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以佛教的视角感悟死亡

    杨笛吹

    人生的死亡现象,或许是一个最难以被理解、却又迷人而引人深思的问题。尽管人类在看似不断地否认死亡,对其感到害怕、恐惧,但人类总是渴望着对死亡有一个直观的解释。[1]很多与死亡相关的影片和记录片都因此产生,试图解释和呈现人类对于死亡,既复杂又矛盾的那种深刻感情。[2]在这些影片中,日本的《入殓师》,不仅对于死亡提供了一个很独特的见解,还有对于佛教净土真宗的概观。[3]本文先思考《入殓师》的影片背景,以及与净土真宗的关联。之后会进一步讨论《入殓师》如何以电影的方式与技巧,阐明与死亡相关的佛教概念。

    一、 影片背景

    参考学者Mullins[4]的文章,影片《入殓师》是根据日本著名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的。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与净土真宗相关联的反思和思考。从《入殓师》的开场片段看,似乎也与净土真宗有所共鸣。影片通过刻意地描写“车灯在飘落雪花中的越来越近”,从而让人联想到阿弥陀佛(Skt. Amitabha)的无量光。[5]

    尽管这一幕随后在《入殓师》中多次出现,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但事实上,影片本身似乎与净土真宗并没有过于明显的联系。由于影片没有专门强调原著《门纳棺夫日记》中的核心价值——净土真宗,使得影片同原著小说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偏离,换言之,这部影片并没有对任何宗教,特别是佛教及净土真宗,有着某种倾向[6],这就难免引来了不少批评和负面的评价。[7]

    学者Keiko[8]主张,影片无法刻画原著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正如同人类在有限的一生中,无法理解、顿悟整个世界的一切。有鉴于此,我们还不能过于简单、冒失地下定论,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虽然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往往会被指责,但其实《入殓师》的拍摄手法及表达形式,给整部影片确实注入了很深刻的佛学意义。[9]比如,主人公的名字“小林大悟”,就明显暗示了《入殓师》对于净土真宗的潜在倾向。参考Green的著作片段:

    “根据日本禅僧,道元禅师……当修禅达到‘大悟(或‘觉醒),他们已经克服了偏见和妄想…”[10]

    虽然,“大悟”也可能有着其他的释义,但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大悟”,以及原著小说中净土真宗的内容,这些,都一直提醒着观众,当面对死亡时,思想上、认识上的“觉醒”,对于克服好与坏偏见的特殊重要性。[11]

    此外,《入殓师》的主题音乐《Memory》,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却常常容易被人忽略。[12]由国际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谱曲,主人公大悟多次在影片里一边回忆童年,一边在大提琴上演奏这首动人的曲子。这首曲子,贯穿在影片的诸多片段:当家人在泪光中再次认清死者平日的容貌;当大悟终于回忆起父亲的容颜、并小心翼翼的整理父亲的遗容,最后将父亲抬入棺材中……鉴于这些片段,对于“Memory”这首曲子含义的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

    正如曲子的名字所作的暗示,回忆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需要去接受所爱之人死亡的我们。学者Shanken十分赞成这个观点,他坚信,回忆可以帮助活着的我们,去更好地面对亲人死亡所带来的震惊和潜在的精神创伤。[13]这里涉及的话题,是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和互联,在下文中,将同《入殓师》所阐述的净土真宗概念一起,作进一步的展开和讨论。

    二、 与死亡有关的三个佛教法则

    学者Becker 尖锐指出,即使人类能够鉴别不同的死亡,但大多数人都回避、厌恶提及死亡。[14]学者Gunaratne不仅赞同这个观点,他还更进一步地主张,对于死亡的通彻领悟是不可或缺的:

    “…但也有着夺走死亡恐惧的效果……如果是这样一个人,才可以真正地惊叹,‘噢,死亡,你的刺在哪里?”[15]

    《入殓师》因而通过三个佛学法则,阐述了关于死亡的理解和思考。三个法则分别是:因果报应法则,聚合法则(Skt. Sankharas)或“无我”,变化法则或“无常”。

