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使命、理念与实践
张欣欣
摘 要:研究生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研究生教育,解决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大学人的共同使命。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责任使命出发,提出了“三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实践举措,进而以立德树人的角度对研究生学风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三化发展”
我国正处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期,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担负着“成才”教育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进一步思考办学理念,探寻一条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发展之路。对于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而言,在新的体制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一现状使得研究生教育在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生培养如何在兼顾为行业服务中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特殊实践意义的课题。
双重追问,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
1809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绅士教育转变到具有创造知识的研究职能。20世纪初,“威斯康辛思想”确立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以美国为代表的20 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批判继承了德国大学的发展模式,把培养研究型的学术精英,拓展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也是我国行业高校建校的理论奠基和实践先驱。
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布的三段七级学制的《钦定学堂章程》,其中第七级为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性质的大学院,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教育组织形式首次在国家法制意义上正式确立。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令》,规定成立大学院,并开始招收大学各科毕业生从事研究、著述,并授以学位;1935年,颁发了第一个《学位授予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授予硕士学位230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0年颁布,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时间上来看,除去“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中断的12年,至今已近100年。
2009年,世界经合组织以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名列榜首。然而,历经近百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和拥有“一流”学生生源的中国高校却仍然在“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中徘徊不前。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样的“双重追问”,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疑问,更是我们这些直接从事研究生教育的行业高校教师应当直面的疑问。
甲子梦想,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与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相比,我国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稍晚,正式的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当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据统计,国内除了一些“百年老校”外,大多数行业背景高校办学历史大约为花甲之年。固然,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然而,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行业、承担着行业发展高端人才培养的行业高校,对“钱学森之问”的重视和对“百年树人”的反思,是行业高校转型和振兴的征兆,我们有责任直面现实,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试答“钱学森之问”。
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新的历史阶段。2014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三份文件。这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首次印发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标志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时代”的来临。
2014年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研究生教育作为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反映的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能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使命,已经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置于一个重要的关口,在当下“慢进也是退步”的激烈竞争中,作为国家寄予厚望的重点大学,经历甲子岁月,站在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更应该以加倍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去试答“钱学森之问”。答解“钱学森之问”,非简单的“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需要我们必然也必须脚踏实地地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凝练办学理念,准确把握行业背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在传承创新中探索出一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路径。
“三化发展”,我们的理念与实践
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和高级智力支持,但是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又存在着显著不同,前者更侧重“专才”,后者更侧重“全才”。因此,行业背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有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举措。坚持“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是数代北科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凝练而成的办学理念,新时期,我们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充实着它的内涵。
1.特色化发展:坚持传统特色,彰显行业优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沉淀了材料、冶金等一批优势学科。随着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学校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开展了学科大讨论,就如何解决坚持特色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形成了一致思路:
第一,把保持特色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继续保持行业特色,以建设材料和冶金两个“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辐射相关学科群。材料优势学科群,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新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化生学院(部分)、数理学院(部分)组成;冶金优势学科群,以冶金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部分)、冶金工程研究院(部分)组成。
第二,把拓宽和转型作为学校的强校之路。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形成新的特色,使学校始终保持在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的领军地位。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三个“学术高地”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群。例如:继续支持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保持现有学科优势;继续支持矿业学科,打造学校矿业学院的金字招牌;以材料与装置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为核心,打造包括矿山、设备、数据信息、生命食品安全等学科方向的大安全学科;以国家节能减排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节能减排为核心,带动能源与环境学科建设。
2.精品化发展:强化精品意识,促进内涵发展
精品化,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研究生院建院30年来,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了一系列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精品意识,力争培育精品。
第一,设计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钢铁行业背景的高校,经过多方调研,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和确立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总体目标,开拓和构建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制定了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具体如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国际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分类培养机制、导师责权机制,完善奖助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服务水平,形成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得到保障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的原则,以培养为主,重点支持高端人才的成长。一是学校充分发挥院士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的领军作用;二是实施高端人才成长促进奖励计划,奖励获得院士申报资格的有效候选人,奖励获得“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万人计划”“优青”“新世纪”等称号的人才;三是继续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422”计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学科人才建设具体目标,细化学院执行计划,学校落实每年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设目标为培养获得“新世纪”“小杰青”称号的青年教师,坚持高门槛进人、高条件转身份,先过学术关、再过教学关;五是实施“经管人才”和“文科人才”计划,加强对经管学科、文科各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
