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建设研究

罗琛
摘要: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既不符合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无力應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文化管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推行文化管理,需要从观念层面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念,从权利层面确保大学生
参与学校管理的合法权益,从载体层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关键词:高校 文化管理 学生管理 管理方式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管理 (Cultural anagement)被许多外国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Managing by val-ues),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管理模式, [1]文化管理是为解决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局限而提出的新的管理模式。其根本原则,一是尊重文化多元化 ,二是强调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它注重文化在管理中的深层次、内生性的力量,通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集体和个人价值目标双赢。
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主要强调领导权威,管理手段主要是行政命令和刚性的制度约束。文化管理不是对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否定,而是对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超越,它把组织共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融入制度之中,加强对组织成员的人文关怀和内在激励,这样管理就变成了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管理就不是命令而是服务,遵守制度规则的动力不再仅仅是被迫,而包含了自愿的色彩。
2 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
文化管理肯定和关注学生的个性与需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高等教育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是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
2.1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要求
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2012年刘延东指出,“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身心健康、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等等都表现为高校教育质量,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然而何谓大师呢?梅贻琦认为“大师”则是学问道德都好的楷模。高校学生管理采用文化管理的方式,必然以理念为先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管理文化和制度,丰富大学精神,从而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近二十年来 ,高等院校规模发展非常迅猛,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严重。严重忽视教育质量提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给高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工具理性盛行,导致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经常发生,进而酿成广大学生对大学管理乃至大学教育的种种不满。纠正高校管理的错乱,必须采用文化管理的方式,师生共建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大学管理的价值认同,增强大学管理文化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2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回归
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化局限的超越,是工具理性向人本理性的回归。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非常重视制度管理的威力。制度管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有二:一是制度也有好制度和坏制度之别;二是制度化管理不能解决学生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学生管理的服务与育人功能,不是制度管理能够代替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管理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不能有效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的规章制度刚性约束多,尊重理解少,条框约束“一刀切”多,个性自由选择少。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刻板管理制度,虽然管理者初衷是“为了学生好”,但是学生可能并不认同,容易导致管理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迷信制度管理,容易陷入工具理性和机械思维,走向极端化,进而压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师生关系陷入对抗之中,学生管理工作将陷于表面光鲜实际无效的困境。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要积极推行文化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个性,在学生管理中强调理解和沟通,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同,共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减轻管理压力,减少管理冲突,形成具有人性化魅力的管理文化,促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有效开展。
2.3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需要
文化管理是高校管理对网络时代的回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不仅带来了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还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受此影响,大学生视野更开阔、思想更自我,更能接受多元化价值观,更多的追求尊重、自由、平等。传统的“命令”管理方式,不可能实现“征服”。更加严重的挑战,是人格更加独立的他们心智并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还未稳定,如果他们感受到不被尊重或者遇到不平等、不公平的事情,非理性思维和情绪随时都可能爆发。网络更是激化矛盾的催化器和放大器。如高校管理者对学生要求严厉一些,学生可能上网吐槽,很快就能引起网络围观,甚至酿成网络公共事件,严重损害高校形象。
面对网络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挑战,采用疏导的方式化解高校管理矛盾,采用尊重的方式建立师生良好关系,采用共建的方式实现价值认同,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尊重与参与中学会调节矛盾、维护合法权益,在思想破旧立新的过程中,释放青春的激情,塑造理想信念,学会民主协商,最终推进高校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民主化。
3 高校学生管理中文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文化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必然趋势,是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的继承和超越,推行文化管理需要从观念层面塑造学校共同价值体系,从权利层面确保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合法权益,从载体层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3.1基础与起点: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念
文化管理,理念先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念是推行文化管理的基础和起点。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 ,文化管理就是要师生共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念 ,并把共同价值体系融入制度管理和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之中,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最佳管理与教育效果。共同塑造公认的价值观,更有号召力和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增强群体凝聚力,成为大家自愿遵守的行动指南。
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念,高校管理者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文化管理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校训、校风、校纪等研讨活动和让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熏陶,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高校学生管理者要率先形成正确的办学观,要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断更新教育和管理思想,适应高校学生管理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和教育本位转型的新形势;塑造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要教育和帮助学生融入高校管理,融入到共建学校共同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去。
3.2核心与保障:确保学生参与管理的合法权益
实现文化管理的核心与保障,是确保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合法权益。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是过于相信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忽视管理的中心是人,忽视学生管理的本质是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如何制定师生双方认可度高的管理制度?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融入人性關怀思想,不能完全指望管理者的自觉,而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中,可以尝试构建学生意见征询与反馈制度,学生问题申诉制度、权益保障制度、校内纠纷仲裁制度等。在具体的参与方式上,比如管理制度的修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违纪处分上采用听证会、公开集中征求意见等办法,征询学生的合理意见。学生广泛参与管理,不同意见充分表达,使得各方利益综合平衡,有效缓解不满情绪,平等的沟通大大减少了不信任,心平气和的对话消除了对抗与冲突,还能更好的理解学校管理意图,督促校方合法行使管理权。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提升高校管理效率,而且塑造了共同价值观,获得了自我教育。
3.3载体与效能:实施品牌化战略
实施品牌化战略是促使文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落地的关键一招。文化管理强调管理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组织,就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价值和文化。全国高校 2700余所,办学层次、办学专业各不相同,人才培养的目标等方面也有差异。这就决定了高校学生文化管理可以基于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文化。特色是品牌的起点,品牌是特色的升华,品牌的根本是质量,品牌一旦形成将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品牌战略专家戴维·A·阿卡 (David A. Aaker)教授认为,“品牌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3]。
实施品牌化战略 ,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文化的凝聚、激励、导向、渗透等功能 ,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形成以品牌号召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刚性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从科学管理走向富有弹性、注重人文关怀的文化管理模式。为顺应文化管理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要正确评价自身条件 ,找到自身的优势 ,培育一批富有时代感、吸引力的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学生管理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同 ,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吴剑平,张德 .试论文化管理的两个理论假说 [J].中国软科学,2002
(10):106-110.
[2] 刘延东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N].求是,2012-05-16.
[3] 吴钊,路新平 .高校品牌战略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74.
相关文章!
  •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廉政文化

    陈向华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88-01摘 要 廉政文化是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发

  • 民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

    王建伟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建立,国家政体发生根本性变革。北京虽然保留了国都身份,但以中轴线为基准的传统空间结构随着帝制衰亡而

  • 日用品维修

    项目一:新型专利焊机中国独家生产销售,已经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本厂有专利证书),国家注册商标:梁新,假一奖你一万元,设计完美,重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