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形式在传统戏曲当代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传统戏曲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曾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戏台因为电视机的出现而逐渐门庭冷落,新型的大剧院由于票价高昂并不能成为大众日常消费所需的场所。在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浪潮冲击之下,传统戏曲并不一定走向衰亡,反而可以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本文以几部经典的戏曲电视剧为例进行解析,深度探讨台湾布袋戏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电视剧;戏曲;越剧;黄梅戏;布袋戏
中图分类号:J9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16-03
出将入相的戏台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仅仅只在书本和影视作品中见过;各种戏曲流派,也只是偶尔听家里的祖辈兴致高昂地谈起。如果做一项问卷调查,CCTV11台的观众年纪恐怕大都在半百以上。昆曲和京剧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延续和传承一样事物,必须使新生代接受它并对它有需求、感兴趣。在快节奏的时代,要想让慢节奏的戏曲拴住人心,就不得不借助新的影视作品形式。
一、概述
(一)戏曲现状
继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2010年国粹京剧也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戏曲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肯定的同时,戏曲的凋落和如何保护与延续也成为问题。目前国内观赏戏曲的观众普遍存在老龄化趋势,如何让新生代对戏曲文化感兴趣,已成为戏曲传播和延续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戏曲影视作品的兴起
随着电视机的发明和普及,大众传播方式有了一次飞跃性的质变,除去电影之外,电视剧成为了传播更广更迅速,消费门槛更低的大众化娱乐产品。不同电视剧的受众叠加起来几乎可以覆盖全部年龄层,看电视比听广播、看书、读报、看电影,娱乐性更强,入门更简单。电视机进入家家户户之后,人们观看电视剧的成本也日益低廉。面对新兴传播方式的崛起和长久的霸权地位,戏曲也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许多戏曲的影视作品改编工作就已经开始。在电影作品方面,比如著名的第一部昆曲改编作品《十五贯》,搬上银幕之后虽然褒贬不一,但引起了评论界和观众的热切关注。其后戏曲电影方兴未艾,一发不可收拾,一些优秀作品流传多年仍受到追捧,比如越剧改编的《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碧玉簪》《女驸马》《追鱼》等等,由于越剧演员全部为女性,扮相清丽、唱腔婉转,银幕形象十分动人。此外,易于传唱的黄梅戏也有《花田错》《天仙配》等经典作品。京剧作品除了作为电影史上纪念碑的《定军山》之外,还有《白蛇传》《野猪林》《杨门女将》等。
戏曲电影的成功,为戏曲电视剧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戏曲电视剧
(一)越剧电视剧
和戏曲电影的发展状况比较类似,在电视剧作品中,由越剧改编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以《珍珠塔》《孟丽君》《红楼梦》《何文秀传奇》为代表的越剧电视剧,在上世纪便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但以方言为基础的剧种,由于只有演唱部分有字幕,而推动剧情的方言对白都没有字幕辅助,也给其他地区的观众观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了本地区内观众和较长时间浸淫其中的戏迷以外,初次接触的观众可能需要一小段时间才能完全听懂全部台词。略有曲高和寡之嫌,不过其清韵深长的唱腔,很容易吸引观众由于音律之美,而坐在电视机前追剧。
一旦成为其观众,持久度和深入度都会比较稳固,不易流失受众。而且为曲调所吸引的观众,一旦观看某一部越剧电视剧,大多会成为其他同类电视剧的观众。
(二)黄梅戏电视剧
黄梅戏则刚好相反,因为其雅俗共赏的特性,更容易进行大众传播,流行化易模仿的曲调和浅显易懂的唱词,在观赏同时也被许多人传唱。比如《天仙配》《女驸马》等。尤其是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可谓不分男女老少,皆耳熟能详。不过黄梅戏因为缺少绵长的回味感,久听容易生腻。传播面虽广,耐久度却值得推敲。
(三)布袋戏电视剧
在所有的戏曲电视剧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布袋戏电视剧。它的最大成功在于受众的年龄层。前面我们提到的越剧电视剧、黄梅戏电视剧、京剧、平剧、川剧电视剧等等,其受众中虽然加入了一小部分青年观众,但在总体比例上仍是中老年观众占有压倒性优势。而布袋戏电视剧不但可以连续拍摄播出几十年,观众更是以青年人为主,为戏曲电视剧的未来书写出无限光明前景。