第三,制定适应“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学校主张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坚持分学科引导学术创新,提高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一级学科制定标准。为此,我们对研究生毕业制定了“严出”政策:一是对于理工类博士研究生:在SCI、EI检索源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有1篇须在国外期刊发表;二是对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的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上述论文要求中,可有1篇被以上检索机构收录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需提交检索证明。强化学位论文监督,实现博士学位论文100%盲评。激发博士生主动创新能力,制定优秀博士研究生免盲评制度,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全面开展针对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100%查重监测工作。
第四,创立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环境氛围。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创设充满“学气、静气、朝气”的校园文化品格,即校园环境散发学气、教授治学保持静气、学生学习充满朝气。只有教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校园学气,助长学生朝气,最终滋生大学的大气,用“三气”文化撑起学校发展的广阔空间。一是校园的学气。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优势,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努力打造校园环境温馨、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校园行为朴实文明、校园精神和谐向上、校园课程个性彰显、校园管理严谨规范,既充满生机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营造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教师的静气。前不久,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引起学界一片震惊。然而据央视调查,近八成公众不知道施一公是谁。这件事情引起我们的反思,即使教授做到施一公那样,学术界如雷贯耳,而绝大多数公众并不认识,因而,我们倡导教师要有“诗意栖居”的学者风范与境界,内涵典雅,潜心学问,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三是学生的朝气。2014年,广东茂名PX项目引发风波,PX究竟是低毒还是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围绕PX这一百度词条的解释,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攻防战,并最终坚守了科学的阵地。我们认为,最值得点赞的是这件事释放了很多大学生渐渐逝去的朝气。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精神状态应当如朝阳、如乳虎、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把个人的“成才梦”与学校的“发展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努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3.国际化发展:坚持教育开放,培养国际视野
对当下的每一位高等教育管理者来说,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球化,已经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我们也注意到,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享有世界声誉的研究型大学都制定了主动出击的国际化战略。例如:由美国教育协会提出并得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流名校积极响应的“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存在”(Global Engagement)理念以及东京大学制定的通向2015年的“森林计划”(Forest2015)。国际化不仅是行业特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更是行业特色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际化发展思路。近几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进程,学校先后颁布了《北京科技大学关于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科技大学关于“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的实施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引领和支持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的高端发展,提升和凸显国际交流效益。文件明确提出,近几年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建设思路是:创新合作模式,全面强化学校的对外开放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出去、引进来,打造高层次科研师资队伍;秉持学科优势,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学术能力;立足自身,推动国际化能力建设。为了推动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建设思路,学校将2015年定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国际年”。
第二,积极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继续推动学生赴海(境)外经历拓展。扩大具有海(境)外经历的学生人数比例,推动实施“学知行国际交流计划”重点资助拔尖人才赴外留学,扩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留学科大”计划。完善短期班、预科班、学历教育等多种培养模式,建设国内领先的留学示范基地,建设1个~2个覆盖本、硕、博全学程的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学位课程体系,利用从国家级至校级各种奖学金渠道吸引来华留学生。深入推进与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成立1个~2个国际合作学院;与国际接轨,以工程类专业为优先,会计、法学等专业为支撑,重点发展“国内学历教育+国外执业资格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开拓学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以社工专业为试点,与滑铁卢大学合作开办暑期学校,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教师来校授课。
第三,加强国际科研与合作平台(基地)建设。学校于2013年出台的“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旨在引导、支持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鼓励学院、教师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互设研究院(中心)、联合开展科研与技术攻关。继续强化学校“国家科学中心平台”“工业节能减排平台”和“功能纳米材料平台”三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新建成1个~2个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或国际联合研发中心。构建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网络,以欧洲为中心,瞄准北美,立足亚太,推动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强联合,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水平院校的战略合作。
第四,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能力建设。设立国际交流经费,支持和鼓励学院通过引智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整合单一的、短暂的、个别的国际交流,向可持续的、全面性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转变,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施“全英文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或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设课程,或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提升全英文授课课程的质量和比例;推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制作精品课程公开课教学视频,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校MOOCs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编写双语教材。
立德树人: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要成才必先成人。2014年3月,教育部刚刚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三个重要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重点提到“学术不端者不得参评国家奖学金,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立德树人,正确的学位价值观是入口。研究生培养过程,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近年来,一些研究生被只认学历的社会氛围“裹挟”,多元的价值观,让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将大力倡导健康的培养规范,对招生、评价学生,将不只是简单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论文评价形式;学校将积极营造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奋进的良好学术生态,坚决杜绝剽窃、抄袭、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落实到每一位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
立德树人,导师率先垂范是关键。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学校要求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率先垂范、恪守学术诚信,教育自己的研究生从文献检索、开题论证、实验分析、建模计算到撰写论文全过程中都要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导师要勇于担当,不得将自己应该承担的学术责任推卸给学生。充分发挥导师的治学理念、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进而在研究生中形成钻研学术、潜心科研的氛围,促成研究生优良学风的不断深化。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摘 要:研究生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研究生教育,解决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大学人的共同使命。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责任使命出发,提出了“三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实践举措,进而以立德树人的角度对研究生学风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三化发展”
