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阅读,通过分层朗读,加深理解内容,结合出现的问题,探究内容。通过语文活动体验学习快乐,将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运用于学习中,达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提高文言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深奥难懂,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死角”,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文言文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商榷。
怎样在文言文阅读课上落实新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注释自主阅读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是课标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遗憾的是教师往往不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甚至出现学生只记教师课堂讲的内容,不看注释,更不查检工具书的情况。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要给予明确提示,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或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典故或成语,简介历史人物,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给与提示后,还要给学生明确要求:(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懂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是理解文意的基础。(2)熟读课文。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较多的时间读书,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初译出来,注意辨别注释中一般理解性信息和重要记忆性信息。自读过程中,在疑问点或重点处做不同的标记。在这个阶段允许学生在需要时看一些辅助的文言文翻译资料,学生通过和助读资料比较、分析、鉴别来解决问题。(4)有些内容可用故事形式复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这一环节是学习文言文的起点,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务必过好这一关,为后面的质疑解疑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分层诵读加深理解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每天听,每天说。文言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了,后世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当时的语言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文言和古人语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设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教师应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学习方式时,朗读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文言文的诵读,要读出层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文言文的诵读,除了用口,更强调要用心。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才会有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才会对现成结论有新的质疑。除了用心,更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体验性朗读、表演性朗读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诵读中吟咏品味,体验情感,发现问题。
三、让学生结合问题探究文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要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参照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就篇内的用词、用法、意蕴进行比照。如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两个“醉”字的意蕴来理解作者宴游西山前后的不同心态。一句是写宴游前“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批草而坐,倾壶而醉”。一句是写宴游后“引筋满酌,颓然而醉,不知日之入”。结合柳宗元被贬永州的遭遇和文章开头“自余为谬人”“恒惴栗”的陈述,可以看出前一句的“醉”是浇愁之醉,后一句的“醉”是游西山之时,作者认识到山的精神,“始得”人格化的西山,心胸开阔,心灵充实,渐为西山的美景所陶醉。通过两个“醉”字的比较,学生理解了柳宗元在贬滴生活中的复杂情绪。
结合问题探究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实践证明,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既能使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在借助注释初通文义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制课本剧,以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如教授《狼》时,发现《狼》的主题和单元导读中的“关爱动物”相悖。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引人“呼伦贝尔大草原由于野兔成灾,政府引狼入室,并警示牧民不许杀狼”的事例,让学生查阅资料,请教相关学科老师进行探究,并把各自的观点组织成文。举办班级辩论会。学生的辩论使课文和“关爱生命”的主题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落实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出具备深厚语言功底和高雅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
作者简介:刘君武,甘肃省陇西县紫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