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西方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作
袁晓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代文学已有一千余部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大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文作家以中文创作的文学作品)被陆续翻译介绍到海外。这些成果凝聚了中外翻译家长时间艰苦寂寞的点滴付出,但相较于中国文学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又显得远远不够。千余部作品也折射出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之路的不平坦。翻译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尤其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如何针对读者的需求,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准确地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呢?笔者有几点想法。
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出版
1978年,为克服当时的全国性“书荒”,国家出版局决定赶印35种中西方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经典名著。虽然这些书只是重印,但毕竟开始冲破对西方文化的禁锢,成了翻译出版打开“窗口”的前奏曲。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因“文革”停下的“三套丛书”工程重新启动,许多名著的翻译工作继续进行,过去一些转译的作品由专家们根据原著重译。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文学作品开始被有计划地翻译介绍到国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该丛书选收了20世纪文坛上影响大的优秀作品,以小说为主,兼及其他。读者可以通过作品了解20世纪历史的变化、社会思想的演进,以及各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劳伦斯、毛姆、康拉德、德莱塞、海明威、福克纳、托马斯·曼、加缪、莫拉维亚等20世纪名家的佳作被逐步译介到国内。现当代优秀作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译介确实使中国读者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更广泛地认识了世界,对西方现代主义也有了了解,当代外国作家的艺术风格对中国作家来说也有可借鉴之处。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接受度逐渐提高,读者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作品是民族语言的一种凝聚,其中往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如何保持原作品的本色,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其实是作者的情绪以及思想的一种体现,为了体现自己的情绪,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会采用很多意象来反映意境,意境就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往往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更加神秘美丽的色彩。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意境、风格以及视角都要进行翻译,从而体现其中的意境美以及作者原始的创作意图。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很多种形式,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其意象也存在着文化差异。我国对于作者风格的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但是传统的研究大多是对作者的主观直觉上的研究,重心都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思想和形式,因此,导致翻译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作者的文学风格。
读者主导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方向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如何根据图书市场的情况,了解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并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呢?
需求,是市场的动力,出版物市场的动力自然就是读者的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能快速地发展,与这个时期的思想解放有关。如果说,多出好书是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那么,解放思想就是实现这个主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的交流日益便捷、频繁,中国读者接触西方文化的途径增多,读者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我国翻译出版西方文学作品的景象也较为繁荣。这种繁荣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学翻译和出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体现在翻译速度与西方文学发展的同步性。
此外,在这些西方文学作品的读者中会形成一些小的组织或者团体,这些人群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的影响力很大,尤其是他们会思考一些文学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读者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的一种思考,甚至可以说是读者所面临的一种精神上的困惑。因此,出版社在选择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读者的需求,这种需求也可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的一种考量以及选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需求。出版社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只有做好了读者的需求分析,才能做好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
如何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翻译出版领域翻译水平下降、诚信缺失、竞争无序的现象日趋明显。主要表现是:翻译结构失衡,翻译质量下降,重复出版严重,抄袭屡禁不止,盗版依然猖獗,评论不受重视,导向声音薄弱,翻译资质缺乏必要监管等。面对图书市场的竞争压力,出版社如何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翻译,并在翻译出版的过程中,既保留西方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又符合国人的阅读喜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翻译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
第一,坚持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一流译者。很多小的出版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不愿意花钱购买版权,于是只能重复出版一些经典名著。此外,抢译、抄译和乱译的现象导致某些出版社的翻译质量下降,造成市场上出现外国文学翻译作品鱼目混珠、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必须坚持“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一流译者”的原则。在选择翻译作品的时候,选择一些被大众认可的名家,如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想要翻译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出版社还必须培养优秀的译者,如果没有优秀的译者,再好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是难以进入国门,难以被读者理解、接受的。
第二,捕捉小众读者的西方文学作品。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商品都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销售,图书也一样。翻译畅销的西方文学作品固然能够为出版社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但是现在重复翻译出版一些畅销的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的现象严重,因此寻求小众西方文学作品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等西方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的主阵地,就开始尝试探寻小众西方文学作品市场,让读者来选择作品的种类。
第三,严把翻译关,还原西方文学作品的原貌。翻译基本上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但又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它还涉及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涉及种种文化因素,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所以,我们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特别不宜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我们的译者要特别警惕,翻译时不要使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以免以“中国味”取代“洋味”,造成“文化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