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教学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效果的研究
苏怀宝
摘 要: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条件,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主题,并让他们在情境中捕捉信息,找出问题,引出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条件,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主题,并让他们在情境中捕捉信息,找出问题,引出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现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效果,谈谈看法。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创设实验情境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验环境中,带着浓厚兴趣,提高探究实验的能力。例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节中,演示让板擦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实验把物理生动形象地展出来,学生在知识渴求中,教师稍加点拨,以情激趣,以趣入境,效果良好。但这并不是意味可以随意就用实验创设情境,用实验创设情境需要注意这几点:
(1)设置实验情境,巧设问题悬念,导入问题。
(2)利用实验情境,细化每一环节,拓展问题。
(3)增加探究实验,进一步设置情境,深化问题。
(4)布置小实验,拓展实验情境,创新问题。
二、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一定的问题情境,而教师的“启发”就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在讲“质量”时,先放一张卡车轮胎和一张自行车轮胎的图片,问它们由什么物质组成?它们有什么不同?
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来龙去脉更清楚,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创设问题情境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位置,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重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中的引导技巧。
(4)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讨论环境。
三、利用生活创设情境
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结合生活实践教学,利用生活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机械效率”这一节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明白机械效率与我们生活相关,对我们生活有重要作用。如,工人用袋子背水泥上楼、从水井中提水、起重机提起重物、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等等。结合生活实践教学给学生呈现这些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也可以运用开放性的实验演示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为达到某一目的所用的功都是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进行,才能实现有用功,达到目的。这种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的功虽是额外功,但又是我们达到目的的关键,不可不做。经过这样的演示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老师再讲解什么是总功,并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很自然地得出了机械效率的概念,且给学生的印象深刻,让他们记住的同时还达到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学生差异创设情境
在日常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差异创设情境,设计练习,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
学生由于学习习惯、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学习情况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层次和差异。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所获,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作为初中物理老师,无论是在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还是家庭作业设计,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层次进行,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帮助学生成长。例如,对实验题能力不强的学生,老师就可以降低难度,给他们一些相关练习题,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对计算题不擅长的学生,老师就要给他们设计一些相应的计算题,每天坚持,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等。这样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相应的练习,就会让学生每天都有所获,从而不断提高成绩,也不斷提高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有利于物理教学的发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本出发点,合理创设物理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深入探究物理问题,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创新知识内容,更深入了解物理规律,因而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当然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我们还需继续实践和探究。
参考文献:
[1][英]艾森克,[英]基恩.认知心理学[M].高定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