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心灵的触碰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生态语言思维过程。文本只是启发学生语言思维的媒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文本,深入发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资源,通过课堂环节设置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与文本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
关键词:文本阅读;心灵触碰;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学段分目标中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具备以下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以文本为依托,借助于文本去激发学生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与学生情感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透过作品去体悟人生,感悟真谛,丰富其自身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该单元主要以“成长”为主题,其中有讲述成长过程的文章,也有以童话的形式揭示人生哲理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英子”的生活故事和成长经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理,耐人寻味。文章主要以“花”为写作线索,从回忆中折射出父亲对主人公“英子”的疼爱和期许,以及“英子”的不断成长,其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其理性思维发展有限,在心理品质和知识经验方面还有着很浓的“孩子气”,惯于以感性思维进行思考,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入的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要充分发掘学生情感,激发其感性思维中的理性成分,使其在深入理解主人公“英子”幼年丧父这一遭遇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探寻文本所传达出的“浓浓父爱”与现实的无奈,以及主人公的坚强。最终引导学生体悟“父爱如山”,学会珍惜生活中自己所拥有的关爱。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学生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学习要求,结合文本特点,设计教学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理解文中生字词,准确解读标题内涵,深入了解插叙写法及运用,掌握阅读技巧并提高阅读质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内容,注重理清以回忆为线索的“眼前事”与“往事”,明确“眼前事”与“往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全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严厉要求中所蕴含的深沉的父爱,整体把握“我”的成长经历,并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为小说人物画像。在认真阅读文本后,对于文中所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英子”和“爸爸”要有一个整体地把握,能生动地描述自己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感受。
教学难点:从文题到文本主要内容,都以含蓄的笔触为读者讲述了父女之间“离别”的故事,但作者却从未正面提及“爸爸”身体的病重程度,只是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对其进行表述,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伏笔。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所写的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往事”?“眼前事”与“往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小组讨论法:讨论文中塑造的“英子”和“爸爸”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曲,问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的名字。继而讨论有关“父亲节”的话题。“父亲节”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各国一般将每年6月的第3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庆祝活动,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有关。每年的父亲节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向父亲表达爱意。今天,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父亲。
(二)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默读课文,圈划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设计说明: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阅读时间,在不带有任何提示性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文本的情感魅力,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之后的情感体验与人物及故事情节分析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阅读并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往事”?
2.找出文中描写“爸爸”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3.“花儿”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设计说明:本环节问题的设置遵循学生思维习惯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立足文本层层剖析的阅读习惯。此外,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一环节的设置,力求使学生在递进式的问题引导下讨论交流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从而互相探讨交流。
(四)指导朗读,重点体味
要求:指导学生富有情感的重点朗读“爸爸”逼“我” 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忙回家两部分语段,再次播放歌曲《父亲》,使学生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体会文中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情感。
设计说明: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伴随着抒情的音乐,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本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浓浓亲情和深深爱意。在两个典型场景中,学生伴随着音乐感受文中“我”与“爸爸”之间的爱,在朗读中想象当时的场景,使文字进一步触碰学生的内心。
(五)结合实际,体验反思
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展开思考。
提问学生:你是否有类似的因为赖床而拒绝去学校的经历?你的父亲是怎样处理的?
设计说明: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任何一个作品的诞生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学生最熟悉的。结合学生经历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更进一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回忆往事,对比文中的父亲,更加理解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意。
(六)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父亲节”的设定提醒我们每年都要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送上自己对父亲发自内心的感恩。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父亲像是一盏明灯,在迷茫、彷徨时为我们指引航向。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对于自己的父亲又有了新的认识,或许你更加能体会到他严厉之中那深沉的爱意。
或许有的同学觉得父亲平常很严厉,你也知道他爱你,却总因为他的严厉让你想与父亲推心置腹,却又胆怯退缩。今天,老师鼓励大家和父亲“摊牌”,每人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表达内心对父亲最真挚的想法,偷偷地放在父亲能看到的地方,相信这封信能够成为父女(子)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设计说明: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够透过文本去体悟自己的人生。父亲是每个孩子最熟悉而又相对陌生的那个人,中国的家庭中,大多数父子(女)之间几乎都是“零交流”的,这对学生的性格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们期望能通过一个文本的教学来消释家庭中父子(女)之间心灵的鸿沟,让孩子愿意与父亲亲近。同时,将文本学习延伸至生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贺建秀(1989—),女,辽宁省大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