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的媒介生态

雷走宏
摘 要 21世纪以来,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机械化生产和网络化技术,作为传播中介,媒体一直在发挥其桥梁的作用。媒介生态是媒介发展的环境,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稳关系重大。
关键词 媒介生态;网络环境;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3-0013-02
1 什么是媒介生态和网络媒介生态
20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M·波兹曼,在“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年会的演讲中首次公开介绍媒介生态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此后,媒介生态开始成为媒介研究的专有词汇。
人类生存在两个生态系统中,一个是拥有各种能源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另一个则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生态系统,其中,媒介生态占据主导位置。媒介生态在广义上指的是一种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上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个构成要素、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
谈到生态,我们脑海中除了呼吁世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警示词(“破坏”“污染”等)外,还不失能反映生态自理的词汇,如“平衡、恢复”。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和恢复的功能,尽管周期长、成效慢,但足够说明生态系统是在动态平衡中变化的,媒介生态也是一样,它的运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媒介内外部生态环境在相互制衡下,推动媒介向前发展,促进媒介自身的良性循环。
黄仁忠和王勇两位学者认为,我国媒介生态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政治化阶段、市场化阶段和数字化阶段,在我看来,这个变迁的最大源头非新时代莫属。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不仅使人们的就业压力剧增,而且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尽管如此,互联网的出现还是简化了复杂的生活程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快速消费的需求,在有效的监管下依旧利大于弊。在这种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活跃在思想自由的前端,私营媒体机构不断出现,原先党管媒体模式逐渐向党管与自营结合模式转变,相对自由的媒介市场就被打开了,媒介具有政治和市场双重属性;同时,新时代也延伸出一个重要的生态影响因素——虚拟环境/数字化环境,这使媒介生态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
媒介市场虽然有所开放,但毕竟市场份额少,媒体数量又与日俱增,短时间内市场就已经饱和了。传统媒体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又该要如何继续经营呢?媒介融合就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其中,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潮流,标志着受众通过网络参与媒介的意识在不断加强。
2 如何宏观上实现网络媒介生态的和谐
当今媒介生态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诸如争夺独家新闻、唯选知名媒体、监督不到位、行业盲目竞争等现象,尤其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介生态失衡更突出。从2011年“默多克窃听门”事件爆出到现在为止,究竟如何管控媒介生态使其得到平衡是困扰许多研究者的问题。在此,我将根据邵培仁老师的观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媒介网络市场管理,合理配置网络市场资源。虽然事业单位采用了企业化管理方法并积极进行媒介融合,但毕竟网络自由化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越来越多的“信息商”和“需求商”出现,各大媒体对独家新闻的追求居高不下,导致资源丰富垄断意识却依旧强烈。
2)完善媒介经营管理许可制度。新时代,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疯长,在虚拟环境下,网络匿名性特点更是被放大,其中不法分子和不具备媒介经营条件的商家层出不穷。完善媒介经营管理许可制度,提高国家媒体质量,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媒体数量将有利于网络和非网络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3)积极互动,畅通受众沟通渠道。媒体争夺独家新闻为的是提升自身的优势和名誉,而企业化经营才是维持发展的根本。广告商看重的不仅是媒介的点击率,还有媒介是否与受众保持长期的沟通,有稳定的受众量。因此,积极与受众互动、畅通受众沟通渠道是谋得广告资源的必然要求。
4)建立绿色的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绿色的网络媒介生态,一是要高效、低耗,二是要健康、无害,三是要创新、循环。不专业的媒体、低质量的传播内容和缺乏媒介素养的人是网络媒介生态的三大毒瘤,要建立绿色的网络媒介生态环境,就必须在这三个毒瘤上下功夫。严把经营许可条件、培养专业人才和注重内容质量三关不失是对症良药。
