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高考“中西文明比较”题的分析
关键词 高考试题,学术研究,高中教学,中西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13-04
近两年,高考全国Ⅲ卷连续出现中西文明比较的主观试题:2019年第40题“罗马帝国与汉朝国家治理方面的比较”;2018年第41题“曼彻斯特与上海城市发展的比较”。此类试题反映了当前史学研究的热点,考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视野,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连续两年出现中西文明比较的试题应该引起一线教学的注意。分析高考试题,一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找出教学的差距,二是要关注试题的导向性,以确定教学应对的思路。考生面对试题,第一反应是读懂试题,随之搜索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才能确定答题的路径。本文以此重点分析2019年第40题,兼及解读2018年第41题。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第40题:
材料1: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试题的材料不是原始文献,学生阅读文字不存在障碍,理解题意并不难,难在知识储备的空白。如果仅仅以教材为考生知识的背景,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材料1中涉及国家治理的两个关键点,教材只说到“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行省的“自治权”及罗马帝国通行的语言,教材只字未提。但是,材料1明确告知了基本情况,据此可以比较材料2得出结论。严格地说材料1还不够严谨,因为文字可以表达语言,而“语言”并不明确指文字。
材料2是对教材知识的总结,基本不存在难度。但是,“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暗含着“汉族”名稱的由来及汉族形成的问题,对应的是材料1中的“罗马化”,有悟性的学生应该能准确理解。
“国家治理”是现代的政治概念,是指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从历史层面说,如果改用“统治方式”更合适。除此之外,问题也没有理解障碍。提供判卷的参考答案,紧扣材料,思维水平一般的考生也能拿到十几分,但是得到满分却不容易。假设教学过程完全忽略了中西比较,那么,考生即使非常熟悉教材知识,他面临的也是新问题,在考试环境下真是考验了思维素质。反之,若教师经常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西方与中国,考生见到这道题就会得心应手,从容回答。换言之,这道题实际考查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实验课标的必修课程内容是中西比较的框架,必修1分别叙述中国与西方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必修2、必修3分别介绍中西经济和思想文化。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尽管缺乏欧洲中世纪内容,但对应古希腊罗马制度已经可以看清楚秦汉制度的特色。罗马帝国也有过皇帝,它也是中央集权,但它不是“家天下”,没有官僚系统,行省只有总督和税收官,行省之下没有郡县,社会基层没有官吏。秦汉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官僚系统从中央到基层,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的高度统一。罗马帝国重视法治,汉帝国重视伦理教化。二者都是大帝国,差别显而易见。我国世界史的领军人物多次强调,学习世界史是为了解文明的多样性,是为了解和思考中国。①教材如此编写,教学应该经常做中西比较。汉字的特征和汉民族的形成,属于常识,初高中应反复强调。中华民族虽然有56个民族,但是中国94%的人使用汉字。汉族有7大方言,但文字统一,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色。汉人的称谓始自汉朝,汉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华民族则是清末及辛亥革命形成的概念。在西方,不仅罗马帝国没有统一文字,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基督教垄断文化,上层社会通行拉丁语,下层民众基本上是文盲。英语、法语、德语等文字也都是在10世纪以后才产生的。西欧一直保持着地方自治的传统,王权之上有教权,王权之下有地方自治,西欧国王的权力与中国的皇权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到十五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也是“地方自治基础上的民族国家”,西欧民族国家不是基于暴力的强力而合并,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诉求,共同文化的认同,国家是一个更大的命运共同体。②民族国家的概念已经出现在部编统一高中教材中,以后的教学更应深入解说。
至于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估计学生都能回答“强化了民族认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创立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参考答案要求的“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学生可能想不到。总之,这道题较之2018年第41题更有意义,导向性更明显。中西古代历史虽然各自发展,但教学中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2018年第41题的材料提供了曼彻斯特与上海的工业化发展概况,命题的手法如出一辙:曼彻斯特是教材以外的,上海在教材内可以找到依据。两个近代大都市发展的相同因素,在材料中有明显信息;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材料1有提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曼彻斯特位于英国西北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区——兰开夏郡。由于棉纺织业发展需要聚集大量的劳动力,曼彻斯特逐渐发展成为大都市。水陆交通的变化也促进了曼彻斯特的崛起。水路方面,1760年布里奇沃特运河的开通使得曼彻斯特和利物浦水路贯通。③19世纪中期后,在新的铁路网络中曼彻斯特处于有利地位。
曼彻斯特衰落的原因,与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布局调整有关。①材料2明确说:“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纺织业日趋衰落”,产业结构有待转型升级,这是现代城市发展都应注意的问题。这道题与2019年第40题很可能出自一人之手,难易程度也差不多,命题思路都是中西比较。那么,中西比较的命题思路会不会继续下去呢?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有如下两方面的理由。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②中西比较的试题就蕴含了对“家国情怀”的考查。汉朝开国后疆域不断扩大,国家日趋强大,百姓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不断升华。试题在比较后的情感取向很明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样,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改革开放政策。上海的发展印证了:“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③通过上海发展的实例,认识改革开放的硕果,也蕴含了家国情怀。可以说,中西文明比较的试题体现了高考鲜明的政治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敏锐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在包容、理解、对话中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种理想和智慧,也为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形成广阔的全球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因素。因此,运用全球视野看待中国,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时代对青年人的素质要求。
再就是这类试题反映了史学研究的热点。“秦漢——罗马比较”是中外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课题,研究热度经久不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一体化初现端倪,将世界各大文明的发展视为互相关联整体的“全球史”逐渐兴起,跨文化研究开始流行。国际学界普遍以更开放、更平等的眼光,审视各种文明传统的异同。在这个大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秦汉——罗马比较”出现了,美国、德国研究团队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④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如荷兰的巴斯·范鲁文教授比较了汉代中国、罗马帝国东部及巴比伦尼亚的社会生活水平。⑤在中国学者中,朱寰先生从农业史角度将罗马与中国汉代的农业进行了比较;⑥年青学者周繁文从城市史视角对比了长安与罗马。⑦
2018年第41题实质上是中西城镇化的对比。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欧洲城镇化研究成为我国学术前沿问题。我国学者除了关注英、法、德城镇化道路的异同之外,⑧还从交通因素、乡村旅游业因素考察了英、法、荷、德、奥等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①对于欧洲农村城镇化,在时间上要注意其长期性和阶段性;在路径上强调自然行程与强力推进相结合;在空间上注意城镇布局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平衡性。②学术研究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很多视角。
高考命题的专家以学术认知命题,手到擒来,轻车熟路。中学教师如何将学术研究与高中教学结合起来?中西从古代开始,可比较的问题很多,例如:古希腊的神话与炎黄传说的比较;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与商周社会的比较;罗马帝国诉讼程序与秦汉帝国法治的比较;西欧中世纪农民与秦汉以来编户农民的比较;西欧中世纪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比较,等等。这些问题在学术著作中都有现成的答案,解决问题的路径唯有关注学术。但是,高中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性质与学术研究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必须有一些既熟悉学术又了解中学教学的人充当“搬运工”,将学术成果通俗化地介绍给中学教师。《历史教学》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高考这样考,促使高中教学重视中西比较。高考不这样考,高中教学也应该重视中西比较。因为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引领了世界潮流,与西方历史发展做比较,才能知道我们落后的原因;有比较才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关注中西比较,要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比较则是以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做对比,寻找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从宏观上比较中西文明的差异,了解中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将是未来高考命题的热点。
【作者简介】吉喆,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校聘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