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热闹走向沉寂的历史阅读

    赵运仕

    历史阅读由热闹走向沉寂,其实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当阅读作为精神享乐而渐趋庸俗化,当出版作为一种文化而渐趋商业化,出版事业就远离了伟大与崇高,就失去了传承文明的意义,最终也就远离了读书市场。

    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访谈》名噪一时之后, 历史阅读类作品成为这几年出版界的重要根据地,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品评历史人物,如《晚清有个李鸿章》《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等;二是叙述朝代史,如《明朝那些事儿》《孟宪实讲唐史》等;三是赏读历史经典著作,如易中天《品三国》、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这些历史阅读类作品,在传统出版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曾风靡一时,撑起出版业的半壁江山,似乎为大众阅读指明了一个方向,为畅销书描绘了一个蓝图。《明朝那些事儿》更为是图书市场开启一个讲故事的范式——“××的那些事儿”,备受各作者、出版社所模仿。在《百家讲坛》远离我们的视线之时,回过头来看看探求历史阅读为何成为出版的热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开放的历史意识撩拨起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欲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禁锢我们历史意识的藩篱慢慢地被拆除,我们迫切地想了解历史。我们知道,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历史,它比教科书上的历史要生动丰富得多,一个人物,他不是非黑即白,一个事件,也不是非此即彼。这种单一的历史意识的被破除,让我们有兴趣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去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比如李鸿章,过去是用一个卖国贼的标签对其盖棺定论,但现在我们要追问:李鸿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这些都是读者们迫切想了解的内容。再如国民党抗战,过去我们不敢也不愿提起这方面的史实,但现在我们可以直面审视。思想解放了,我们就有了重新阅读的欲望。有了重新阅读的欲望,我们就要努力寻找并打开阅读的渠道。可以说,开放的历史意识,是历史阅读成为热点的思想基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思想基础,历史就只能是乏人问津的“故纸堆”,即使偶有碰触,也是小心翼翼的。

    第二,发达的电子媒介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历史与表达历史的空间。

    电视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电子媒介,借助于电视,历史阅读走进了千家万户,即使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电视的可视可听,也能帮助他们“听”历史,了解历史事实。讲到电视,自然要讲到中央电视台,讲到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以其地位与品位,对历史阅读起到了强力推进的作用,从品三国到读论语,从秦始皇到武则天,从大汉到清朝,它的内容以历史阅读为主,而且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所以,《百家讲坛》迅速奠定其雅俗共赏的品牌地位。网络是大众最喜爱的一种电子媒介,借助于网络,一些囿于传统出版而没有话语权的人,找到了表达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水平高低的限制,它接纳每一个利用它的人,无限大;这个空间没有发言权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充满民主。所以,网络文学大军迅速壮大,网络文学迅速崛起,无数的人在这里表达自己曾经无法表达的关于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主张,哪怕是孤芳自赏,也找到了一种宣泄的快感。很多历史阅读的作品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沿着网络出版到传统出版的路子。《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最成功的范例。而它示范性的影响,使历史阅读迅速占领了各大网站的论坛,单以天涯论坛而言,历史类的作品占到了80%以上。

    第三,“讲”历史的形式让历史走近读者。

    在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社会,除了历史研究者,很少有读者愿意花大力气去啃读历史,今天看来很生涩的语言,让读者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敬畏感。历史与现代之间本身是有隔膜的,语言是其形式上的隔膜。当用“讲”的形式来呈现历史的时候,历史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读者更愿意接受经过加工后看起来很通俗的历史,既解决了语言上的障碍,又可以满足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道德经》,想读懂它而不得入其门者,数不胜数,原因就在于它的语言形式。当电视上以白话的形式面对大众进行解读,对不得入其门者而言,这无疑就是福音。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市场,各电视台纷纷开设历史讲坛,各网站纷纷开辟历史论坛,历史阅读可谓兴盛一时。

    但历史阅读的热闹很快归于沉寂,它没有成为一种持续的文化现象。当《明朝那些事儿》旋风过后,其他“××的那些事儿”的跟风之作,再也不能调动起读者的兴趣;《百家讲坛》在“易中天”热、“于丹”热之后,收视下降,相关出版物再难突破百万册的销量大关。为什么会由盛而衰呢?是历史的意义不再吸引人了吗?是传统文化失去自信了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历史是什么缺乏严肃科学的态度。历史是什么?对历史阅读创作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就是说,应该有一种正确的历史观指导历史阅读。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们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对历史的认识非常随意,或者说他们本来就不准备写真实的历史,写真实历史的意义,而只是戏说或胡说。对历史没有是非标准,那么历史阅读的创作自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把写历史作为一种表达的捷径,作为一种快速成功甚至成名的捷径,历史阅读的平台迅速增多,历史阅读的创作队伍迅速膨胀。因为这太容易了,不需要任何钻研与发现,不需要历史与现实视野,只要找几本史书,把相关内容拼拼凑凑的,用今天的语言把它讲或写出来,一本书就完成了。今天你写了一本《历史上的改革者》,明天他就会完成一本《历史上的大太监》,后天我也会写一本《历史上的宫廷政变》。所以,《百家讲坛》之后,省市级的各种讲坛数不胜数,一些专家学者使出浑身解数,中央电视台不行就省卫视,省卫视不行就地市台,若是地市台不行就到县里的文化大讲坛,反正能混个脸熟就行。

    历史阅读的真正目的被抛之脑后,肤浅的哗众取宠的作品到处泛滥。有一位作者写了一本《水浒传人名密码》,声称找到了解读《水浒传》的钥匙。他这样解读史进:为什么一百零八将中首先出场的是史进?这表明了作者的历史观:史进,史进,历史在前进。这种牵强附会的东西,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呢?其结局就是被读者抛弃。这种轻佻的态度还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很多作者不在内容上下工夫,只在“讲”上下工夫,不求甚解,信口开河,油腔滑调,典型的表现如:对古今职务的胡乱对比,指桑骂槐式的影射;对男女关系的低级想象,为夺人眼球而不吝笔墨。好像很口语化,很贴近生活,实际却是低俗化,是对口语化的亵渎。这必然让读者感到厌烦。

    历史阅读由热闹走向沉寂,其实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当阅读作为精神享乐而渐趋庸俗化,当出版作为一种文化而渐趋商业化,出版事业就远离了伟大与崇高,就失去了传承文明的意义,最终也就远离了读书市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