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自主多一份杰出
黄燕
自主性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体验,将“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包揽学生的工作,但也不是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的探究,老师是整个内容学习的指导者,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将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本文以《大气压强》为实例探讨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谈自主学习在具体实施中的建议与策略.
初中生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大气压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由于物体各个面都受到大气压力,互相平衡,所以大气压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所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学生自己能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给学生亲近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喜爱整个教学过程.
1巧引入,自主体验
教师出示一个空矿泉水瓶,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不用力捏,就能把这个空矿泉水瓶变瘪. 学生纷纷表示怀疑,都翘首以待,教师用大号的注射器在瓶盖上戳出一个洞,然后向外抽气,立即看到矿泉水瓶瘪了.令人可喜的是,学生立即对着自己的矿泉水瓶口吸气,“人工抽气筒”也实现了瓶子变瘪,学生开心极了.“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这样的巧妙设疑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简单的魔术中体会了这位隐形的搭档——大气压的存在.然后学生利用所给器材,如小试管、装了水的烧杯、纸片、吸盘等,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亲身体验一下大气压的存在.如有些同学做覆杯实验,将小试管装满水,盖上纸片,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水不会流出来;有的同学将塑料吸盘按在教室瓷砖上;有的同桌两人用两只塑料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对拉,体会大气压的神态力量.
这些自主实验很好地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压的巨大,在自主体验中使学生获得强烈地感受冲击.所以新课引入,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今天新课知识的探究中去.引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千奇百怪的物理现象、新鲜有趣的小实验、生动好玩的趣味故事、众人皆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只要巧妙引入,都可以为本堂课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心情好、思维快、掌握牢.所以充分领悟教材,生动引入,给学生适时的“刺激”,学生会很快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2妙设问,自主分析
设计估测大气压的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首先引导学生从学过的压强定义思考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中引导学生解决三个问题来完成实验设计.
师:问题1,注射器的活塞处于大气中,两面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互相平衡所以表现不出来,如何让大气压的作用凸显出来?
学生讨论,从前面做的空矿泉水瓶实验以及覆杯实验中获得经验,只要将注射器空腔里的气体排出.学生分析总结具体做法:推动活塞、排尽空气、封住小孔,让活塞与外界大气隔绝.
师:问题2,如何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突破难点1:鉴于初中生的水平,忽略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学生用手堵住注射器小孔,用力拉动,引导学生,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F大气.[HJ]
师:问题3,如何测量活塞的受力面积?
学生分析讨论,活塞的受力面积也就是活塞的横截面积.
突破难点2: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测量活塞直径就好了,同学们自主分析、探索,有的尝试利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比如借助三角板将活塞卡住,把直径D转移到刻度尺上,算出S,也可以利用棉线测周长,算出S等等.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巧妙,活学活用.请大家再观察一下注射器上的刻度,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测量活塞的横截面积.
学生恍然大悟,注射器上有刻度,如2 mL就是注射器的容积V,测出全部刻度的长度L,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L.
在本实验的设计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是他们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在深入思考中,逐步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给学生一个平台,肯定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使学生思路开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感受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更愿意主动参与,积极的思考,学生自主构建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避免了教师的机械灌输,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勤整理,自主实践
学生自主整理出实验器材:容积为2 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总结如图1所示的实验步骤:
(1)推动活塞排尽空气、封住小孔与外界隔绝.
(2)水平慢拉注射器筒、活塞开始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测全部刻度长度L、用注射器容积V算出活塞面积S=V/L.
(4)由p=F/S,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整理中得到测大气压的方法,若是我们教师直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完,结果是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虽然避免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看似节省了不少的教学时间,实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囫囵吞枣的状态,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难点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在有序推进中指导学生,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宝贵的经验.在学生实验中,自主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实验的同时,[JP2]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养成习惯保存好第一手实验资料.
4善总结,自主反思
师:大家测算出来的大气压的值和标准值比较,出现偏小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呢?
生:筒内空气没排尽.
师:测量结果有可能会偏大吗?
生:活塞和筒壁之间有摩擦,会导致测出的力偏大,结果压强会偏大.
师:那么应如何改进实验?空气没完全排尽,如何改进?
生:注射器吸入少量水,将活塞推至底端,当注射器小孔充满水,再用橡皮帽封住小孔.
师: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较大,如何改进?
生:[JP2]添加润滑油不仅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加强气密性.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反思.我们成功测出了大气压,肯定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和能力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别,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在反思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敢于质疑,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从如何改进实验的思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使经验得到升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对培养未来的创新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创造性的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分析、自主实践、自主反思,如果一个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再让其创新和实践才会更富有成效.
