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视角下甲午战争的教学设计

    陈 辉 葛 赛

    

    

    

    我国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目标,提出了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与未来社会要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①其中,“责任担当”核心要素的基本要点之一是国家认同,其重点内容包含: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这一核心素养所承载的理念与发展要求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充分体现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②因此,在课程新理念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针对国家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基于历史学科的本质,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

    本文将国家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以“海权”为课魂。19世纪中叶以来,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几乎同时开始了近代化的自救运动,清政府在“中体西用”旗帜下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而日本更是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迈入了近代化的大门。可以这样说,爆发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日近代化成效的一次检验。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和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及其后续发展,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惨遭空前劫掠,国势进一步衰弱,并直接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19世纪末对中国张开无情的血盆大口,实行全方位的侵略。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认真反思与检讨。初中历史课堂不乏对这场战争的剖析与解读,但长期以来,更多是从侵略与反侵略、武器装备落后、李鸿章保守避战等角度展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应该紧扣时代发展,在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同时,寻求教学立意的突破和深入。

    近年来,国家海洋权益频受挑战,来自海洋的威胁与我国日益增加的海外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国民的海洋意识亟待觉醒,对海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加强。

    本文所研讨的课例正是形成于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海权”视角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全新的解读,在翔实的史料支撑下达成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海洋意识和家国情怀。①之所以选取“海权”视角来设计《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主要是从历史和现实的两方面思考。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美国海军学院院长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版了《海权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和《海权对美国革命和法兰西帝国1793—1812年历史的影响》两部著作,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影响国家兴衰的战略高度,总结出海权理论,震动了整个世界。他而后进一步指出:“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对海权的运用便是海军战略”,②“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③事实上,几乎在马汉系统提出海权理论的同一时期,中日双方都在来自海洋的入侵危险面前做出了反应。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开始推行“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并先后组建了南洋、福建、北洋等三支近代化水师。但是,清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海洋的重要价值和控制海洋的意义,在起步建设近代海军时全然没有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来就未从国家需要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作建设和发展海军的通盘筹划,更没有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者综合考虑建设和发展海军。而作为中国近代海军海防事业的主要经办人,李鸿章的海军海防思想也没有能打上海权的印记。早在1872年,李鸿章就说过“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④可见,清政府并没有走向海洋的意识。

    相比清政府保守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日本所奉行的是完全近代的军事思想。在悉心向西方學习的基础上,对海洋的作用、海军的定位以及海上作战制海权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晰,确立了比较先进的海权思想,即以控制海洋为手段,实现国家强大,进而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思想。明治维新后,日本提出的口号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充满主动性和进攻性,融入了海权思想。此后,在近代海权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海军实施大规模扩军计划,建成了舰龄新、火力猛、航速快的海上劲旅,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甲午战争作战计划,其中第一步的核心构想便是夺取黄海、渤海制海权,控制海上交通线,为第二步和第三部控制朝鲜、攻陷北京奠定基础,鲜明地反映出日本控制海洋,进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海权思想。

    正是对海权思想不同的认识,清政府与日本在海军建设上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而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宣告了清政府海军战略的失败。历史事实证明,海权思想和海洋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其次,从现代意义上来讲,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他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的能力,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是一个国家跨洋联结大陆的能力和意志,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海洋空间的能力和影响力。⑤海权的意义相对以往有所扩大和延伸,更突显出海权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复杂,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频受挑战,既面临台海统一、岛礁争端、渔业油气资源争端等传统问题,更随着国家利益的延伸面临海盗威胁、海外撤侨等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国每年在海外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在1000亿美元以上,在海外的资产累计已超过5万亿美元,3万多家企业遍布世界各地,数百万外派工作人员和6000万华人华侨分布世界各个角落。中国的国家利益早已超越国界,跨越海洋,遍布世界各地,亟待增强海上力量。

    综上可见,无论从历史教训还是现实需求角度看,“海权思想”“海洋意识”都应该根植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国人海洋意识的严重缺位,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本课教学设计准备期间,曾对本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仅知道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不知道我国的国土还包含47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海洋意识的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缺位。作为基础教育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理应承担起唤醒学生海洋意识的重任,因而本课选用“海权”作为切入点。

    (一)问卷调查,掌握学情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对“海权”思想的认识程度,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教师针对“海权”这一概念对某校10个班44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示意如图1:

    

    调查结果显示:87.3%的学生不清楚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78.1%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国际海洋法公约》;有23.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海洋权益与国家命运的关系;94.7%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海权论及其鼻祖马汉;63.8%的学生不知道专属经济区,而在知道专属经济区的36.2%的学生中,仅有21%的学生知道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93.9%的学生不知道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以內的海域为领海。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初中学生海洋意识淡薄,海权思想缺位,对海权相关的名词、概念缺乏基本认识。由此可见,学生对“海权”的理解缺乏知识储备,因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权思想对甲午战争的影响是本课的一大难点。

