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课更好的提高美术示范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邵洪阳

    摘 要:“微课”是现代教学的新型的产物,它作为课堂教学中针某个重难点环节而展开的精彩的视频媒介。微课是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通常在10分钟以内,集中展示一个小问题的小视频。在美术教学示范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关键词:微课 美术教学 示范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学是一门针对学生审视美和创造美的学科。而微课在美术教学的示范环节,能够更好的提高示范教学的有效性。美术中示范性实践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都是在黑板或者纸张上进行现场示范和讲解需要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环节。传统的示范占用时间长,示范环节不可重复,课下不利于复习和巩固,导致学生课上会画,课下难画的境况。利用微课示范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首先,微课具有可调节性,时间可以自己操作;其次,微课可循环播放,自由设定播放次数;微课可以共享,学生可以在方便的时间重复观看示范讲解过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在示范环节微课的制作中,一般通过以下几步完成:选择示范主题———示范语言编写——示范场景布置——示范拍摄——后期制作——观看反思。

    一、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我发现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绘画水平,但是传统的教学无法完成示范环节的预习,只能等待教师规范的讲解操作示范。所以我尝试建立学生微信群,把我的示范性微课在课前及时的上传到微信群中,让学生在课前空余的时间观看,达到胸有成竹的效果。

    二、节省时间,清晰呈现。

    在微课的制作上,教师要精练语言,清晰讲解,大大的缩短了示范环节的时间。因为课前多次观看了示范性的视频,学生已经胸有成竹,播放一遍后,学生即可创作,在学生创作期间,微课循环播放,有助于学习效率低的同学反复学习。

    三、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通过微课进行示范,可以通过微课的后期制作进行,音乐添加,动画添加,文字解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美术学习中去,强化美术技能,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观看视频,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空余时间就能改正微课示范中的不足。

    四、示范性微课资源可以复习巩固,讨论研究。

    示范课资源是一种循环的可再生的资源,能够促使学习效率低的学生,在方便的时间内多次重复的观看示范性的微课,学生可以在观看示范性的微课时讨论研究,分享想法,既解决了学生巩固上的难题,又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示范性微课的反思改进作出调整。

    五、示范性微课有助于二次的学习

    学生在课后往往不能及时的巩固所学习的绘画内容,导致后期的快速遗忘。传统教学黑板示范或者纸张示范只能在本堂课上起到效果,课后往往不能为每位学生留有示范的痕迹,所以导致了复习时没有示范过程参考,学生在创作中产生迷茫,无从下手。微课就能完美的解决以上的问题,首先微课保留了示范的全过程;其次微课便于观看,便于学生反复记忆;微课还支持随时暂停和播放,便于學生随时暂停思考和回想,有助于学生从短暂记忆到长久记忆的转换。

    六、示范性微课要系统化管理

    现在农村化的教学中,示范性的微课还在探索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只能对小部分课程进行的示范性微课进行录制,还有部分老师对示范性微课认识只停留在使用上,还达不到自己录制的程度,所以寻找示范性微课资源时成了难题,所以单位或个人应该把好的示范性微课资源上传到指定平台,进行课时型的模块化式管理,这样能使零散的示范性微课资源形成有条理的,庞大的微课信息资源库,学生和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筛选。我还建议采用校与校的联合数据库,这样既能补充数据量少的问题,又能实现同课异构相互发展,形成资源共存共享。

    结语

    当今教育已经迈入到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相比较传统的美术示范教学模式,微课示范教学模式占有很大的优势,也深受学生的喜欢,所以从美术教学的长远发展,我们更应该对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操作,让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育相结合,又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