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是将艺术放置到普通大众可以接受的位置,这样即使是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看到了约翰·伯格的文字后也会说:“哦!原来艺术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约翰·伯格为了让艺术大众化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教授绘画为业,在那个时候就致力于将这一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后来将近四十年都住在法国的乡村——他痴迷这种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的生活方式,在他眼里,艺术很广泛,很多我们周边的,静静地蹲坐着的也是艺术。相比于那些古老的、人们有意识形成的、被尊奉为“艺术”的形态,还有一些可以凭借关注感觉并赋之以良心的事物也需要我们了解,需要我们用心感悟。
作者在书中讨论了艺术家与主题这个话题。我们现在提及约翰·伯格时,除了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评论家,还会说他是一位艺术家,尽管约翰·伯格多次在公众场合说他不是“艺术批评家”,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用“艺术家”这个词去赞扬他,并通过这个词来表达他对我们这个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艺术家在写作时不会停留于主题的表面,即使某个艺术家刚涉及新的领域,开始小步往前迈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说——但凡艺术家开始创作了,他的眼界和思想就不会再有任何狭隘了。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现一种思想感情,而这种感情我们可以将它归结为“性”——人性、兽性、善良性、阴暗性抑或世界的某个特性。约翰·伯格在《约定》这本书中的《持有之物》一文里就写道:“生存的绵延不是一个长度的问题,而是一个深度和密度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作者苦苦寻找的点——为什么我的文字很生动,我的见解很独特,但是却沦为了低级文章呢?很简单,文字的生动可以由辞藻堆砌,见解的独特可以由灵感拼凑,但思想的深度是靠情感维系的,情感抒发的强弱决定了文字意义的可思考性与文章本身存在的必要性。毫无疑问,约翰·伯格是这方面的大师。他精通如何把自己想要陈述的话题变得更加大众化,并能从中得到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他所选取的要论述的话题本身就具有一种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力量——他关注穷人、英雄类的典型人物,又将笔头对准非正义的和不勇敢的事物,他还描写母爱,叙述家庭,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赠予读者感同身受的感动。他所关注的又是人们很少去关注的,他会用圆润的笔尖直指社会的不公,用极简的文字叩击人们的心灵。除此之外,他还对人的内心做出论断:“邪恶并不起于事物的败坏,而是源于人类说服自己做坏事的能力。”这样的一位老人对人的本性——不管其是善,是恶,他都分析得非常透彻,并且一针见血地表现出来。在我们的一般认知里,热爱山村的老人都是一种闲适安宁、不问世事的形象,很难想象一个热衷乡下山区生活方式的老人,同时也对艺术,对人心乃至对整个世界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香港文化人梁文道说:“约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一手是投入公共领域的锋锐评论,另一手则是深沉内向的虚构创作。”[2]对于这个论断,我们自然是支持的,不管是约翰·伯格的文笔价值还是其思想观念,抑或他通过主题文字所抒发的情感,都配得上“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这一称号。约翰·伯格通过思考确定主题,又把主题凝华成具体的文字,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披露给世人,在这一方面,我们都应该为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位“讲故事的人”而兴奋。
三、自我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
如果说以上两点都是约翰·伯格对大的社会环境所做的思考,那么下面这个特点就是他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个高度赞扬。前面我们说过,这位老人在人生的最后近四十年间选择住在山村里,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极度痴迷,还是他面对大千世界所产生的“被自己所发现的美的美感”。约翰·伯格在文章中有着对这种美的高度赞扬,他认为穷人和农民对世界所做的贡献本身就是一种美,他在《农民的基督》一文中通过记叙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故事来拔高农民的地位,这种地位不是凭空编排的,而是他在与农民穷人为友,与山村为伴的基础上对这一底层人民的赞扬。伯格不喜欢别人把他称作“艺术批评家”,他感觉像是别人在说他吹毛求疵,可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只有对艺术进行批评才能发现真正的艺术并且推动某种艺术向更好的方面发展。约翰·伯格在年轻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在他年迈以后——他在法国山村生活的四十余年里,他也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年轻时候去大学当绘画教授,还是晚年隐居在山村,他都致力于将艺术向大众化推广。这种对宁静生活的热爱被他零零散散而又系统地写进了作品里,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随处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他不同于一些作家总在吹擂某种生活这般好那般好,他总是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里,包括他对一些制度的不满,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然后用笔尖对各种事物发起歌咏或提出控诉。
大概约翰·伯格会认为,如果读者能在《约定》这本书里找到任何关于辱骂抑或正面反对的句子,那么就说明了他写作的失败——因为他一贯的风格都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像是有的歌唱家一开嗓人们就知道是谁的声音一样,看到这样隐藏得滴水不漏,平静而娓娓道来的句子时,你就应该想到它的作者是谁了。约翰·伯格在书中为我们呈现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我们读完了整本书后都没有觉得他在阐述什么样的深刻道理,可当我们再次翻开时却发现眼前到处都是约翰·伯格对穷人和正义的赞歌,到处是对不公和非正义的批判。这本书所呈现给我们的除了对个人生活品质的隐性炫耀,还有着对这个时代文学、艺术命运的深度剖析。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位老人的世界时,当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文字的生产者时,当我们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但却手足无措时——看看《约定》你会对一切豁然开朗,对所有文字的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也对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充满了期待。
对于读者来说,这本《约定》,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因为里面的语句太优美,文章太精彩,阐述的道理太平易近人。这本书的每一句话都是精雕细琢后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值得我们尽情去享受并且细细回味。我们常常说一本书能带给你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而这本书在为我们塑造价值观的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思考的空间:关于艺术家与艺术、关于艺术与批评、关于底层和不公、关于人与人性。我们总是在思考中认识世界,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又异常坎坷。如果有一些存在能让我们更加快捷、更加清楚地去認识世界,那么这些东西就应当被我们一直放在案头并且放在心头。
“文字在其最值钱的时候会有一种饱腹感”,随着“讲故事的人”约翰·伯格的逝世,他的文学作品又重新为人们所认知,他的很多价值观、世界观又开始被人们所欣赏,他对这个世界的审视也成为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伟大财富。我们对一部作品常常没办法直接下确切的定义,不能看到一部作品就直言其好坏,因为这些事情都不是以某个人、某个机构的喜恶来定义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我们在阅读完后通过其带给我们的情感感受来对它进行判断其实是不公的。每部好的作品都能体现出其价值。而作品的价值分为两部分——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果一部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很深刻的意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沦为了低层作品,这是它具有时代价值;有的作品经历了改朝换代,经历了科技革命,经历了物种颠覆后还是被人们所喜爱,被人们所流传,被人们视为价值连城,这就是它具有历史价值。当我们在谈论这些好的作品时,整个人也会变得容光焕发,这些文字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能让我们精神更加抖擞,并且重新审视身处的世界,这是文学的优点,也是文字的最奇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 约定[M]. 黄华侨,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梁文道. 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梁文道谈约翰伯格[A]// 约翰·伯格.我们在此相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