三、台湾布袋戏电视剧
(一)布袋戏
布袋戏在17世纪时发源于福建泉州(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漳州),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汕和台湾地区。布袋戏也叫做布袋木偶戏,戏偶头部由木头雕刻而成,中心是空的,操偶师可以将右手伸入偶头,以手指控制戏偶的眼睛和嘴的开合。偶身、四肢有布料缝制,因此得名布袋戏。早期的布袋戏戏偶比较简陋,身着宽大的八卦衣,更像玩具手偶;随着布袋戏走上电视银幕,不但戏台、道具和画面逐渐变得精致;戏偶的雕刻、服饰、造型也越来越精致细腻。
(二)布袋戏的戏曲性
当布袋戏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在银幕上呈现并成为常态之后,自然不断有新接触到布袋戏的观众。与我们之前谈到的越剧电视剧的问题一样,由于布袋戏以其发源地闽南、台湾一带的方言为基础,因此在念白上也会给观众的入门带来一定的难度。好在布袋戏从一开始就给所有念白都加了字幕,看着字幕听过几集之后,观众初期对于闽南方言的不适应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其特有的戏曲韵律产生迷恋和黏着感。
和许多戏曲“唱”的感觉不同,虽然布袋戏的腔调也有角色生、旦、净、末、丑、兽、杂这七种区别(也有说生、旦、净、神道、精怪、杂角),但其人物对白以及念白多为“念”而不是“唱”。初次接触它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由一位配音师演绎所有人物角色的声音显得有些怪异,但随着对配音过程的逐渐熟悉,我们渐渐能从配音师也就是戏曲演员的声音中辨别出每一种角色的不同。
当我们在没有看画面,也能听出一个新出场人物的年纪和性别的时候,就是开始聆听其中戏曲韵味的时候。布袋戏的配音并不是简单地给木偶配声音而已,它蕴涵着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戏曲韵律。和其他戏曲一样,这种念白的曲调韵律,也会对观众产生深度黏着性。
口白师是一出布袋戏的灵魂人物。操偶师同样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他戏曲的表演者一人饰演一位角色,唱、念、做、打样样都要精通,而布袋戏的演出是通过操偶师和口白师的完美配合共同完成的。一出戏通常只有一位口白师,他会给戏中的所有角色配音。
而随着戏偶从30厘米长大到50厘米到现在的120厘米,操偶师一手探入偶身,控制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一只手由木棍连接操控戏偶的手上动作(端茶、喝水、折扇、武器等),需要很高超的技艺和很强的耐力。尤其是表现武戏打斗的场景,通常要靠几位操偶师共同默契完成,一次打斗也必须一气呵成。这和传统戏曲一样,有其历史传承发展的独特“功夫”。
(三)布袋戏的电视剧道路
1.布袋戏的衰兴
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布袋戏在上个世纪也经历了衰落过程。随着日据时代的皇民化要求,布袋戏改说日语、加入西洋音乐;到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要求将布袋戏的配音改为国语,这些都不为观众所接受,造成了大量观众的流失。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念白中的诗词、曲词都按照古音押韵,也就是基本为方言文学。按照方言念白韵律显得有滋有味(忽略一小部分字随时代演变,与古音不再相同,国语中亦有此例),当戏文的语言发生变换之后,许多词句不再押韵、声调也发生变化,不再合乎字音与曲调相合的韵律美学,也使戏曲本身的声韵旋律魅力大减,自然不被观众所认同。毕竟戏曲的观众是成年人,不是观看木偶戏取乐的儿童。
2.布袋戏在泉州
泉州是公认的布袋戏发源地,布袋戏却只作为传统木偶戏(傀儡戏)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大放异彩。文革期间,泉州的布袋戏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3.布袋戏在漳州
漳州布袋戏将京剧唱腔和身段引入布袋戏,经过多次改革,于上世纪50年代基本定型。漳州布袋戏的特点是热闹、以武戏见长、内容神奇风趣。曾将传统文学中《封神榜》《西游记》等搬上舞台。文革期间,布袋戏因为宗教问题受到禁止,漳州布袋戏的发展同样停滞。文革结束后,80年代,漳州成立了木偶艺术学校,漳州木偶剧团也创作了一些儿童木偶剧。
4.布袋戏在台湾
上世纪20年代,台湾的布袋戏兴起了武侠风,以《七侠五义》、《小五义》等清末小说改编的剧目走上舞台,这一时期的布袋戏也叫“剑侠布袋戏”。如前文所述,布袋戏在台湾经历了日文和国语的两次转变衰落。
50年代,有着华丽布景和戏服,并借助灯光效果为武打戏增加氛围的金光布袋戏除了在各地戏台演出,也常进入电影院演出。不过这还不是布袋戏由衰落转兴盛的关键点。
60年代,布袋戏开始逐渐走上电视舞台,1970年黄俊雄将布袋戏云州大儒侠搬上了无线电视银幕。布袋戏紧张惊险的情节、韵律迷人的口白,配合上声效与光效,创下了全台湾97%收视率的神话,大儒侠史艳文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从1973年开始,政府加强了对布袋戏的种种限制,但出于民意和商业需求,仍未完全禁止。80年代中期,黄俊雄的儿子黄强华和黄文择接手云州大儒侠之后,创建了霹雳布袋戏。