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程度更深,每个网民都是记者,每个网页和社交软件都可以充当媒介,面对这种网络现状,全面协调各方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6)坚持适度原则。对政府来说,相关网络传播体制制度的建立要覆盖全面;对网民来说,不能以为拥有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權就过分要求维权维利;对网络平台来说,技术员要明白“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同时,前台和后台的信息记录,也要做好把关工作。
3 个人能为网络媒介生态平衡做什么
网络媒介生态系统犹如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缺少网络媒介制度和广告费的支撑就像人体缺少水和氧气一样必死无疑;存在混乱虚假的内容、无序的内部管理、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就像人体染了疟疾,不及早发现并治疗同样必死无疑。
现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信息大网中,网络媒介生态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现状,个人对平衡媒介生态的贡献既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为此,作为普通受众的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尊重媒介生态的前提下行使个人权利。我国著名新闻人白岩松曾表示,现在的人都拥有话语权,但是都习惯在未经过仔细思考和辨别的情况下乱用话语权,这在说明国民法律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公民的话语权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是有法律依据而不是任意的,尤其是在虚拟环境下,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2)要有媒介素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并不是传媒人士或传媒学子才应具备媒介素养,犹如一片草原不只属于牧民和马,它应该属于大地、属于生活在大地上的所有居民。只有拥有了媒介素养,才会使我们更好地去设身处地思考媒介、大体上了解媒介生态和媒介运作流程。
3)既要看到媒介大信息仓库的本质,也要看到媒介生态所处的多方虚拟环境。这是了解媒介、媒介生态的一个必然要求,否则当我们利益受损又得不到弥补时,会偏激地认为媒体无用功、是服务于某个利益集团的、不配作为公共领域的提供者等,网络喷子就是这样诞生的。
4)遵纪守法,善用媒介。媒体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中介,也是我们维权的渠道之一,在合理合法地使用媒介进行维权时,无论是否是网媒,都要掌握好最小伤害原则,给自己、给他人、给媒介最小的伤害,这是一种道德素养。
5)享受的同时不忘监督。媒介生态交织在多个环境中,受到多方影响和限制,一方的松懈可能会让其失去平衡,因此,当我们从媒介以及媒介生态中获取个人所需的信息时要不忘监督媒介,使媒介内部自我优化结构、自我合理配置资源等,促进媒介生态动态循环、激发媒介网络市场活力。
我们谈到媒介生态失衡,为何说来说去失衡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后果也不是很严重呢?难道是因为负面影响太深所以被把关人“黄”了此类信
息吗?
在笔者看来,答案有三:
1)媒介生态系统资源由人力、信息、受众、广告和财政五大资源构成,它们组成了媒介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互补共生,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稳定
状态。
2)媒介生态失衡往往是中、微观层面的,普通受众接触媒介但是不清楚媒介内部的运作,所以感受不深。
3)信息更新换代迅速,媒介生态螺旋式的前進和上升自我恢复和弥补了失衡现象,细微的失衡被掩盖或革新。
媒介生态系统由内部环境(包括媒介机构的环境、信息处理的环境等)和外部环境(包括一切社会上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环境)构成,研究媒介生态其实是在研究这种系统的整体发展。一个巴掌拍不响,媒介生态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整体发展中求同存异、在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下互利共生,这是媒介生态的一个特征也是它的终极
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仁忠,王勇.论我国生态变迁的三个阶段[J].今传媒,2013(1):16-17.
[2]蒋晓丽,杨琴.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7):36-38.
[3]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1).135-144.
[4]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新闻大学,2001(4):20-45.
相关文章!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

    【摘 要】 “互联网+”给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出版”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同行,软法治理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

  • 西安城市形象标识系统的设计构

    杨启飞+屈雅利<br />
    【摘 要】城市形象标识系统以其直观、生动等优势助力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青睐。国际化大都市西

  • 从书店发展的趋向看两岸文化的

    【摘 要】 两岸书店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各自发展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岸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先后开放和“解严”使两岸书店各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