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教材古文,提升作文品质

    王艳

    摘 要:以教材为基础,将古文教学与议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议论文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高中生生活阅历浅,课外阅读的时间又不多,很多学生长期为写作文而苦恼。其实在长期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忘了教材这座丰富的文学矿藏,尤其是教材中所选的古文。它们大多都是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的篇目,無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堪称经典。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和口语交流教学联系起来,要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而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捕捉教材中古文读写的契合点,给学生搭建一个读写结合的桥梁,非常符合新课标中对读写一体化的要求。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高中沪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具体论述如何妙用教材中的古文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品质。[1]

    一、借鉴课文,巧拟论点

    中心论点是整篇议论文的核心,清代学者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这句话强调意熟于胸,才能从容不迫地写文章。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应该鲜明、深刻和新颖,而许多学生不大重视论点设置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的文章不是意在笔后,就是立意粗浅甚至不知所云。

    论点之拟首先在于立意,后文论述的其实是论点在结构上的设置,虽然也算是“拟”之一种,但不说立意毕竟不太妥当。何况从你全文的框架来看,其实只有两大部分:巧拟论点与丰富论据,后者那么长,前者这么短,很直观地给人以不均衡之感,所以建议此处巧拟论点部分增加从古文教学启发学生作文立意的具体方法。另外,在丰富论据部分后再增加一个妙用古文教学启发学生论证方法的部分,这样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合理。[2]

    教材中许多经典的古文还在论点的结构设置方面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荀子在《劝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可以说是简明扼要;《孟子二章》开篇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之后,立刻引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观点,可以说是颇具气势。以上这种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引出中心论点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考场作文,能够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当然中心论点不仅可以开宗明义,也可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贾谊在《过秦论》中先分析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再通过几组对比论述陈涉虽力量微小,却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文章结尾水到渠成地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可谓发人深省。

    而苏洵的《六国论》更是中心论点设置的典范。文章开篇先否定了别人提出的“兵不利、战不善”的观点,再强调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可谓见解独特,新颖深刻,随后作者又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角度提出了分论点,分别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这种分论点的设置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也很适合学生借鉴。

    二、活用素材,丰富论据

    议论文的素材积累与运用也是令学生感到困难的环节。很多学生一写议论文就是居里夫人、爱迪生这类陈旧的论据,还有些学生考前临时背了一些名人事例,写作时像贴标签一样生搬硬套、拼凑为文。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材中精读精讲的古文名篇能够令学生印象深刻,教师不妨以课内古文为抓手,引导学生整理素材并分类归纳,并在整合素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以达到活学妙用的目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立足经典名句

    课内古文中有很多传诵千古的经典名句,这些名句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这些名句进行更深层的感悟和思考,仅仅能够背诵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怀有一份温情与敬意,更要在与古人的“对话”中,领略高尚的品格和傲岸的风骨。

    古文中有些名句如《论语七则》《劝学》等课文学生都能全文背诵,不过,除了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教师在平时的古文教学中,可以精心选择一些有深厚内涵的名句,例如《劝学》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州快哉亭记》中的“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论语七则》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换个例子,你前面已说这些学生能全文背诵了)等,对这些名句加以精讲,并推荐给学生诵读涵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结合“名句+阐释+事例+点评”的模式,经常进作文片段训练,由句到段,由段成篇,通过妙用经典名句,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组句构段的能力,丰富写作内涵,为作文增添文采,增强语言表现力。

    2.整合单元主题

    沪教版教材是以课文为基础,一般由四、五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如“传统美德”“山水喻哲理”“人与自然”等。教师可以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紧扣单元主题,精心选择课文中的古文素材,按主题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还可以联系初中教材中学过的经典古文进行补充,更可以跨越年级对教材篇目按照同一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再设计,指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例如要学生写一篇关于“刚正不阿”这个主题的作文,《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左忠毅公》中的左光斗,《苏武传》中的苏武,这三个历史人物可以归为一类。我们要写一篇关于“仁政”这一主题的文章,《孟子》中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正面论述,《过秦论》中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反面论述。又如“能言善辩”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列举“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说话艺术,《孟子二章》中孟子的论辩方法,还可以补充初中教材中的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紧扣单元主题,梳理课文的素材,只要做个有心人,只要善于系统性地积累、归纳和整合,教材中的素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感悟历史人物

    现在一些学生作文中的名人事例论证存在较大的问题,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句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观点。”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又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重记诵,轻理解”,“重灌输,轻感悟”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帮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是响应“新课标”号召、写好名人事例论证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不应当是晦涩的理论与空洞的教条,教师可以从历史人物发人深省的言论与可歌可泣的事迹入手,使“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在活色生香的生命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得到形象直观的呈现。