    那么,既然学生完全理解海权这一学术概念有困难,能否将海权思想拆分,让他们了解其中一部分?比如分为“重视海洋”“增强海洋意识”“制海权很重要”“增强海军力量”几部分。从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来看,以海权切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重视海洋,进而达成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海权理论。因此,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抽象的海权理论深入浅出的表达,消除学生对陌生概念的畏惧感和距离感是可行的。

    与此同时,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史料分析对比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能深刻地揭露缺乏海权意识给甲午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剖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二)初中学生学习甲午战争史的认知分析

    八年级的初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个性突出、表现欲强但阅读量较少的特点,且对自主学习还不太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课提供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史料,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甲午战争史的积极性,并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意识。

    长期以来,学生所了解到的中国近代史,主要来源于一些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普遍认为甲午战争史就是“屈辱史”“失败史”,原因在于对甲午战争缺乏深入的了解。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多年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及由此对中日两国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确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家国情怀”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一)巧设问题——海洋意识,导入新课

    对于本课的导入,笔者将海权视角和“甲午战争120周年祭”与课程内容紧密连接,设计了教学问题,顺利导入新课。

    提问:当今中国有多大?

    学生:960万平方公里。

    呈现两幅地图,一幅为传统的将南海缩小比例呈现的中国地图,一幅为最新出版的竖版中国地图,图中第一次将南海与陆地同比例进行呈现。海洋和陆地领土对比明显。

    我们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不仅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47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正是由于当年的中国没有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没有重视对海疆的保卫,给国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从学情出发,考察学生潜意识里对中国国家领土主权的认识。由此,引起学生对甲午战争已有认知的反思,为后文讲述做铺垫。

    (二)对比分析——以海守陆,埋下祸根

    材料1:【世界地图】陆地海洋面积比为3:7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西塞罗

    材料2:“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李鸿章

    “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安托万民之亲笔诏书》

    提问:材料2反映了清政府筹建水师的目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中国自古以来为重视塞防的国家,自“西学东渐”之后才开始有海防的观念,而学生通过对比中日筹建海军的目的,可以发现,清政府筹建海军不是为了走向海洋,而是基于塞防的海防。而日本则恰恰相反,希望通过海洋拓展疆土,中日两国之间的海上较量,从海军建立之初就已经展开,由此引入甲午战争,并为后文讲述甲午战败做铺垫。

    1894年,清政府的藩属国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无力镇压,遂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日本便趁机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向朝鲜派兵,1894年6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八千余人在仁川登陆,随后不断增兵。日本开战迹象已经极其明显,然而,清政府为了给慈禧太后过60大寿,一味避战保和,没有积极做好战争准备。7月25日,日军在丰岛海域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

    (三)历史感知——海军力量,主导战争

    提问:“假如你是北洋水师提督,目前你即将和日本联合舰队遭遇,你认为影响海战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舰艇数量、舰艇大小、火炮数量、舰艇航速、指挥官素质,等等。

    提问:从表1的数据分析,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谁的实力更强呢?

    学生:日本联合舰队更强,从吨位和航速还有火炮完胜北洋水师。

    学生:各有千秋,日本虽然有速射火炮,但是北洋水师有傲视亚洲的7000吨铁甲巨舰。而且,从指挥官素质来看,北洋水师并不弱。

    材料3:《大东沟海战》视频。

    大东沟一役,北洋水师伤亡惨重,5舰沉没,4舰重伤。但我们主力尚存,还有着令日军畏惧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巨舰。我们还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至少,日本舰队不敢在中国海域肆意妄为。然而,这一仗却打怕了李鸿章,这位北洋水师最高长官没有意识到制海权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严令北洋水师“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无奈之下,北洋舰队只能龟缩在威海卫军港里,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与了日本舰队。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却令老谋深算的李鸿章始料未及。

    

    夺取制海权之后的日本就再无后顾之忧,随即占领朝鲜全境。此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境内,清军江防全线崩溃。同日,另一部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11月22日攻陷旅顺军港,这一日,旅顺成为了人间地狱。全城2万余人,仅36人因搬运尸体幸免于难,其余悉数被日军屠杀。其残暴行径,令世人发指!次年2月,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在日军的围攻下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弹尽粮绝,自杀殉国。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通过讨论、数据对比、战争视频等材料,让学生感知影响海战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之后“黄海海战清军战败”内容做铺垫。清政府在“塞防”思想下组建的海军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整体战斗力远不如国家海权战略建设下的日本联合舰队,从而引发学生对北洋水师战败原因的思考。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后,首先能夠依靠真实的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实,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掌握因果关系。