    影片中,因为乐队突然解散,大悟被迫重新寻找工作。他最初误以为新工作是旅行社的代理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在新工作中,开始学习如何为逝者整理遗容,成为了一名入殓师。最终,入殓师这个职业带来的独特体驗,帮助大悟解开了他与父亲之间几十年的心结。学者Okuyama指出,因果报应法则推动着上述事件的发生。[16]学者Gunaratne 很赞成这个论点,他坚信,因为因果报应法则,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播下一颗相应的因果种子;当未来某一时刻,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出现时,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17]根据学者Gunaratne的文章,佛陀在经文AnguttaraNikaya里说道:

    “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们的行为孕育了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善良或邪恶,他们都是他们自己行为的继承者。”[18]

    因此,当知道因果报应法则无一例外时,我们应当平静的迎接死亡;因为死亡,是我们过去一生中种种行为,所播下的因果种子,相应的发芽、开花、结果,这种趋势,无法避免。同时这个领悟也证明,着重于当下,人生其实更加有意义。[19]

    学者Gunaratne主张,聚合法则,也是关于死亡的一个重要深思: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因为一切都要依赖于各种原因和条件,每一事物都不过是一堆条件的聚合而已。[20]这个顿悟,在《入殓师》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影片的每一秒、每一帧,直至整部影片,都是音乐、场景、人物、故事……等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佛学经文Visuddhi Magga强调了聚合法则的精髓:

    “没有行为者、只有行为,没有经历者、只有经历……这是真实而正确的观点。”

    受到上述经文的启发,学者Gunaratne 暗示:我们人类的“所有生命都只是一个过程。”[21]我们不应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死亡这个过程”。学者Harvey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同时还主张对“无我(Skt. Anatman)”领悟的重要性。换言之,并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一个人、一个生命,其实是许多原因和条件的组合,死亡不过是这一聚合的消失。[22]因此,我们可以将自己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除因果報应法则、聚合法则(Skt. Sankharas)或“无我”法则之外,变化法则或“无常(Skt. Anitya)”,也可以引导和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死亡。[23]影片《入殓师》有着许多对于变化法则的刻画:四季的变迁、大悟离开东京来到山形县、他每日离开自己的家前往公司再前往逝者的家、大悟从音乐家到入殓师的转变、他的身份从儿子转为父亲、婚姻不合的演变……实际上,影片中的每一物、每一人都在变化。佛陀很恰当的总结为“Uppajjitvanirujjhanti”,也就是“有升必有落”。时起时落,这是一种常态,于是,对“无常(Skt. Anitya)”的领悟,让我们对死亡不再惊诧、恐惧。因为死亡,同我们从出生开始每一秒都在经历的各种改变、变化,没有任何大的差别。学者Olendzki十分赞成地写道:

    “她说出这样的诗句:它不只是一个在村庄或小镇里的真理。也不是一个单一家庭的真理。而是世间众神都同意的真理。这无疑是真正的真理——无常。”[24]

    总的来说,变化法则或“无常(Skt. Anitya)”,还有聚合法则(Skt. Sankharas),都与佛教学者Tsongkhapa对死亡的沉思相符合:“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以及“在死亡的时候只有宗教的修炼可以帮助你”。再者,因果报应法则与学者Tsongkhapa的另一个沉思相符合:“死亡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25]影片《入殓师》较为成功的阐明了上述三个法则,并始终保持着客观性。

    结语

    本文致力于展示影片《入殓师》,如何向观众传达、阐述和刻画与死亡相关的佛教概念。虽然影片的背景需要更加仔细的分析,同时对于死亡的理解并不一定完整,以及影片中对佛教潜在的特别倾向,但是,《入殓师》依然清晰地传达了与死亡有关的丰富话题。更为重要的是,鉴于上述所有学者的论点,以及佛教经文的引用,《入殓师》确实很有效的引起了观众对生与死的认真反思。