    选用教材古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作为议论文的素材,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概述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和相关事迹,而是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世界,感悟古人高尚的品格与美好的情怀。

    教材中的史传文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如《苏武传》中宁死不屈、捍卫民族尊严的苏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智勇双全、宽宏大度的蔺相如,勇武非凡、知错能改的廉颇等。这些史传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连接学生的心灵,教材学习与课堂活动本身就是帮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苏武传》后,我设计了以下作文片段的小练习:请结合课文《苏武传》,概括苏武的事迹,自选角度,提出鲜明的观点并展开论证。

    史传文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立足教材,适当拓展,由课内到课外,精心选择一些历史名人作为专题,在课内古文教材的基础上,课外补充一些阅读篇目,再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会让作文的说理更透彻,情感更真实。

    例如在完成《论语七则》的教学之后,我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北大李零教授的《丧家狗》等,这些名家的文化普及性著作颇具文采与哲思,如果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再用“读写并进,以读促写”的方式,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又如在讲完《赤壁赋》之后,我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康震教授的《康震评说苏东坡》等,这些课外篇目的引入,不仅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苏轼,感受苏轼丰富的心灵世界。在推荐课外篇目的同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乌台诗案”对苏轼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哪些因素造成苏轼在仕途上几番沉浮?为何苏轼历经坎坷却能拥有乐观旷达的心境?以下是学生的语段示例:

    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曾评价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我眼中,苏轼确实是一个乐观潇洒之人。

    历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依旧放浪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花甲之年,被贬惠州,即使身处蛮荒之地,苏轼仍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今我们品读苏轼其文其人,既为东坡坎坷的仕途所感叹,又被他洒脱旷达的情怀所感动。

    纵览东坡一生,几经宦海沉浮,可即使是在人生的最低谷,他依旧不为现实二屈服。正如林语堂所评价的那样,“苏轼的心中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谁也挡不了。”

    所谓乐观并非盲目自信,而是在逆境中不抱怨、不放弃,开拓人生新的领域,寻找人生新的彼岸。

    苏轼曾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啊,“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人要跨越多少磨难,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一个人要历经多少沧桑,才懂得珍惜生命难得的馈赠。这才是我心中对潇洒的真正定义,于寂灭后再生,于困境中进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语文“新课标”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发现课文中对学生有现实意义的、有思维弹性的问题。要找到课内古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心灵世界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例如在完成《诸子喻山水》的教学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写作的题目: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赞美水“不争”的美德,但也有人认为我们身处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中学生又正逢青春年少的时代,应该要“争”,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消极退让的态度,而儒家“见贤思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争”则是积极进取的态度。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样的问题意识出发各抒己见,并给出其他国学经典中的相关语段供学生参考,启发学生也调动自己对国学经典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言之成理地组织论据、进行论证。然后教师再深入讲解老子是在怎样的语境和角度提倡不争,这种不争具有怎样的内涵,儒家积极进取的态度可以和道家的“清静无为”形成互补。梳理好这些之后,再对学生的讨论加以点评,最后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样听说读写相结合、旧学新知相贯通、感性理性相融汇的方法能够与高中生具体化、感性化、体验化、现实化的认知模式相契合,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又如在《孟子二章》的教学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课堂辩论的题目: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而有些人认为要珍惜生命,最近教育部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这句话,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亮出观点并说出理由。

    在完成《师说》的教学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也有人认为“教师必须贤于弟子”,因为教师如果不贤于弟子,就会有误人子弟之嫌。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以上两则作文题目都属于看似矛盾,實则辩证统一的类型,这样的题目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更要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关注广阔的生活世界,关注丰富的心灵世界。

    以上列举的教学内容只是教材宝藏的冰山一角,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教材这座丰富的宝藏,使古文教学与议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妙用课内古文,读写结合,学思并进,学生的议论文功底一定会越来越扎实。

参考文献

    [1]范艳梅.阅读提升写作写作深化阅读——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探索[J].语文知识,2017,(11).

    [2]李钊.论高中《语文·阅读鉴赏》中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的

    张海忠摘 要: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学生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造成该现状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初中生在

  • 莫让网络虚假募捐透支爱心与善

    刘桂友 高培宣【导 ?语】点击、付款、转发……只需动动手指,你就可能为另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在朋友圈,为患病亲友筹款的网络求助信息,你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