    (四)史料梳理——海权思想,揭示败因

    材料4:“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对海权的运用便是海军战略”。

    ——马汉:《海军战略》

    材料5:“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884年4月中法马江一战,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战争刚结束,光绪皇帝就郑重颁布了“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上谕。随即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宣告成立,海军成为国家重要的经制军种之一。1888年秋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它拥有铁甲巨舰(具有今天航空母舰的地位)2艘、巡洋舰8艘和炮舰等10余艘,总吨位超过4万。

    ——《海权与近代中国历史命运》

    材料6:“是战胜负之分,决于舰炮之灵顿。未战之先,‘定‘镇两舰曾请购配克鹿卜快炮十二尊,以备制敌。部议以孝钦太后祝嘏(指向慈禧祝寿)用款多,力有不逮而未果。”

    ——池仲祐:《海军纪实》

    “战争爆发后,清朝政策并不曾切实统筹全局,南洋、福建、广东三支南方舰队之于北洋战事如隔岸观火,拒不增援……”

    ——郭世佑:《甲午中国战败琐议》

    提问:结合史料思考,在清政府全力筹建海军的情况下,为什么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还是全军覆没?

    设计意图: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辨析,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问题。

    清政府始终局限于对列强炮舰的本能反应,是消极的海防观念,是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短视的海军建设。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不可谓“兵不强,马不壮”,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不可谓作战不英勇。但不幸的是,北洋舰队在战争中却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军覆灭于威海刘公岛,彻底铸成清政府的败局。中日两国对海权的认识和利用程度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战争最终的胜负结局。

    (五)数字提炼——海疆无防,割地赔款

    甲午战争失败,晚清政府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惨遭空前劫掠,国势进一步衰弱,并由此直接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19世纪末对中国张开无情的血盆大口,实行全方位的侵略。

    提问: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历史教科书,制作《马关条约》历史资料牌。

    材料7:割地:461——《马关条约》割让包括台湾岛在内的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日本,这相当于《南京条约》割让土地面积的461倍!

    赔款:3、4.6、80%——《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日本1894年财政支出的4.6倍!这意味着,这笔钱为当时只有4000万人口的日本提供了近代化所需的所有资金,使其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而另一方面,日本将这笔钱的80%用于军事扩张,为之后的侵华战争增强了实力。中日双方的国运由此转折。

    提问:有观点认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材料8试作分析。

    设计意图: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的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而前所未有的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力,这意味着日本商品可以在中国生产且避开关税,进而以低廉的价格冲击我国的民族产业。更为严重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早已对中国垂涎欲滴的西方列强,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带给我们的是:民族危机——加剧;殖民掠夺——升级;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因此,对于甲午战败所签订的《马关条约》的解读,是学生能够真正感知甲午战争对中日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在本节中,教师将对《马关条约》逐条分析,以数字解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在缺乏“海权思想”下的这场战争留给国人的剜心之痛。

    (六)遥祭英烈——走向海洋,使命担当

    海洋意识的缺位,让中国付出了太过惨痛的代价。此刻,对于这场战争,我们也许还能记起曾经有一位英雄叫邓世昌,眼前还能依稀浮现出致远舰在“撞沉吉野”的怒吼中中弹沉没。然而,我们还能浮现出和他一同奋战海疆,与舰同沉的那一群水师官兵吗?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我们真的铭记于心吗?

    活动:写“漂流瓶”纪念甲午海战将士。

    设计意图:借此活动培养学生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

    120年前的国人没有走向海洋的意愿,战败求和。今天,华夏虽大,面对海洋,我们已经无路可退。通过罗列史实,再次点明本课的立意主题——“海洋意识”这一课魂,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将“海洋意识”“海权思想”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及其国家认同。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例从海洋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统编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甲午战争,以“海权”为课魂贯穿整个历史课堂,紧扣时事热点内容,利用大量真实历史照片和最新的海权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通过大量中日实力对比数据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教授其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在突破本课难点问题上,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漂流瓶、历史资料铭牌等学生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生为本”的理念,而且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实效性,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促使家国情怀素养目标的达成。

    【作者简介】陈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赛,成都市锦城第一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在国会的活动与美国1946

    摘 要 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大多认为在战后要对原子能进行文官控制,才能确保科学自由,并为实现原子能国际控制提供国内立法基础。在

  • 修女还俗的典范

    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内容之一的宗教改革,修道院改革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修道院关闭、教产被用作济贫、僧侣结婚和还俗运动的开始,让

  • 初中“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诠

    部编初中教材第18、19、20課讲述清朝政治经济,在频频使用“前期”概念中又出现“中期”,因此首先要注意“前期”“中期”的时段划分。郑天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