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神奇的一天》:见证生存大美

    王志茹

    自然与时间,握取着掌中万物,用巨大的能量使万物从内在本质出发,抵达它们的生存本性。理性又从某个特定的时空位序的物质存在中,分离出凝聚着万物的生命智慧的美与善。随着近年来全人类对自然环境关注度的大幅提升,由英国导演理查德·戴尔执导,以“时间与生命”为主题的《地球:神奇的一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部纪录片以一天太阳的运行轨迹为主线,以交叉剪辑,碎片拼接的风格,展现万物生灵随着太阳出生、成长、壮大的历程。仅用数十分钟的时间就将人类的生存状态、地球的多元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宏大命题纠集在一起,展现了一天里五大洲动物的共同日常,见证38种珍稀动物的美好瞬间。

    任何生存都会成为一种极其独特的经历,人们总是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要求其有能力去对付新情况的境地,要求其将在这个世界里独一无二的行动带入新的生存体验。至此,生存不再是生存主体的客观行为,而是在论述从事行动的那个意念本身。当要对这个既具体又形而上的“生存”字样进行分析时,那些真实细微的行为与抽象的理念纠缠在一起,繁复而空洞的哲学思维与美妙的客观世界亦难解难分。大自然当中的每一种生存都包含着某种本质性的意义,都在将生存本质倾注在为自我存在而拼搏的行动当中。因此,每一个独特生存者,都是一口可知性的无底之井,在上帝的灵巧之手中,都具有非凡的美感与生存层面上的意义。于是,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唤醒,展现出地球生命的生存大美。

    一、 用“生存”禮赞生命万物

    纪录片是电影形式的一种,与拍摄普通电影不同的是,纪录片聚焦的不是表演与故事,而是自然与人类本身。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要呈现对某种事物的热情,要迫切倾诉那些涉及人类本身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或人物。1920年,“世界纪录片之父”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去北极拍了《北方的纳努克》,给全世界开拓出纪录片光辉的起点。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般的史诗影片。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片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沿用的拍摄风格。在辽阔而陌生的北极荒原,弗拉哈迪第一次把镜头从风俗猎奇转向长期跟踪一个普通的爱斯基摩家庭,表现对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爱斯基摩文化的尊重。弗拉哈迪是想通过《北方纳努克》表达这样的主题:大自然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而人类亦有着探索未知的巨大勇气、智慧与能量。

    也是本着这种对生命的热爱,2010年7月24日,美国纪录片导演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以“爱”和“恐惧”为主题,向全世界五大洲征集了4500多小时的自拍影片。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的人和事,共同演绎着不同人们的悲喜、失落与不幸,这来自五大洋七大洲的普通人物的万千创作,乘着8万多个趣味盎然的镜头,见证这时间巨囊里平凡而渺小的一日,最终汇成了纪录片《同一天的生活》。片中的一天短暂而平凡,但这一天又辽阔无边。镜头从地球的这一端摇到地球的另一端,有的人刚刚出生,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正在病痛之中,有的人拥有了幸福的爱情。黑夜与黎明交织,存在与消亡相接,欢乐与悲痛并存,传统与创新互置,存在着的种种个体,都在自我本性之中高扬存在的价值,并从创造性的灌溉中获取它们的群体发展方向。