自主性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体验,将“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包揽学生的工作,但也不是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的探究,老师是整个内容学习的指导者,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将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本文以《大气压强》为实例探讨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谈自主学习在具体实施中的建议与策略.
初中生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大气压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由于物体各个面都受到大气压力,互相平衡,所以大气压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所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学生自己能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给学生亲近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喜爱整个教学过程.
1巧引入,自主体验
教师出示一个空矿泉水瓶,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不用力捏,就能把这个空矿泉水瓶变瘪. 学生纷纷表示怀疑,都翘首以待,教师用大号的注射器在瓶盖上戳出一个洞,然后向外抽气,立即看到矿泉水瓶瘪了.令人可喜的是,学生立即对着自己的矿泉水瓶口吸气,“人工抽气筒”也实现了瓶子变瘪,学生开心极了.“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这样的巧妙设疑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简单的魔术中体会了这位隐形的搭档——大气压的存在.然后学生利用所给器材,如小试管、装了水的烧杯、纸片、吸盘等,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亲身体验一下大气压的存在.如有些同学做覆杯实验,将小试管装满水,盖上纸片,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水不会流出来;有的同学将塑料吸盘按在教室瓷砖上;有的同桌两人用两只塑料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对拉,体会大气压的神态力量.
这些自主实验很好地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压的巨大,在自主体验中使学生获得强烈地感受冲击.所以新课引入,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今天新课知识的探究中去.引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千奇百怪的物理现象、新鲜有趣的小实验、生动好玩的趣味故事、众人皆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只要巧妙引入,都可以为本堂课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心情好、思维快、掌握牢.所以充分领悟教材,生动引入,给学生适时的“刺激”,学生会很快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2妙设问,自主分析
设计估测大气压的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首先引导学生从学过的压强定义思考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中引导学生解决三个问题来完成实验设计.
师:问题1,注射器的活塞处于大气中,两面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互相平衡所以表现不出来,如何让大气压的作用凸显出来?
学生讨论,从前面做的空矿泉水瓶实验以及覆杯实验中获得经验,只要将注射器空腔里的气体排出.学生分析总结具体做法:推动活塞、排尽空气、封住小孔,让活塞与外界大气隔绝.
师:问题2,如何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突破难点1:鉴于初中生的水平,忽略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学生用手堵住注射器小孔,用力拉动,引导学生,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F大气.[HJ]
师:问题3,如何测量活塞的受力面积?
学生分析讨论,活塞的受力面积也就是活塞的横截面积.
突破难点2: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测量活塞直径就好了,同学们自主分析、探索,有的尝试利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比如借助三角板将活塞卡住,把直径D转移到刻度尺上,算出S,也可以利用棉线测周长,算出S等等.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巧妙,活学活用.请大家再观察一下注射器上的刻度,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测量活塞的横截面积.
学生恍然大悟,注射器上有刻度,如2 mL就是注射器的容积V,测出全部刻度的长度L,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L.
在本实验的设计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是他们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在深入思考中,逐步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给学生一个平台,肯定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使学生思路开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感受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更愿意主动参与,积极的思考,学生自主构建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避免了教师的机械灌输,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勤整理,自主实践
学生自主整理出实验器材:容积为2 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总结如图1所示的实验步骤:
(1)推动活塞排尽空气、封住小孔与外界隔绝.
(2)水平慢拉注射器筒、活塞开始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测全部刻度长度L、用注射器容积V算出活塞面积S=V/L.
(4)由p=F/S,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整理中得到测大气压的方法,若是我们教师直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完,结果是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虽然避免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看似节省了不少的教学时间,实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囫囵吞枣的状态,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难点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在有序推进中指导学生,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宝贵的经验.在学生实验中,自主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实验的同时,[JP2]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养成习惯保存好第一手实验资料.
4善总结,自主反思
师:大家测算出来的大气压的值和标准值比较,出现偏小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呢?
生:筒内空气没排尽.
师:测量结果有可能会偏大吗?
生:活塞和筒壁之间有摩擦,会导致测出的力偏大,结果压强会偏大.
师:那么应如何改进实验?空气没完全排尽,如何改进?
生:注射器吸入少量水,将活塞推至底端,当注射器小孔充满水,再用橡皮帽封住小孔.
师: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较大,如何改进?
生:[JP2]添加润滑油不仅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加强气密性.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反思.我们成功测出了大气压,肯定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和能力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别,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在反思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敢于质疑,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从如何改进实验的思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使经验得到升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对培养未来的创新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创造性的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分析、自主实践、自主反思,如果一个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再让其创新和实践才会更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