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想象阅读教学法刍议
摘要想象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亮点是“想象”。通过想象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外引内联,横向迁移。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意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变学生接受和探讨新知识的形式为对新知识内容的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想象
语文想象阅读教学法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相比,它的亮点是“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引导学生外引内联,横向迁移。这样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意趣,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在变学生接受和探讨新知识的形式为对新知识内容的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爱因斯坦就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众所周知,一篇成功的作品,必须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相应的感情表达,但这种认识和感情诉诸文字、形成文章后,必须有合理的想象才能生动起来。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也就没有文学。写文章如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一样要充分利用想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学生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熏陶浸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想象阅读教学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利用开篇导言,引导再造想象。激起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追求新鲜感是人的本性,学生群体尤其为甚。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在领到新书以后,都会自觉地浏览新课文,等到他们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大概内容这些“新”的东西找完后,他们就失去了新鲜感,老师上课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所以要落实每节语文课的知识点,就非得变换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不可。在学生新鲜感的要求下,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导语引导学生想象。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一上课就抓住学生那颗“放纵”的心。笔者在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是这样引导的:“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这就是江南!而江南,在文人的眼里总是那么的诗意,令人不禁遐想。其实说起江南,我们就身处江南,这江南的冬景。我们也比较熟悉。提到我们这里的冬天,有的学生立即会想到冬雾弥漫,自霜凝结。寒气袭人;有的同学又会感到冷雨霏罪,黄叶纷下,万物凋零,了无生机;而有的同学还会想到冷锋过境,朔风凛冽,给久盼‘雪的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现在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秋去冬来,林木凋零。小草枯黄……同学们再试着用文字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然后再跟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对比一下,学生的感受和郁达夫有什么不同。这种通过激发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来引导学生想象,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表达不出来的。而郁达夫是怎么写的,或想对比郁达夫写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把学生兴趣引到课文上来。对于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落实课文知识点等方面都很有效果。
二、借助直观诵读。营造想象空间。注重情感体验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这种有形性和有声性恰恰隐藏在语言符号的背后,这就给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何把内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与“声”挖掘出来,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想象阅读教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有个特点,就是可以将作品的叙述描写直接诉诸感觉,诱发学生的心理功能,用生动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通过有鲜明情感检验的直观性的朗诵或范读,使学生借助娓娓动听的声音信息进入作品的形象中,在此基础上营造想象空间,促使他们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笔者在教学《祝福》时,让学生朗读有关“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再到鲁镇的祥林嫂”和“被赶出鲁家的祥林嫂”的语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也自我想象成祥林嫂,与祥林嫂同呼吸、共命运,体会“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顺着眼”的本分、勤劳、善良,“再到鲁镇的祥林嫂”的“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和讲阿毛故事时“直着眼,瞪着眼”的苦闷、迟钝、被歧视,以及被赶出鲁家的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的麻木不仁。此时,学生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苦不堪言的悲惨图画,从而认清封建礼教残酷压迫劳动妇女的罪行,并进一步体会到如许寿裳所说的“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的悲惨社会现实,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深入语文文本,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或只是再现作品所描述的情景,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时需通过想象深入课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仔细想象品味,把握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执教《荷塘月色》时,有的老师就朱自清以虚写实、以动写静的通感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加上几句,有的同学说:“梦醒时分,回顾种种惨象,有如门前小河边难闻的恶臭似的。”也有的同学说:“海在沉吟,那阵阵的响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还有的同学说:“银铃似的笑声响起,给人一阵遐想,仿佛把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似的。”这种在阅读中的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的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深入开掘主题,导入特定情境,进行创造想象
阅读教学中,要想欣赏和理解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生活和社会图景,只有深人理解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应用想象把学生导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美感,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在许多作品中,作者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扬善贬恶,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斗争:或者托物抒情,在山川河流、花鸟鱼虫、风土人情的描绘中,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阐述自己的生活哲理。引导学生想象体验特定的图景。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我们就会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根据常理,贝尔曼画常春藤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可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根据这一点,教学时我把学生导入这个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情境,“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尔曼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在这样的情境下,不用教师多言,学生就会明白,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幅他毕生追求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含泪的微笑”的真正含义,并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想象阅读教学法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想象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目的。想象阅读教学法以想象为主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文章内容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的生动性、丰富性。
总之,在想象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文本中多姿多彩的语言材料,多方探索实践,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精神。使学生“思接干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开启大胆新奇的创新之门。
作者简介:杨敬俊,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