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

    摘要

    当今社会崇尚“终身学习”,学习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面对的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广阔、丰富。而到底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是高效的,成为教育学家研究的重点,学习理论也不断更新发展。建构主义是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哲学的一个流派,对学习与教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学科都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尝试对传统学习与教学进行有益的创新,音乐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建构主义理论中有许多观点适用于音乐教学实践。本文聚焦于钢琴教育领域,对建构主义理论在钢琴教育中的运用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钢琴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148-02

    收稿日期2019-07-04

    作者简介(陆美光(1994—),女,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01)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师与学生应该结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世界的客观表述,学习绝不是单向的灌输,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应当发挥协助与引导的作用。因此,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学习是学习者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索和协商合作,从而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主动学习,对教育者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和吸引力。有极端的学习理论质疑教师存在的意义,提出“如果学习是学习者自己面对广博知识的积极探索,还需要教师吗”的言论。我认为所谓教学,始终是教与学的循环互动,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观并不是挑战教师的地位,只是对学习模式转变的尝试。教师应该对学习设计做积极的探索,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完善地学习,教师的角色像是一名睿智的“幕后推手”,不遗余力地协助学生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绝不是极端者眼中断章取义的“解放教师、解散课堂”。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可行性

    为什么说建构主义适用于钢琴教学呢?是由于钢琴学习更为特殊,通常学生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面临“回课”,“回课”的质量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如何教固然重要,但课后学生如何正确掌握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却是充满未知数的。学生如何练习才是高效的,面对一首音乐作品的学习步骤应该如何安排,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学琴进度。钢琴教师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钢琴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所在。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的关键。钢琴教学长久以来都是教师拥有绝对话语权,这也与我国自古以来的尊师重道息息相关,而其实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所常见的钢琴教学课堂往往由教师主导,学习什么曲目全权由教师布置;作曲家、创作背景、时代风格统统由教师讲授;演奏技巧完全由教师示范;甚至音乐情感表达也听从教师的讲解……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学生,我们又怎么能指望他有非凡的想象力和绝佳的创造力呢?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己的学习,师生关系应该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教授知识,而应该思考怎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学会学习意味着学习者自己了解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按照学习步骤有序进行学习;并且实时监控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评价、不断调整学习安排;最终按时并优秀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积极地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这样一个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当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观念。

    在具体的钢琴课堂,首先学习者应当主动做好预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绝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在指定时期、指定体裁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曲目;鼓励学生在演奏曲目之前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查询学习作曲家、创作背景、时代风格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角度科学的分析作品;发散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考虑恰当的音乐情感表达。

    (二)强调合作学习

    我们常见的钢琴课堂多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这样的模式难免枯燥乏味。现代社会提倡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更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意想不到的灵感。

    钢琴课堂其实可以借鉴大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公开教学的形式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并且多者受益。在钢琴课堂上采取观摩式教学,即在并不改变一对一的教授形式的情况下,让多个学生在一旁聆听,广泛进行讨论、评价。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学习者当众演奏的心理素质,受到来自观摩者评价的启发;并且也让观摩者在自己没有学习过这首作品的情况下快速了解学习这首作品;同時教师也让多个学生同时学习了教学中相通的知识技能……钢琴作品浩如星河,艺术永无止境,如果只靠一己之力永远无法掌握更多的作品,而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取得显而易见的高效学习成果。

    (三)因材施教

    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弥补短板、发挥优势应当是教学的突破点。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清楚不同学生的问题所在,教学方法必须科学化、系统化、有效化,像医生一样为他们诊断“病情”、查找“病因”、开出处方、实时监控。

    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水平:一种叫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叫作最近发展区,这个儿童独立完成任务所表现出的水平和在同伴或者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是水平之间的差异区间。在实际教学中,确定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要促使学生不断进步,而这种进步不能“拔高”亦不能“低估”,那么找准最合适的进步区域才是关键。

    钢琴教学中,通常面临考级或者升学的学生有在较短时间内渴望获得较快提升的诉求,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首先钢琴教师应该对学生现有的钢琴水平充分了解,包括该学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突破瓶颈达到上一个层次的标准。而目前我国的考级与升学考试或多或少都存在“拔高”的现象,许多考生不仅自身基础不够牢固还抱着急于求成的心理,这种浮躁的状态对于钢琴学习百害无一利。作为钢琴教师,要比学生更有耐心,就像盖房子打地基的道理,基础练习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通过扎实的基础训练能够达到的程度做出合理预估,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突破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建构性的钢琴教学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可以创设的,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设计有利于教学实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钢琴教学可以采用各种丰富的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方式都可以运用起来。比如钢琴学生普遍存在的舞台紧张心理,封闭的一对一教学课堂显然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舞台感,教师就应该多为他们提供“曝光率”的机会,包括前面提到的观摩式的课堂教学与大师课形式,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音乐会等需要面向观众表演的机会,相信这些学习形式对于舞台紧张心理的克服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在学习一首作品时,如果直接从乐谱入手,学生往往不能对音乐背景和时代风格有清晰感知,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必然是缺乏艺术表现力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信息资源查询作品背景知识、观看电影纪录片、聆听大师录音等方式提前了解作品。相信经过这些提前所做的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轻松许多。

    (五)建构性的钢琴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地位不容小觑,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不同于终极化的评价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及时性的评价。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才能不断改进优化。

    钢琴作为声音的艺术是瞬时性的,它不像画作可以固定,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瞬时性,让肌肉和认知系统能够记住“正确的感觉”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演奏做出评价,并且监督其在当下多次练习,以确保学生彻底掌握。在这种不断进行的反馈和评价中,教学效果可以获得可见的提高。

    结语

    钢琴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显得很特殊,这体现在它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多个方面。而钢琴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师的主导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理想,都亟待解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内含的很多理念都非常适用于鋼琴教学反思和运用,效果是明显的、可持续的。

    注释: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6.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

    (责任编辑:崔晓光))

相关文章!
  • 探源景观电视剧美学特征以及反

    周晖晖+徐世超一、 景观电视剧的由来近年来,电视剧“景观化”已成为一种业内趋势,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类型,看似陌生的定义,实则从电影创

  • 简论中国古典戏法生态建设

    夏冬【摘 要】中国古典戏法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戏法的文化品格、美学建构及表演

  • 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那座山、那座庙和那里发生的轶事……话说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有一座千年古刹——云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