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注释商榷

    摘要: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然其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注释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拟对《岳阳楼记》中“越明年”的“越”、“南极潇湘”的“极”、“忧谗畏饥”的“讥”、“长烟一空”的“一”的释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岳阳楼记》;注释;商榷

    《岳阳楼记》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历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和喜爱。但这篇课文的注释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引起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编写者的重视。

    一、越明年

    文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课本注释“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

    教材注释未标明“越”的字义,但通过“到了第二年”中可以判断“越”在此被认为是“至,到”之义。由此可见,教材注释认为,重修岳阳楼发生在庆历五年。那么重修岳阳楼究竟是不是在庆历五年?“越”的意思真的是“至,到”吗?

    我认为,“越”应为“经过”之义,重修岳阳楼也应该是在庆历六年(1046年)而非庆历五年(1045年)。在清代吴楚材所著《古文观止》中,“越明年”就注释为“过了第二年”。这种说法究竟有何依据?

    《汉语大字典》和《王力古汉语字典》都收有“越”的“经过”义,并直接用了《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个例句。类似用法还有《尚书·召诰》中“越六日乙未”,今注中明确写道:“乙未:古代以干支记日。从第十六日经过六天到二十一日,为乙未日,故乙未指二月二十一。”[1]

    通过考证滕子京修岳阳楼的时间,同样可以验证“越”字的意义。滕子京写给范仲淹的信——《与范经略求记书》,就是这封信请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的。在信中,滕子京是这么说的:“去秋,以罪得兹郡”,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去年秋天,(我)因罪来到此地”。其中“去秋”可以判断为“庆历四年春”,“以罪得兹郡”即“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除此之外,滕子京还说:“又明年春,鸠材僝工,稍增其旧制。”从 “去秋,以罪得兹郡”中可以判断写信的时间是在庆历五年,所以这句里的“明年春”指的是修建岳阳楼的具体时间——庆历六年春。滕子京本人说自己要在庆历六年的春天修葺岳阳楼。

    所以,“越明年”应是“经过第二年”,“越”意为“经过”。

    二、南极潇湘

    文中“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课文注释“极”:“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我认为,在此“极”应该解释为“至,到”,是动词,整句为“向南到潇湘”之意。“极”有动词到的意思吗?回答是肯定的。《尔雅·释诂》:“极,至也。”《诗经·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郑玄笺:“极,至也。”查《汉字源流字典》,当“极”解释为“至,到”之意时,字典中有一例句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意为“向东到于海,向南到五岭”,在这里“东”“南”是方位名词,分别作“至”“极”的状语。这句和课文中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句式非常一致。如果將“极”解释为“尽”,那么作为程度副词的“尽”修饰的又是文中哪个词呢?并且,古人写作著文皆重视修辞和结构,范仲淹亦如是,《岳阳楼记》对仗之处比比皆是,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对仗也十分典型,所以“极”的释义应与“通”相近,词性相同,解释为“至,到”。

    三、忧谗畏讥

    文中“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课文注释“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教材注释显然将“忧谗畏讥”的“讥”解释为“批评指责”,而在这里“忧谗畏讥”的“忧”表示“担心”,“畏”表示惧怕,在心理程度上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对于人家说坏话表示担心,对于人家的批评指责却表示惧怕,并不十分合理。所以我认为,“讥”在这里应该意为“讥讽、诽谤”,对于人家说坏话表示担心,对于人家的讥讽、诽谤表示惧怕,这样语义轻重更加得当。

    “讥”字本就有“诽”义。许慎《说文解字》曰:“讥,诽也。”段玉裁为其注解为:“讥之言微也,以微言相摩切也。”古文中“讥”为“讥讽、诽谤”之意十分常见。《史记·游侠列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在这里,韩非子提到的曾受到诽谤的两种人分别是利用文献来扰乱国家法度的儒者和使用暴力来触犯国家禁令的游侠。《后汉书·党锢列传》:“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意为两家的宾客相互讥讽攻击,于是各自结成朋党,渐渐生出矛盾,从此甘陵出现南北两派,党人之说,从此发端。

    鉴于“忧”“畏”之间的语义是并列的关系,分别表示“担心”和“害怕”,在这里“讥”和“谗”的语义也应该是并列关系,表示“讥讽、诽谤”和“说坏话”。“谗”和“讥”还经常作为同义复词出现,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清代恽敬在《答赵青州书》中写道:“敬尝观之古人,其畜道德、能文章者,饥寒之外非复多变故,或家室违异,或朝廷歧阻,或毁败于谗讥,或展转于疾病,使历睽变之人情,发幽沉之己志。”在此“谗讥”意为“谗毁非议”。苏轼《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王珪《谢赐生日表》:“速讥谗于众口,愧功烈于前人。”这两句中的“讥谗”意为“讥议和谗谤”。

    联系当时情况,宋代范公偁《过庭录》记载:“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庆历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由此可以推测,范仲淹是出于对滕子京的爱惜和同情,恐怕其政敌在朝廷里诽谤加害滕子京。

    四、长烟一空

    文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课文注释“一”:“全;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我认为,在这里“一”翻译为“都”更合适。虽然在日常用语中,“全”和“都”常常可以互用,但二词在语法意义上仍然存在差异,笔者着重从古文诗词中“一”的相关使用情况入手来分析讨论。

    当“一”被解释为“全;满”时,后面跟的词都是名词,比如“一身是胆”的“身”,“一屋人”的“屋”,“一国谋之”的“国”,“云翻一天墨”的“天”,“一脸汗”的“脸”。那么,“一”的释义就有必要和“空”的释义联系起来一起分析。当“一”为“全”意时,后接词“空”应该是名词——“空间,天空”,那么“一空”的意思就应该是“满天空”,整句即“烟雾满天”之意,然而如此解释和下文的“皓月千里”明显不一致,浓雾满天又如何见得千里皓月?而当“一”为“都”意时,其词性为副词,所以后接词“空”应为“无,没有”之意,整句可以解释为“大片的烟雾都消散”,语义符合文章内容。

    并且当“一”被解释为“全;满”时,往往表示事物的大量存在,比如“一身是胆”说的是胆量大,“一屋人”说的是人数众多,“一国谋之”说的是整个国家,“云翻一天墨”说的是整个天空,“一脸汗”说的是整张脸。但当“一”为“都”意时,可以表示都有也可以表示都没有,比如《三国志·蜀志·法正传》“群臣多谏,一不从”,说的是对群臣的劝谏都不听。又如《国风·邶风·北门》“政事一埤益我”,说的是衙门公务都增加给我。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体上来说质量是很高的,但也不免出现疏漏,教材注释中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可见教材修订工作之艰难繁杂。在中国大多数初中生所接触的语文教材中《岳阳楼记》是一篇经典之作,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教材面对的读者主要是初中生,许多注释不宜过于考究冗长,但是知识本身需要被尊重,教材的编写更应该细致准确。

    注释:

    [1]诸华.中华国学经典诵读本·尚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莉(1994—),女,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教育。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

    章航摘 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石,更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词汇量,阅读教学是难以顺利开展的。初中是英语词汇教学一个承

  • 回荡口

    宁奕涵荡口,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宛若内向的恬静少女。微雨蒙蒙,金风送爽。漫步青石板街,扑面而来的是古镇历经沧桑的独特味道。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