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背景下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探究
王洋
【摘要】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写作思潮与审美形态,在当下虽然存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同时又受到了现代偏狭教育观念的影响,但是在当代远程教育的背景下,乡土文学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其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丰富的教育价值,如果能合理地借助远程教育加以开发利用,在现代教育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乡土文学;现代教育观念;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5007103
著名作家刘绍棠把“乡土文学”界定为“中国气派, 民族风格, 地方特色,乡土题材”。[1]其实他所谓的“乡土文学”指的就是那些描写故乡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并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意识的文学作品。[2]因其独有的特点,让“乡土文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乡土文学创作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之偏狭的教育观念等原因,致使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往往处于被蒙蔽的状态,现代远程教育忽视了对乡土文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乡土文学在与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应该展现其特有的价值。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来开发乡土文学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经典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体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开阔眼界,并通过优质地域文化展现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发现当代乡土文学创作的问题
当代很多乡土文学作品,惯常将性与暴力加以大肆渲染,专拿人性中的丑恶面大做文章,某些乡土文学作品甚至为了满足读者的不良趣味,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倾力将一些无谓的细节放大到泛滥成灾的地步。在这些粗野的文字之后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启人以思的积极力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多维度的,美与丑并存,文艺作品应该完整、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作品中所表现的一些丑恶现象有可能让人们不断反思自身以及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获得警示,从而达到重塑理想人格的目的。但是,一些乡土文学作品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大量“审丑”,一味地过度审丑可能导致人们的“审丑疲劳”,继而引发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越来越冷漠、麻木,甚至会以丑为美,将美丑颠倒,混淆是非,乃至最终迷失自我,盲目效仿。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文学就会成为反宣传的工具,最终变成社会的流毒。
二、揭示现代教育观念的偏狭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与消费欲望的不断膨胀,金钱与权力取代文学成为这个功利、现实的时代人们的精神导航,“文学边缘化”早已成为不置可否的事实。人们的审美精神诉求被急功近利的世俗生活所遮蔽,于是,文学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可有可无的产物。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些被视为经典的高雅文学作品正以孤芳自赏的姿态践行着“边缘化”的进程,继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走向没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变得日益功利化,这也成了当代文学教育的又一问题所在。因此,文学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如何走出“多余者”的窘境,在当下发扬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作用应该被视为当代文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再从我国文学教育的自身来看,当前的文学教育普遍倾向于将文学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在讲解,文学教育者们往往忽略了文学的艺术属性,将原本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感性想象转化为机械刻板、单一平面的理论知识来传授。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则要归因于商业化、信息化、实用化的后现代文化语境;另一则要归因于我国的文学教育没有与时俱进,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远程教育强大的传播力与声光色形兼具的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这就让当下的文学教育与现实语境严重脱节,远离了实际生活,文学自然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启发性,不知不觉地沦为一门单纯的学科被千篇一律地复制式传播。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对追求现实利益、物质至上的社会现状,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文学教育的目标,夯实文学知识,激发远程教育的传播力与感染力,更加关注现实人生,使之有机结合,互相印证,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将充分发挥文学的人文关怀作用视为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通过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从而带动全民去关注文学、走近文学,进而不断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三、远程教育背景下挖掘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远程教育突破了接受教育的时空界限,可以汇集更加优质、广泛的教育资源,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去展现乡土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远程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者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利用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积极挖掘与诠释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并对其进行现实生活的植入引导,从而实现文学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目标。
1乡土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
乡土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人类的精神家园的回归,对人性的回归,更加注重对民间生命本质和生存困境的探究。鲁迅先生在致力于改进国民灵魂的同时, 更为关注当时国民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而他的学生萧红则以其特有的女性手笔抒写了自己对生活在农村的苦難人群的人文关怀,比如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就体现了女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写出了农村女性生老病死的原始化生命现实。以“关心人”与“关心社会”的文学理想踏上文坛的台湾作家黄春明,他将“乡下人进城”作为切入点,着力表现那些进城的小人物们顶着重重的生存压力苦苦挣扎,通过他们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对台湾后现代性进程中城与乡、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的诸种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黄春明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救赎意识,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2乡土文学对现代文明的崇尚
