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

    李嫄嫄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而,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而要使学生能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展,无疑我们的教师要抓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也正是如此,需要教师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对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相对准确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较为精深的理解,以及对课堂教学方法、艺术有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发展 ?专业化成长

    当代教育进入了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结合教学实践和对问题的思考,就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谈一谈我的体会与看法。

    一、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讲到学生的素养,我的理解:从育人的层面上讲,教育方针所设定的方向,沿着这样的方向所细化的教育内容,我想就应该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学生应形成的基本素养,或者叫核心素养。下面我就把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变化,说一下我的感悟。

    (一)当你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你的课堂教学会因注入了情感因素而精彩。怎么理解呢?就是当你不再是仅仅只关注于知识与能力,甚至不局限于数学本身时,你会更多地注入情感、注入思想等等。

    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例1:“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例2:计算12+14+18+116

    对于这样的两类题目,如果我们不首先进行综合分析而直击问题,往往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甚至一阵烦琐的推算后,可能还会出错。而当我们不是把它当作仅仅是解决一个问题、寻求以一个答案来从事教学活动时,你就会发现恰恰就是这样的题目,蕴含着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因此,例1中,由16支球队产生1支冠军队就要淘汰15支球队,每淘汰1支球队就要进行1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15(16-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而例2,如果我们把每个加数,都依次画在一个以正方形为单位“1”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时,直接就可看出其最终结果就是1-116。像这道题不仅体现了一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指导下的实践,同时还揭示了一种规律。

    (二)当你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你就会自觉地对教材进行深挖。我们常讲: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技能和方法,还有思想。可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尤其是我们的每节课中,都能有针对性地得到关注了吗?我始终是这么认为的:教材只是教师从事课堂活动的范本,而不应是脚本。我们要依据教材规定的内容从事教学活动,而不要囿于教材所呈现的方式照搬。

    举个例子:在一次参加教学活动中,按要求选定的教学内容是某版本数学五年级上册,关于“鸡兔同笼问题”。原例是这样的:“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这类题作为数学老师不陌生,这原是《孙子算经》中的经典算术题。作为传统算术,其承载的是数学中的“假设思想”、和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类代表性题型的教学。而该版本教材却颠覆性地完全不用“假设法”,却偏偏用了所谓的“猜一猜”的教学思路进行。按教材安排:假设鸡有1只,应该有兔8只,则得腿34条。不对!假设鸡有2只,应该有兔7只,则得腿32条。不对!……用这种所谓的“猜想”,直到摆出与题中的26条腿相符为止,并且把每次的“猜想”列举成表。可当你深入研究时会发现,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猜想。所以,教材中的这种解法应该说是“列举法”更恰当。

    (三)当你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你就会在学生解决问题时进行适度引导。数学,有人说是自然科学,有人说是人文科学,甚至有人说它是思维科学。我总是在想,数学教学教给学生知识固然是首要任务,但更应该有思想的渗透、观念的形成、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探究等等。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知识、学会了一些技能之后,他们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巩固和内化所学的东西。

    举个五年级数学练习中的例子,北师版五下有一道题:你能猜出被挡住的数字可能是几吗?与同伴交流。35比0.大,15比0.4小,题中要求填写后与同伴交流,那就要把握“与同伴交流”,交流什么?不能仅仅只交流答案(因为本题有不同的填法)。所以,交流的关键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思路。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填什么,多数学生都会。但恰恰是“怎么想的”,学生答不上来,或者是说的也很乱,这就需要引导,引导的目的在于掌握说理技巧,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打自我们进入教师队伍起,俗话说“教学相长”,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成长,一天天地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发展着。

    (一)要发展,需接受新事物。作为教师,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学习——“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特别说的是我们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得不断地学习。岁数大了,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但是,作为老教师也有优势,岁月给予他们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积淀了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这些老教师不加强学习,不去掌握必要的新技术,那确实会被淘汰的。具体讲,比如电脑操作技术,就我的体会而言,当你掌握了它以后,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就会离不开它。比如有时我将自己录制的辅导性微课发到班级学生家长QQ群里,让家长放给学生看,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微课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二)要发展,但要守住根。可以说自课改以来,我们确实学习和接受了不少新的东西。但对于多年来过多追捧、甚至是照搬西方教育的做法,我想说的是,中国的教育真的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自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中国教育,历经几千年的积淀,难道还不够成熟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大家熟知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教育思想。而有些时候,却偏偏要拿西方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中国的孩子。要知道,中西方人是不同族群,在很多地方,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中西方人性格上的差异不用说。单就思维方式,也是迥然不同的:从主导性思维来讲,中国人遵循辩证思维,西方人推崇逻辑思维。所以,从差异的角度考虑,照搬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发展,要守住自己的根。那么,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三)要发展,更需提升自我语言修养。语言对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语言的优美华丽、风趣幽默固然是所有教师应追求的课堂语言修养,但作为数学教师,更不能在课堂语言上丢掉作为数学教学的本质——逻辑性。无论是在环节的衔接中,还是在对问题的阐述与引导中,富有逻辑性的课堂语言会使整个课堂教学流畅、清晰。我赞同有位特级教师说的,课堂教学要多准备一些故事。在恰当的时候利用一下这些故事和笑话,一方面隐喻或暗示某些道理,一方面调节课堂气氛,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

    总之,作为教师,当你拿到一个新的课题时,如果你能考虑到、并且把握了知识点是什么,要渗透的數学思想是什么,要交给的方法是什么,而这恰恰可能就是我们一些年轻教师,不能很快地找准和把握的地方,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很花哨,华而不实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都得不断学习、不断钻研。要反思,要多悟。

    参考文献:

    张松龙,刘绍斌.试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J].新西部,2010(8).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音乐鉴赏中融入多元文化的

    杨艳莉摘 要:随着我国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势头之下,我国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现阶

  • 面 具

    周鑫春天来了,花坛里的许多小花都开放了,五颜六色的,十分艳丽。这里面的几朵白色花非常香,而艳丽的花却带着刺鼻的臭味……我和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