我国正处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期,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担负着“成才”教育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进一步思考办学理念,探寻一条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发展之路。对于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而言,在新的体制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一现状使得研究生教育在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生培养如何在兼顾为行业服务中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特殊实践意义的课题。
双重追问,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
1809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绅士教育转变到具有创造知识的研究职能。20世纪初,“威斯康辛思想”确立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以美国为代表的20 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批判继承了德国大学的发展模式,把培养研究型的学术精英,拓展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也是我国行业高校建校的理论奠基和实践先驱。
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布的三段七级学制的《钦定学堂章程》,其中第七级为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性质的大学院,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教育组织形式首次在国家法制意义上正式确立。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令》,规定成立大学院,并开始招收大学各科毕业生从事研究、著述,并授以学位;1935年,颁发了第一个《学位授予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授予硕士学位230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0年颁布,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时间上来看,除去“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中断的12年,至今已近100年。
2009年,世界经合组织以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名列榜首。然而,历经近百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和拥有“一流”学生生源的中国高校却仍然在“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中徘徊不前。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样的“双重追问”,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疑问,更是我们这些直接从事研究生教育的行业高校教师应当直面的疑问。
甲子梦想,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与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相比,我国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稍晚,正式的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当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据统计,国内除了一些“百年老校”外,大多数行业背景高校办学历史大约为花甲之年。固然,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然而,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行业、承担着行业发展高端人才培养的行业高校,对“钱学森之问”的重视和对“百年树人”的反思,是行业高校转型和振兴的征兆,我们有责任直面现实,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试答“钱学森之问”。
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新的历史阶段。2014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三份文件。这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首次印发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标志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时代”的来临。
2014年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研究生教育作为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反映的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能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使命,已经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置于一个重要的关口,在当下“慢进也是退步”的激烈竞争中,作为国家寄予厚望的重点大学,经历甲子岁月,站在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更应该以加倍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去试答“钱学森之问”。答解“钱学森之问”,非简单的“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需要我们必然也必须脚踏实地地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凝练办学理念,准确把握行业背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在传承创新中探索出一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路径。
“三化发展”,我们的理念与实践
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和高级智力支持,但是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又存在着显著不同,前者更侧重“专才”,后者更侧重“全才”。因此,行业背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有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举措。坚持“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是数代北科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凝练而成的办学理念,新时期,我们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充实着它的内涵。
1.特色化发展:坚持传统特色,彰显行业优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沉淀了材料、冶金等一批优势学科。随着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学校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开展了学科大讨论,就如何解决坚持特色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形成了一致思路:
第一,把保持特色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继续保持行业特色,以建设材料和冶金两个“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辐射相关学科群。材料优势学科群,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新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化生学院(部分)、数理学院(部分)组成;冶金优势学科群,以冶金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部分)、冶金工程研究院(部分)组成。
第二,把拓宽和转型作为学校的强校之路。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形成新的特色,使学校始终保持在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的领军地位。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三个“学术高地”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群。例如:继续支持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保持现有学科优势;继续支持矿业学科,打造学校矿业学院的金字招牌;以材料与装置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为核心,打造包括矿山、设备、数据信息、生命食品安全等学科方向的大安全学科;以国家节能减排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节能减排为核心,带动能源与环境学科建设。
2.精品化发展:强化精品意识,促进内涵发展
精品化,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研究生院建院30年来,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了一系列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精品意识,力争培育精品。
第一,设计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钢铁行业背景的高校,经过多方调研,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和确立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总体目标,开拓和构建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制定了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具体如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国际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分类培养机制、导师责权机制,完善奖助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服务水平,形成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得到保障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的原则,以培养为主,重点支持高端人才的成长。一是学校充分发挥院士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的领军作用;二是实施高端人才成长促进奖励计划,奖励获得院士申报资格的有效候选人,奖励获得“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万人计划”“优青”“新世纪”等称号的人才;三是继续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422”计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学科人才建设具体目标,细化学院执行计划,学校落实每年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设目标为培养获得“新世纪”“小杰青”称号的青年教师,坚持高门槛进人、高条件转身份,先过学术关、再过教学关;五是实施“经管人才”和“文科人才”计划,加强对经管学科、文科各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