    2017年7月公映的《地球:神奇的一天》又将生命关怀扩展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灵,让整个生物界的生存状态都成为观赏对象:幼小的斑马正在心惊胆战地试图过河,可爱的棕熊无法自己给自己挠痒痒而气急败坏,杀气腾腾的猫头鹰从天空俯冲而下捕捉一只毫无戒备心的巢鼠,巨大抹香鲸竖立着睡起午觉。当你正在乘坐地铁,遥远的北极却有一只白熊穿过冰原去寻找一顿午餐;当你正在电脑前工作,太平洋彼岸正有一只树懒游过河流去寻找爱情……认可这第二种时空的存在,心灵才会丰富,人类可以更坚强更高贵地活下去。为此,《地球:神奇的一天》拉开了宏大神奇的画卷:天空有飞鸟掠过、大地上有角马奔腾、长颈鹿用头颈奋力搏击、小海龟正在缓缓伏行。在昼夜交替中那一刻,朝阳升起,蜂鸟出行,海鬣蜥睁开睡眼,薮猫吐出舌头;随着太阳升高,树懒优雅划过水面,庞大的独角鲸跃出水面……一天之内,跟随太阳的脚步,可以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到最远的岛屿,从野外的丛林再到繁华的都市,这种不逊于电影特效镜头的画面,展现的是真实的生命故事,揭示的是自然界的惊人旅程。

    二、 所有生命皆为神圣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说过:“所有的生命,与我们一样,同有母子、同有血气、同有知觉、同有泪水,会觉痛、觉痒、觉生、觉死。”[1]对大自然的崇拜,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情感,对人类之外的动物的关怀与敬畏,也一直深植于人类的心中。然而,在地球雨林破坏与臭氧层耗尽的日趋严重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物种正遭逢绝种危险的关头,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人类对待自然世界态度的指数。然而要真正关爱这些生命时,人类才会发现,我们对它们究竟了解多少?就拿人类的远亲黑猩猩来说,在黄昏逐渐消散的光线下,那只独坐于深紫与火红柔色中的黑猩猩,是在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还是在忍受傍晚漫长孤寂的愁绪?亦或是这位人类的远亲,在它得到所需求的食物与水的要求满足之后,是否也会有一种心灵上的渴求?

    再看那些英勇的企鹅爸爸,因为上百万只企鹅拥挤在南极岛上,养育自己的后代就成了一项非常艰辛的事业。怀揣着维持家人生存的信念,企鹅爸爸似乎获得了智慧能量,它们每天都艰难地走过泥泞海滩,奋身跃入悬崖下的深海波涛,在浪花激流中攫取鱼类。还有那些刚刚破壳就面临着生存考验的小海鬣蜥,从它们脱离蛋壳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了母亲的庇护,为了逃脱群蛇的捕食,不得不用自己柔软的四肢在粗砺的沙石上拼命奔跑,给自己争取存在的机会。夜色褪去,太阳升起,新的一天悄然来临,雨林中各种发出荧光的小虫和真菌,都努力地用自己的能量去装点地球的每个角落,出现在镜头中的个个生灵都生机勃勃,都在以摇曳的美态参与到大自然的存在之中。

    仔细思考动物们所经历的许多苦难及伤害,以及它们所有过的人类无法分享的狂野及纯真,想想它们和你有着同样的生命躯体,有着活生生的欲望,走过和你一样的土地,呼吸和你一样的空气,承受和你一样灿烂的阳光,吸吮和你一样凉爽的雨滴……《地球:神奇的一天》用幽默、亲密、感性的电影话语讲述地球的奇迹,表达出这个星球上的生灵非凡的生存本领,艰辛的生存拼搏,以及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款款深情。说实话,在这些或大或小的生灵面前,人类显得多么狭隘、渺小与愚笨,因为动物在感知这个世界方面,在情感表白方面,其实一点也不比人类差。

    三、 生存需要铭记

    美国犹太作家辛格说过:“昨天消失了,昨天就成了一个故事,写故事的人就是要记住往事,记住昨天。”[2]当前,一个显著的事实就是,电子传媒正在以强悍的优势取代纸质传媒,图像影视正以全方位立体的视觉效果,渗透于记录历史的大过程中。当下的纪录片更是以最直接的记录风格,成为记住历史的清晰而有力的手段,并以崭新的电影技术与大银幕完美的呈现,提供了记录往昔的最大优势与可能。《地球:神奇的一天》以高分辨率所带来清晰逼真的画面,用八旋翼直升机的拍摄,完成从微观到转瞬即逝的跳跃,飞行幻影4kFlex摄像机以每秒800帧的速度拉长时间,低光摄影技术则看穿黑暗,捕捉技术代替摄影师去到更危险的地方,而超轻型相机和便携式的稳定系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官冲击。100多位队员的制作团队深入世界各地,横跨全球22个国家,历时142个拍摄日,又历经3年剪辑制作,从12300张DVD数据记录中,才剪辑出了熊猫、白头叶猴、树懒、海鬣蜥、独角鲸等38个珍稀物种的珍贵瞬间。

