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通才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范小慧
一、通才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通才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潘光旦通才教育思想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教育制度与中国的儒家思想。19世纪时西方盛行通识教育,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让学生全面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與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帮助培养有信仰、人格健全、符合社会道德所要求的人。同时,潘光旦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认识到教育的重点在“人”。《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孟子在《尽心》一书中谈到“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以及“古之学者为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等思想都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即“己”。所以教育需要关注人本身,为社会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具备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人,而不是为社会工作的“产品”,潘光旦认为其所处时代的大学理念应是如此。他的治学原则是“通”,而“通”的原则又归究到人,所以要达到此目的,就要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潘光旦提倡的通才教育是一种教学目标,要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通才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识之授受不足”,这使个人对学术知识以及现实生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潘光旦认为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社会与文化发展一直是偏重“专”而忽略“通”,即便有人意识到“通”的重要性,了解“通”的道理,以“通人”自居,也是肤浅和虚假的。潘光旦意识到“海禁打开的时候,中国的学术文化就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中。专是有的,但是很琐碎,尤其很浅薄。要拿它来和西洋专门的学术相比,拿它来达成富国强兵的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通也是有的,但通的范围很狭小,只强调专而忽视通是错误的,这错误一半是从西洋来的,一半则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盲目效仿。”在西方社会的观点中,大学开展通识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不掌握多学科的基本技能,就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不能健全的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一个健全的社会,其社会的主体必须是由这些受过健全教育的人组成。实际上这并不是西方才有的观点,儒家所谓“六艺”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对读书人要达到“士”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读书人不掌握这些是不合格的,也没有参与社会事务的资格。儒家是反对不博之专的,所以爱说“君子不器”和“小道虽有可观,致远恐泥”一类的话。专而能博,或博然后专,当然比较好,最好的是博而能综合、能融会、能有创造性的总结,那就是“通”。潘光旦强调到“通”的重要性,通才教育是要培养精通一种专业,兼通多种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他希望教育界意识到通才教育对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二、通才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潘光旦认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通识是为生活打基础,专识是为从事的事业做准备。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学生进行“通识”训练,以此达到“知类通达”的目的。
在教学内容上,通才教育应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科学三大类。潘光旦认为“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亦目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潘光旦认为“通”并不是一味的使学生埋头苦读,对多学科知识有简单涉猎,而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将自然、社会、人文科学视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学习广博而均衡的多学科知识内容,吸收融合各学科知识,扩充宏观文化基础。
在教学方向上,要兼顾通才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两方面,但重心应放在通而非专。首先,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培养通才。潘光旦提出大学教育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它的目标不是只培养具有一门专业技能的专家、人才,而是培养通才。例如,学校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等都要培养各自方面的通才,甚至两个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合理的大学教育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了解自己想学什么,选自己感兴趣的课,不必受专业的限制,实行通才教育不会过早的强迫学生定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专业化教育可以分配到其他教学机构。大学期间学生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要做到既有通识准备又有专识准备是理想的状态,实际是不可行的。有些人认为大学不重视专才,社会发展就会缺少事业人才,其实专才的培养可以落到其他机构的身上:一是大学研究院,学生成为通才后,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有兴趣及有很强的推理能力,以研究为长期或终身事业者可以进入研究院。二是高级专门学校,艺术天分高,审美兴趣强的可以进入艺术学校;身体素质高,技术智能强,理论兴趣薄弱的可入技术学校。三是社会本身的训练,培养事业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学识和社会经验,而且社会经验比学识更重要。最后,专业化教育应该建立在良好的通才教育基础之上。潘光旦在重视通才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专业化教育,但只重视专业化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自由精神的培养。他指出“一个专家,如果没有充分的通识做承托,其实就等于一匠人,至多不过比普通的匠人细腻一些罢了”。所以只有打好通才教育的基础,专业化教育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专才。如果一个人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接受专业教育,可能会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所成果,但是一离开专业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三、通才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在教育方向上,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个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正确方向的引领。潘光旦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从个人角度出发,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或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围绕个人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完善这一中心。潘光旦认为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人都不是教育的本体,教育的本体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社会服务的。但在近代教育中,社会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对象,更关注人自身的成长。潘光旦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整合,通过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推动了社会上教育观念的转变,帮助人们找寻“真我”,塑造人格,使教育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追求。潘光旦表示教育的目的需着落在人的身上,应从每一个人入手,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促进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最大目的,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成为“完人”。
在教学模式上,推动专业化教育向“通专并重”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过多强调政治理论内容和单向灌输的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和品德教育,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爱。通才教育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近代以来,在市场导向和利益的吸引下,教育急于希望受教育者尽快成才,着重开展专业化、技术化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大学教育存在过度发展专业化教育的现象。所以学校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的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自由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每个人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大学生需要“通专并重”,既要成为通才,又要成为专家。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基础性的、普适性的课程内容,强调对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不应把过多的应用性课程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列入通识课程中。此外,通识教育是全校共同核心课,课程不宜太多,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让学生混学分的课程。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知识,认识越广博,思想越不会狭隘。
在学习方式上,主张以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潘光旦提出“第一学年中增设‘通论之学程,如“自然科学通论”、“社会科学通论”、“文化概论”、“宇宙与人生”之类,或更于通论之中认定一比较可以总摄之原则,有如演化之理论。”第一学年的课程要注重知识的概括性以及学科的多样性,除了适量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还应特别注重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历史以及艺术、音乐等,即使不能增加此类课程也要鼓励学生自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应酌量减少,学生讨论的时间应增加。学程的数目与上课的时长应尽量减少,多出的时间可以供学生自修,以及增加师生之间的接触和联系。同时增加需要社会实践部分,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