第三,制定适应“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学校主张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坚持分学科引导学术创新,提高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一级学科制定标准。为此,我们对研究生毕业制定了“严出”政策:一是对于理工类博士研究生:在SCI、EI检索源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有1篇须在国外期刊发表;二是对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的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上述论文要求中,可有1篇被以上检索机构收录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需提交检索证明。强化学位论文监督,实现博士学位论文100%盲评。激发博士生主动创新能力,制定优秀博士研究生免盲评制度,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全面开展针对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100%查重监测工作。
第四,创立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环境氛围。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创设充满“学气、静气、朝气”的校园文化品格,即校园环境散发学气、教授治学保持静气、学生学习充满朝气。只有教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校园学气,助长学生朝气,最终滋生大学的大气,用“三气”文化撑起学校发展的广阔空间。一是校园的学气。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优势,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努力打造校园环境温馨、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校园行为朴实文明、校园精神和谐向上、校园课程个性彰显、校园管理严谨规范,既充满生机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营造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教师的静气。前不久,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引起学界一片震惊。然而据央视调查,近八成公众不知道施一公是谁。这件事情引起我们的反思,即使教授做到施一公那样,学术界如雷贯耳,而绝大多数公众并不认识,因而,我们倡导教师要有“诗意栖居”的学者风范与境界,内涵典雅,潜心学问,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三是学生的朝气。2014年,广东茂名PX项目引发风波,PX究竟是低毒还是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围绕PX这一百度词条的解释,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攻防战,并最终坚守了科学的阵地。我们认为,最值得点赞的是这件事释放了很多大学生渐渐逝去的朝气。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精神状态应当如朝阳、如乳虎、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把个人的“成才梦”与学校的“发展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努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3.国际化发展:坚持教育开放,培养国际视野
对当下的每一位高等教育管理者来说,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球化,已经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我们也注意到,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享有世界声誉的研究型大学都制定了主动出击的国际化战略。例如:由美国教育协会提出并得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流名校积极响应的“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存在”(Global Engagement)理念以及东京大学制定的通向2015年的“森林计划”(Forest2015)。国际化不仅是行业特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更是行业特色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际化发展思路。近几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进程,学校先后颁布了《北京科技大学关于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科技大学关于“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的实施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引领和支持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的高端发展,提升和凸显国际交流效益。文件明确提出,近几年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建设思路是:创新合作模式,全面强化学校的对外开放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出去、引进来,打造高层次科研师资队伍;秉持学科优势,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学术能力;立足自身,推动国际化能力建设。为了推动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建设思路,学校将2015年定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国际年”。
第二,积极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继续推动学生赴海(境)外经历拓展。扩大具有海(境)外经历的学生人数比例,推动实施“学知行国际交流计划”重点资助拔尖人才赴外留学,扩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留学科大”计划。完善短期班、预科班、学历教育等多种培养模式,建设国内领先的留学示范基地,建设1个~2个覆盖本、硕、博全学程的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学位课程体系,利用从国家级至校级各种奖学金渠道吸引来华留学生。深入推进与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成立1个~2个国际合作学院;与国际接轨,以工程类专业为优先,会计、法学等专业为支撑,重点发展“国内学历教育+国外执业资格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开拓学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以社工专业为试点,与滑铁卢大学合作开办暑期学校,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教师来校授课。
第三,加强国际科研与合作平台(基地)建设。学校于2013年出台的“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旨在引导、支持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鼓励学院、教师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互设研究院(中心)、联合开展科研与技术攻关。继续强化学校“国家科学中心平台”“工业节能减排平台”和“功能纳米材料平台”三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新建成1个~2个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或国际联合研发中心。构建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网络,以欧洲为中心,瞄准北美,立足亚太,推动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强联合,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水平院校的战略合作。
第四,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能力建设。设立国际交流经费,支持和鼓励学院通过引智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整合单一的、短暂的、个别的国际交流,向可持续的、全面性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转变,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施“全英文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或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设课程,或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提升全英文授课课程的质量和比例;推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制作精品课程公开课教学视频,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校MOOCs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编写双语教材。
立德树人: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要成才必先成人。2014年3月,教育部刚刚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三个重要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重点提到“学术不端者不得参评国家奖学金,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立德树人,正确的学位价值观是入口。研究生培养过程,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近年来,一些研究生被只认学历的社会氛围“裹挟”,多元的价值观,让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将大力倡导健康的培养规范,对招生、评价学生,将不只是简单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论文评价形式;学校将积极营造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奋进的良好学术生态,坚决杜绝剽窃、抄袭、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落实到每一位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
立德树人,导师率先垂范是关键。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学校要求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率先垂范、恪守学术诚信,教育自己的研究生从文献检索、开题论证、实验分析、建模计算到撰写论文全过程中都要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导师要勇于担当,不得将自己应该承担的学术责任推卸给学生。充分发挥导师的治学理念、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进而在研究生中形成钻研学术、潜心科研的氛围,促成研究生优良学风的不断深化。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