    在这种强大的科学技术之下,世界上最为罕见的、目前仅余800只左右的白头叶猴,首次在《地球:神奇的一天》中留下的珍贵画面:在落日余晖下,刚刚出生的猴宝宝在母亲的庇护下从悬崖间探出毛茸茸的头,偷看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身披姜黄色的明艳皮毛猴宝宝,在绿树红花有映衬下更加醒目,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全世界瞩目的一个瞬间,对于这只猴宝宝来说,这就是属于它的生命传奇。白头叶猴仅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区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地带中,在能见度低到连最近的山头也看不清的情况下,拍摄组等来难得的晴天,终于捕捉到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攀爬的白头叶猴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有了精湛的电影技术,远隔千里万里,越过近一世纪光阴的人们至今还能看到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北极跟踪拍摄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纳努克和勤劳快乐的家人,穿着手缝的动物的皮毛,乘坐着用海豹皮缝制的简易小船,住在用冰雪砌成的屋里,吃着新鲜的生海豹肉。影片展现的是人类在残酷环境中的生存原动力,以及人类顽强的生存意识。电影技术把原先无从接触和了解的世界铺展在“比河里的石子还要多的人们”面前,让公众对爱斯基摩人产生敬畏的同时,还直观地记录下人类祖先原始的采食方式、居住条件,和血淋淋的生存拼搏。羅伯特·弗拉哈迪“一斑窥豹”的记录,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生命史诗,更如同一部微缩的人类生存史。

    英国生态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时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减少71%。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已有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树虎、直隶猕猴、高鼻羚羊、普氏野马、台湾云豹等物种不复存在。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在地球上也永远消失。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6次生物大灭绝。

    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意味着单个生命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正是因为动物的灭绝,让人更感到记录历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地球:神奇的一天》在其宏大叙事体系之内,融入了细微美妙的个体叙事:大熊猫在做着鬼脸,浮游轻点着碧水飞行,独角鲸在破冰之后的遨游,蜜蜂为捍卫食物袭击蜂鸟。作为“讲述者”,地球上38个野生物种展现了它们平凡而又灿烂的一天,展现出地球养育生命的巨大价值。

    总之,地球是一颗非常幸运的星球,在这里上演的万千生命故事,都有理由被铭记与张扬。短暂的一天中,《地球:神奇的一天》让人类重新体认到所有的生命皆神圣的道理,在辽阔的视野下,人类越来越默认自己仅仅是地球的一个普通成员,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的好伙伴。只有这样,人类以及所有的地球生命,才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人类与万物和谐的新局面才能尽快重建。

    参考文献:

    [1]林清玄.红尘菩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104.

    [2](美)辛格.辛格短篇小说集[M].万紫,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38.

相关文章!
  • 扬琴现代音乐风格创作思路研究

    张新昊【摘 要】扬琴艺术的传入和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新的着力点,让我国现代扬琴音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实现了文化的不

  • 浅谈“情感”在中国古典舞身韵教

    欧阳文星摘 要:舞蹈,之于舞者而言跳的是什么,对于观众来说看的是什么?美国学者爱默生这样回答,一半是“平衡”,即通过渐变的、弯曲的身体

  • 高校水彩画教学中的水性材料语

    张军林峰摘要:当代水彩画艺术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适应当代水彩画语言发展的新面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