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唐艳红
[摘 要]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对外贸人才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可行的对策,以期为未来培养出更高质量的跨境人才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 键 词] 跨境电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35-01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
(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围绕着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业务,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对国际贸易术语熟知以及了解各类贸易规则。此外,跨境电商日常接触的是全球范围内的业务,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因此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前熟知各国的风俗、礼仪、习惯等,这样才能顺利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促成业务的完成。
(二)具备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
与客户通过外语进行沟通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主要工作模式,因此,扎实的外语功底和一口流利的口语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必要前提。尤其英语是国际化舞台上的必要交流工具,只有熟练地运用英语才能顺利地完成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推广、国际业务的沟通洽谈及后续跟踪服务等。
(三)跨境電商平台操作技能
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office软件的运用能力,还需要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整套操作包括跨境店铺注册、跨境商品选品、定价、刊登和发布、店铺优化、推广、订单处理、发货、收款等操作技能。
二、目前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贸专业是培养跨境人才的主要输出口,但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有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与函电等。这些课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以满足传统外贸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但是,对培养综合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保留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上,是无法培养具有跨境电商操作技能的新型外贸人才的。因为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需要具有在各种跨境电商操作平台上操作及网络营销的电商管理技能等。
(二)师资力量薄弱
跨境电商是新兴行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要理论知识扎实、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及跨境电商操作能力。我们高职院校教师很多都是从院校外贸或相关专业毕业,对新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掌握还不够充分,因此授课时难以真正培养学生跨境业务的工作能力。
(三)缺乏实践教学
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将理论知识投入实践中去,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繁荣发展,学校意识到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性,很多院校将之前的电子商务课程改为跨境电子商务,但也仅仅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实践平台进行B2B、B2C、C2C的实践经营操练,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要,但无法真正地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的实践能力。
三、未来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培养理念
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培养为专业度强、工作能力出色、综合素质高的三位一体综合性人才。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注重外语能力的提升,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开设还仅仅可以满足过去传统的国际业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跨境人才的培养与其在校期间课程息息相关。高职国贸专业应该优化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议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增加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英语、网络营销、PS技术等课程。加强和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利用其跨境电商平台为学生在学校提供跨境电商操作平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方面的需求,真正接触过跨境电商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高职国贸专业师资建设,应该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将骨干教师送出去培训跨境电商理论和操作知识,取得跨境电商资格证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派老师去企业实践至少半年,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外聘一些有相关行业经验的外贸行家,为学生定期开展一些实践指导课,设身处地地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学生在工作中如何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如何在有效时间内与各国客户顺利沟通等。
在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时期,高职院校通过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完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等方式,培养综合性新型外贸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桥艳.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城建学院国贸专业的个案分析[J].知识经济,2016(9):148-149.
[2]许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