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宋真真

    摘要:小學《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而提升思辨能力是发展道德自主建构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发现,善于提炼出思辨性问题是提升思辨能力的基础。具体而言,研读教材、提取思辨性问题,聚焦课堂、抓住生成性问题,关注社会、引入热点问题,是提取思辨性问题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思辨能力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正确认识广告》中有个调查环节:你是如何判断广告宣传真假的?答案有六个选项。笔者任教的班级40名学生,选“看广告里是否有明星”项的32人,占80%。这个结果令人吃惊。笔者追问:为什么会相信明星代言的广告呢?学生众口一词:因为我喜欢明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思维模式:我喜欢某明星——我就认可他(她)——我就买他(她)代言的产品。这一现象说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分析判断能力,盲目崇拜明星,以明星的好恶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广告中的虚假、不良内容进行筛选。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指出:“教材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引导儿童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成长期,容易被不良价值观所误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提升其思辨能力,即分析现象、思考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思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作出道德判断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三条策略。

    一、研读教材,提炼思辨性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每一课都有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如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创设了“课余生活谁选择”的话题,有四位同学发表了看法:生1: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课余生活应该由自己来选择,这是我的权利;生2:我喜欢画画,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绘画小组,这样的选择对吗?生3:我年龄还小,选择课余生活,还是由爸爸妈妈决定吧;生4:我还没有自己决定过重要的事情,我想听听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这四种看法分别表现了小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但是否都是具有思辨作用的真话题呢?通过比较,笔者认为教材主要指向一个核心问题:课余生活的选择由谁做主?对于这个问题,只言片语便可回答,难以展开思辨,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因此,笔者选择“当你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这个话题,直接切中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中的常见矛盾,激起其思维的涟漪:

    师:在课余生活的选择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

    生:我想踢足球,我妈让我学书法。

    师:踢足球和学书法就成了一对矛盾。当你和妈妈意见不一致时,你怎么办呢?

    生:我坚持要踢球,我妈生气了,天天唠叨,只好依了她。

    师:这样的选择,你有什么得失?

    生:(得意)我的字写漂亮了,书法比赛还得了奖。(沮丧)但没有进入班级足球队。

    师:你的课余生活有得有失。现在还想踢足球吗?

    生:想!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他想一想,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

    生活并非单项选择题。在教学中,笔者没有简单地取舍,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辨,使他们意识到,无论是听从父母的意见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可能各有得失,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分析、权衡利弊、充分沟通,协调解决。对教师而言,应该读懂教材,用好教材,提炼出有价值的思辨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主动辨析教材中、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其道德自主建构能力的提升。

    二、聚焦课堂,抓住生成性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对话式教学,即在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充分开展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观点的呈现、碰撞和辨析中不断反思,从而不断清晰模糊的认知,不断矫正错误的思维。例如,五年级《班级建设人人有责》一课中有一情境:王帅是班级钥匙保管员,每天负责开门。有一天,因起床迟而耽误了开门,受到了大家的指责。问题是:如果你是王帅,你该怎么办?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1.选批评最激烈的人当保管员,等他出错,更严厉地嘲笑他,以此报复;2.再增加一人,两人轮流值日;3.每个同学轮流保管;4.继续由他保管,如果不行再换他人。这四种建议都来自学生,是他们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将所谓正确的道德观灌输给学生。问题来源于学生,应该归还给学生。因此,笔者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佳方案。不出所料,大部分同学选第二、三个建议,出乎意料的是,只有两个学生选了第四个建议。选择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但仅止于思考就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于是,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第四个建议呢?学生回答:这样王帅压力会太大,太辛苦,容易把身体弄垮。这是学生站在王帅的角度考虑问题,实事求是,未刻意拔高思想境界。老师又问提出第一个建议的同学:你为什么没有选自己提的建议呢?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只是想发泄发泄。”随后又补一句:“这个建议太邪恶了。”事实上,同学之间思想的碰撞过程,也是每个个体自我反省的过程。

    真实的课堂,是呈现真实观点的课堂,但真实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观点。当非理性的思维在对话中呈现出来,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生的道德认知误区,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误区,而这些误区恰恰极富思辨价值,因势利导地加以改造利用,往往可以变成非常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问题,即时调整教学方案,助推学生通过思辨,拨偏反正。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辩论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或者话题,经过思辨的洗礼,才会生成更加深刻的道德认知,从而自觉改善道德行为。

    三、关注社会,引入热点问题

    道德的学习要植根于生活,向生活学习。换言之,生活中的事例经提炼后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的鲜活教材。五年级第二课《学会沟通交流》中创设了情境:五三班输掉了年级篮球赛,班上三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认为技不如人,如果技高一筹,投篮再准一些,也许比赛不会输:其二,认为裁判不公,明明没有犯规,裁判却吹我们犯规;其三,认为本班队员没有互相配合。最后提出问题:同一场篮球赛,为什么看法不一样?這一问题的提出,意在分析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篮球赛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部分同学对球赛的规则也并非了然于心。因此,分析为什么同一场篮球赛却看法不一样的原因的话题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生活中不乏引起共鸣的话题。教学中,笔者选择了电视剧《少年派》中的一段视频:主人公林妙妙和妈妈为上网而发生争执。为使用手机而引发冲突,这样的场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几乎在每一个家庭都曾上演,甚至成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果然,这个情境顺利地切入沟通交流的话题,学生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

    师:(播放《少年派》片段)这段视频你们看过吗?

    生:(齐声、兴奋地)看过!《少年派》!

    师:林妙妙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妈妈和林妙妙因上网而发生争执。

    生:妈妈认为,上网会影响学习。

    生:林妙妙认为上网可以了解社会大事,增长知识,不会影响学习。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与父母发生过类似的争执?

    生:(委屈地)我妈不让我上网,说她回家后如果发现电脑是热的,我就会挨揍。

    生:(气愤地)有一次我在被窝里偷偷看手机,被我爸发现了,他就用锤子把手机砸烂了。

    师:(笑了)看来天下父母都一样,视网络为大敌啊。他们为什么和你们看法不一样呢?

    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相似的遭遇使他们急于倾吐内心的感受。发泄情绪是为了暴露问题,此刻,教师引导学生从身份、立场、性格等方面寻找产生冲突的原因,反思自己在使用电子产品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体会站在父母的立场管束自己的合理之处和必要性。学生从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多方位思考产生矛盾的原因,理性地寻求有效沟通的方法。

    思辨能力的提升,是帮助学生选择并确立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立足教材、聚焦课堂、关注社会,从中提取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理性辨析的思辨性问题、生成性问题和热点性问题,引导讨论、碰撞、辨析,养成思辨自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徐德仁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

  • 身边“小偷”特别多

    王艳自从上了七年级,我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小偷!妈妈是小偷周末很快过去了,我在房间收拾东西,妈妈走进来,帮我叠衣服,边叠边看我,欲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