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王松灵
第一,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研究和实践,并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医学专业认证体系。尽管我国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存在各区域发展建设不平衡、各类学校定位不清楚、学生培养目标不具体、部分医学院校扩招数量过大、师资和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
基于国际国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要提升其战略地位,尤其是国家医改及健康中国建设中,要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中。同时,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应在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逐步建立起由学校、政府、社会组成的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形成以政府保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质量保障体系。既有利于丰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社会环境,又有利于造就层次分明、分类科学、内容全面、手段多样、评定公正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二是通过完善各类政策与措施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质量评估、认证等制度,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三是研究制定各种法规政策,逐步培育科学、公正的第三方组织大力参与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高校的自评和中介组织的他评进行监督和指导。四是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分类指导,如对欠发达地区开展精准帮扶等措施,以缩小区域间的不均衡,完善各区域的全面发展建设。
第二,与医学服务需求对接,加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为适应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我国自实施新医改以来对医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医学教育供给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凸显,如院校教育规模与岗位需求数量和结构不匹配,毕业后医学教育规模、结构与医疗卫生服务岗位实际需求统筹调控机制缺失,特殊专业的医学人才培养建设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得以解决,将影响整个新医改的进程。
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国家在研究生培养规划中,应加大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量和比例,加大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二是加强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岗位需求统筹协调,建立医学教育各阶段的规模和数量、培训岗位设置、培训基地设置、学位点设置、就业岗位需求的统筹管理、信息共享、顶层调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管理机制,完善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互动机制。三是着力培养各类社会急需的医学专业,如儿科、精神科、助产士等类型人才,建议设立康复治疗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以及独立的助产士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应用“互联网+”技术,健全互联网高等医学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相互协作的新模式。一是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医学院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实现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改善目前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均衡的状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二是健全互联网医疗新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将医生与老百姓更好地联系到一起,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医生能够远程全天候观测相关指标,以提供及时的预防、诊治方案,也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慢性病医治新平台的建立。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以上四篇文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方芳博士组稿,特此感谢!
第一,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研究和实践,并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医学专业认证体系。尽管我国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存在各区域发展建设不平衡、各类学校定位不清楚、学生培养目标不具体、部分医学院校扩招数量过大、师资和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
基于国际国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要提升其战略地位,尤其是国家医改及健康中国建设中,要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中。同时,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应在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逐步建立起由学校、政府、社会组成的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形成以政府保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质量保障体系。既有利于丰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社会环境,又有利于造就层次分明、分类科学、内容全面、手段多样、评定公正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二是通过完善各类政策与措施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质量评估、认证等制度,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三是研究制定各种法规政策,逐步培育科学、公正的第三方组织大力参与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高校的自评和中介组织的他评进行监督和指导。四是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分类指导,如对欠发达地区开展精准帮扶等措施,以缩小区域间的不均衡,完善各区域的全面发展建设。
第二,与医学服务需求对接,加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为适应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我国自实施新医改以来对医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医学教育供给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凸显,如院校教育规模与岗位需求数量和结构不匹配,毕业后医学教育规模、结构与医疗卫生服务岗位实际需求统筹调控机制缺失,特殊专业的医学人才培养建设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得以解决,将影响整个新医改的进程。
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国家在研究生培养规划中,应加大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量和比例,加大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二是加强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岗位需求统筹协调,建立医学教育各阶段的规模和数量、培训岗位设置、培训基地设置、学位点设置、就业岗位需求的统筹管理、信息共享、顶层调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管理机制,完善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互动机制。三是着力培养各类社会急需的医学专业,如儿科、精神科、助产士等类型人才,建议设立康复治疗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以及独立的助产士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应用“互联网+”技术,健全互联网高等医学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相互协作的新模式。一是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医学院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实现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改善目前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均衡的状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二是健全互联网医疗新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将医生与老百姓更好地联系到一起,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医生能够远程全天候观测相关指标,以提供及时的预防、诊治方案,也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慢性病医治新平台的建立。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以上四篇文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方芳博士组稿,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