虽然传统戏院中的戏迷渐渐减少,但布袋戏在电视银幕上的大获成功,足以使布袋戏演出得以延续和传播。1988年,无线电视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黄强华和黄文择开创了以出租录像带形式为主的霹雳布袋戏。霹雳布袋戏拥有一百万人次的固定租看观众,收视非常稳定,占有全台湾影音租售市场的10%。1993年,霹雳卫星电视台成立,该频道于布袋戏录像带租售一段时间之后,在银幕上播出。虽然布袋戏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在戏院中没落衰亡。但是新型的布袋戏借助更华丽的布景舞台、服装造型、灯光声音特效,稳稳地占据了电视舞台,观众收视率不断上升,戏迷的年龄趋于年轻化,布袋戏的收入不仅仅在于租售录像台、银幕播出上,周边产品也持续热卖。不少青少年热衷于cosplay剧中人物,或收集相关商品。霹雳布袋戏的戏偶更是达到万元人民币以上。
(四)霹雳布袋戏的成功
霹雳布袋戏最初以有“十车书”之称的黄强华任编剧,其弟“八音才子”黄文择配剧中上千人物的口白。霹雳布袋戏的成功和它扣人心弦的剧情、惟妙惟肖的动人口白有直接联系。
从1984年的《霹雳城》算起,霹雳布袋戏已经在电视银幕上存活了三十多年,长达两千多集的霹雳布袋戏可谓电视剧史上的一座丰碑。霹雳布袋戏以亦儒亦道的素还真为主角,三到四十集为一个小系列,故事与故事环环相套,吸引观众不断追剧。
当每个系列进行到大概一半的时候,便开始慢慢加入下一系列的种种引线,当一个系列收尾时,下一系列已经自然开始。虽然中间没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但观众也不知不觉地连续看下去,并没有哪一集是结局的感觉。除了主要人物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佛剑分说、剑子仙迹、疏楼龙秀之外,其他人物即使在某一系列中担任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也会在一系列将近完结时死去或退隐,这样就使霹雳的故事线得以不断行进下去,不断有新人物出现,不断有新故事展开。而老人物的退场也往往是缓慢的过程,比如其间武力值降低、存在感降低,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幽默感也减弱,使观众自然而然将注意力放在新出场的人物身上。
而作为长存的主角,素还真等人也常常因为重伤或者假死等暂离舞台,有时甚至长达一两个系列。这也使得主角在观众心中有长久的新鲜感和期待感。
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霹雳的编剧们可谓拿捏着观众的脉门。以第一主角素还真为例,他从不是什么帮派会的领导,论武力,他从来不是台面上最强,很少正面交锋。但他的智慧与正义感使他成为霹雳中的精神领袖,是一种别人可以信任与依靠的形象,虽然他也有蒙冤的时候、利用别人的时候,也有为了朋友循私的时候,但在他身上具备智慧的人性,而不是神性。他也常常苦恼、受重伤,但这些都使观众内心对他感到更加亲近。
而在每一系列中的人物,由于他们都要退场,于是就有了许多悲壮的故事。像较为早期的药师慕少艾替朋友羽人非獍赴死,燕归人拼尽性命阻挡六祸苍龙,稍晚一些的漠刀绝尘与御不凡的生死友情,杀戮碎岛太宫棘岛玄觉和妹妹符应女的忠心与悲壮;哪怕一些小人物,也常常感人落泪,霹雳的精彩之处不仅仅是场面的华丽精彩,还有许多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情节。霹雳中的人性有些善得令人心痛,有些恶得有其道理,更有亲情、友情和爱情,荡气回肠,最多的是在现实中弥足珍贵的道义。
成功的人物形象、收放自如的故事节奏,加上操偶师、灯光、摄像、特效的长期默契配合,都是布袋戏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四、结语
台湾霹雳布袋戏至今仍活跃在银幕上,并且更多人开始观看网络视频版本;不断有新生代成为其固定观众,使传统戏曲艺术在不断变革和进步中,得到了新生代的认同,也与新媒体完美结合,依靠媒介形式的转换,布袋戏的延续和传播得以更稳定更深远,也使它的存活没有疑问。其他戏曲剧种的电视剧是否能借鉴布袋戏的成功模式,在电视剧乃至新媒体平台上继续发出不灭的光芒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发展宗旨及研究方向[J].美术研究,2002(03).
[2]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03).
[3]白庚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戏曲传承[J].当代戏剧,2009(05).
[4]《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5]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王沛纶.戏曲辞典[M].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75.
作者简介:
张淅妍(1983-),女,汉族,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影视文学方向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