    学者Gunaratne 在上述三个佛教法则的理解之上,进一步主张,死亡其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他提出了一个简洁而优雅的比喻:如果死亡是一栋房屋唯一的大门,我们应该将其看作出口还是入口呢?[26]《入殓师》中的一段对白,或许完美的诠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死亡就像是一个通道,死亡并不是终点。你穿过它进入下一站。它是一道大门。而我作为守门人,送走了那么多人,对他们说道:‘一路走好,我们会再次相见。”

    这是充满诗意的描述。“一路走好,我们会再次相见。”这温情脉脉、爱意绵绵的真诚祝福,把人类对于死亡的理解和领悟,以超然、豁达的心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展现出人性的美妙和光辉。

    参考文献:

    [1]Becker,E.The Denial of Death[M].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7:11.

    [2]Diana,R.;Erzsebet,T.;Fabia,H.;Kristina,S.;Lena,F.;Robert,K.“Appreciation in the Face of Death:Meaningful Films Buffer Against Death-Related Anxiety”[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ume 65,Issue 2.2015:1.

    [3]Suh,S.A.Silver Screen Buddha: Buddhism in Asian and Western Film[M].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15:136.

    [4][7]Mullins,M.R.“From“Departures”to“Yasukuni Shrine:”Caring for the Dead and the Bereaved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J].Japanese Religions.Volume 35(1&2).2010:102.

    [5][10][11]Green,R.S.Buddhism Goes to the Movies: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Thought and Practice[M].New York: Routledge.2014:97,100.

    [6]Asai,A.;Fukuyama,M.;Kobayashi,Y.“Contemporary Japanese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s Depicted in the Film Departures(Okuribito)”[J].Medical Humanities.Volume 36.2010:32.

    [8]Keiko,I.M.From Book to Screen: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in Film[M].New York:M.E.Sharpe.2000:xi-xii.

    [9]Erin,H.P.“From Film to Life: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and I“Heart”Huckabees”[M].In R.Housel(Ed.),From Camera Lens to Critical Lens.pp.1-8.Newcastle:Cambridge Scholars Press.2016:2.

    [12]Burt,G.The Art of Film Music[M].Boston:Northeast University Press.1994:4.

    [13]Shanken,A.M.“Planning Memory:Living Memori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World War II”[J].The Art Bulletin.Volume 84,Issue 1.2002:130.

    [14]Becker,E.The Denial of Death[M].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7:18.

    [15][17][18][20][21][23][26]Gunaratne,V.F.Buddhist Reflections on Death[M].Berkeley:DharmaNet International.1982: 3,4,4,5,7,9,20.

    [16]Okuyama,Y.“Shinto and Buddhist Metaphors in Departures”.Journal of Religion & Film[J].Volume 17,Issue 1. 2013:21.

    [19]Annette,F.S.;Kittiikorn,N.“Karmic Quest:Thai Family Caregivers Promoting a Peaceful Death for People with AIDS”[J].Contemporary Nurse:A Journal for the Australian Nursing Profession.Volume 27,Issue 1.2007:94.

    [22]Harvey,P.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Teaching,History and Practi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58.

    [24]Meyer,J.A.L.“Buddhism and Death:The Brain-Centered Criteria”[J].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Volume 12. 2005:2.

    [25]Lhundub,S.“Volume 1:The Foundation Practices”.In D.Patt;B.Newman(Ed.),Steps 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A Commentary on Tsongkhapas Lamrim Chenmo[M].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2004:325.

相关文章!
  • 关于曲艺小品《荷莲清风》的审美

    陈春【摘 要】曲艺小品《荷莲清风》高度赞美了荷莲纯洁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剧作家将社会政

  • 从杜甫诗意百册看陆俨少山水画

    杨正国摘要:杜甫诗意百册是陆俨少的倾心之作,他以杜甫诗作为题而苦心创作的山水画,完成史无前例的一百开山水巨册,有百张之多。旨在通

  • 英汉情感习语对比

    冯欣 刘祥海 邵华摘 要:习语是语言在其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的语言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英语言中均有大量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