乡土文学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它彰显了对现代文明的崇尚方面。因为中国农村长期以来的思想封闭落后,生活水平低下,所以造成了民间文化形态的单调、闭塞。而这些均都在现代作家的创作中受到了深刻的批判。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乡土文学中的民间意识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开始向现代文明、科学理性迈进。比如新时期乡土文学在对愚昧的农村宗法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还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农村青年的矛盾心态。像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等小说都具有深刻的道德理性思考,选择将人物放置在文明与愚昧的矛盾冲突之中,借此来表达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成分的反叛以及对现代文明的热切期盼。
3乡土文学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写作思潮与审美形态,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鲁迅先生提出来,而在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浙东故乡的风土人情、人民生活的描摹上。鲁迅凭借着自己对年少时故乡生活的记忆,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画,比如《社戏》中的臆胧月色、《风波》里的土场黄昏、《故乡》中的金色月夜,无不淡雅传神,宛若一幅幅令人流连的水墨画,让我们深深的体味到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浙东乡土的真挚情感。[3]另一位乡土文学作家汪曾祺则是通过温柔多情的笔调挖掘故乡的自然之美、风俗人情等别具特质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底蕴,比如《大淖记事》中的大淖四季,于恬美静谧的境界中荡漾着悠远、浓厚的乡土气息。
4乡土文学对人性美的展现
沈从文、师陀、汪曾祺等作家,他们都在积极地探寻着人性的本意,诉诸笔端的不仅是田园风景,更是“爱与美、自由”的人性世界。汪曾祺的作品常于悠悠的恋乡情结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他的《黄油烙饼》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于简单的勾勒中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像沽源县城的庄稼地,马兰花和蘑菇圈的别样情调,萧胜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感情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却处处洋溢着纯朴的民风,让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5乡土文学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运转让更多的乡土文学作家对于现代性展开了积极的反思,并产生了质疑,他们尤为关注的是人类个体的生命价值、存在的终极意义,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寻找可供人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在作品中展现出了重建人文精神的前瞻性。萧红通过“梦回故园”暂别自己多年流亡漂泊的生涯,重返那个铭刻在自己记忆深处的“后花园”;迟子建以诗情画意的浪漫笔触营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仙境般美好的“北极村”,并经由对纯美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完美再现为读者导引出一条重返自然、回归人性的生命之路;魏微笔下幽静美好的“微湖闸”,则是一个纯真快乐的小女孩的“心灵圣地”,当小女孩长大成人后,这里就成了她永远的精神驿站。而葛水平、孙惠芬则选择在城乡矛盾、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激烈冲突中去探寻现代人的精神家园。[4]总之,很多作家凭借着自身对生活的体悟,诗意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乡村世界,恰如沈从文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乡土文学展示了独具情采的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
四、远程教育背景下乡土文学的教育思考
远程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常见的媒体给广大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在网上建立专门的平台,给学员提供更多的交流研讨、分享收获与体验的空间。在远程教育背景下,乡土文学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了,但在实际的教学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拿出来商榷。
1乡土文学教育的“经典化”
笔者认为,具体的作家作品才是文学教育的重要蓝本,而乡土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样态,其教学重点应放在对经典之作的解读上。其原因是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很多都是在职学员,他们的学习时间很宝贵,让他们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乡土文学作品中游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造成混淆视听的短时困惑。所以,远程教育为学员选取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人与现实的真实性与丰富性,作为一个禁得起推敲的艺术整体,它比普通的文学作品表现力更强、更鲜活,更能展现出人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现实生活的流动性。故此,乡土文学经典对于广大学员文学接受的意义至关重要,它能强烈地激发学员的文学体验和感受力,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直接传达到学习者的感官,从而唤起学员的艺术共鸣,让他们自发地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对文学经典的具体感受有机结合,不断深化对自身、人性、人生、生活、文学的理解与认识。基于此,在乡土文学教育过程中,做好文学经典的教学工作,往往能起到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乡土文学教育的“精美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乡土文学的教育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也将成为文学教育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不仅在乡土文学的内容选取上要“经典化”,同时在形式上也要力求“精美化”,这主要体现在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上。在远程教育背景下,学员无论是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自行下载课件学习,还是通过面授学习,制作精美的课件无疑都是吸睛利器,能给学员带来更好的视听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乡土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前面所提到的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可以通过声光色形的课件得以全面的展现,让学员充分感受到乡土之美、人性之美、人生之美,在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中,自然唤醒对家园、对生命、对亲情的热爱之情。
3乡土文学教育的“自由化”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文学教育应该是一个更为注重学习者自身体验与感受的过程,在这里没有硬性的知识灌输,没有程式化的解读,更没有所谓的统一答案。在远程教育背景下,乡土文学的教育更应结合学员年龄结构不同、来源多元化的特点,采取更为灵活、宽泛的教育模式,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开阔、自由的学习平台。这主要体现在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自由选取学习资源,在网络平台与教师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习者进行轻松、平等的交流,积极地分享学习的收获与体验,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健康而有活力的学习空间。通过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学员的信息互动,让乡土文学真正走进现实生活,于“自由化”的教育进程中感受乡土的气息与乡土文学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文学即人学,乡土文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通过对大众的文学教育进而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现代远程教育正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优势、强大的包容力与表现力去践行这一神奇的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绍棠.蒲柳人家·后记[M]∥鲁原,刘敏言.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2]童龍超.乡土意识:乡土文学的“灵魂”[J].江淮论坛,2006(3).
[3]汪红凯.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J].江淮论坛,2006(5).
[4]李静.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J].学术研究,2013(1).
(编辑/赵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