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在每一堂课中
袁 彬
【摘 要】要实践我们的教育理想,就得实实在在上好每一堂课,例如:下放教材的选用权、巧用学生的质疑、捕捉教学设计灵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使预设教学变成动态的生成教学等,争取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材 阅读 生成教学 教学设计
现时语文教学处境困难,语文难教,已是不争的事实。余漪老师在《首届长三角中学语文教研论坛上的发言》中说:“语文非常难教”,“受到课改挑战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因为不上课的人可以说空话,上课的人是没办法回避的,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做。”何谓“实实在在地去做”?就是一堂课一堂课地去做,在课堂这块属于我们的小天地里,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实践我们的教育理想。
下面仅以我的一次教学经历来谈谈我的做法和思考。
一、下放教材选用权,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
粤教版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有三篇参考阅读篇目:朱光潜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以及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编者建议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或者自行挑选其他更合适的文章来进行阅读。
如何选择和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自我呢?我想只有了解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才能作出理想的教学设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作者是在校大学生。文章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对人生、对学习、对升学等问题的思考,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思考深刻且不乏哲理性。我想这篇文章应该能抓住学生阅读的眼球,尤其是刚升上高中,对未来满怀憧憬的高一学生。因此这篇文章是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我很重要》,毕淑敏的这一声呐喊足以让学生感到震撼,相信这篇个性十足的文章也能够帮助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根据以上分析,我先准备了这两篇课文。但到底选用哪几篇文章,先讲哪篇,我决定还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设计既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又对他们提出了阅读的要求:只有提前看完本单元中的三篇文章,才能作出选择;只有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才能对文本做出价值判断。
教材选用权的下放,意味着学生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
二、巧用学生的质疑,使预设教学变成动态的生成教学
上课伊始,我提问学生,他们首选《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其次《我很重要》,大家一致要求从他们最喜欢的文章讲起。于是我让他们谈谈喜欢《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理由。我想,学生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就是课堂的最佳切入点。学生发言踊跃,一切皆在预设中。
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篇文章有问题,除了最后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与题目一致,其他的内容跟题目没有关系,而且感觉文章没有写完。”此语一出,不仅全班哗然,我也颇感意外。但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激发学生思考,深入文本阅读的好机会,不可放过。在肯定了他敢于怀疑的精神后,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是否文不对题。首先从题目入手,把握关键词——“美丽而羞涩”,然后思考:为什么“我”的北大梦是“美丽而羞涩”的?很快,学生从文章前面几个小标题下的内容中找到了答案。因为上北大是自己从小就有的梦想,所以美丽;又因为作者自出生后就被笼罩在自卑之中,觉得自己“既不美丽,也不灵巧”,甚至只是一个“无用”的女孩,所以羞涩。问题解决了,文章并非“文不对题”。
虽然学生的第一个质疑不成立,但课堂本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利用这个错误所带来的契机,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教学中的新生资源,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使之对文本的理解趋于正确和深入,而且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始终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堂虽然不再顺着教师预设的方向走,但动态的生成教学却在学生的质疑和探究中诞生。
那么该生的另一个质疑有没有道理呢?当时我还没想好。下课铃很识时务地响了,于是我把问题留给了学生,也留给了我自己。
三、捕捉灵感,给教学设计带来新鲜的思路
下课后,我赶紧查资料,结果让我大为吃惊:这篇文章居然是个“半成品”!当时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王海桐写了篇题为《给我鼓励,我才自信》的文章,可是写到一半她就不想写了。结果,“半成品”被出版社下属的《文学故事报》采用,并在当年被《青年文摘》转载,题目也被改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王海桐说,其实选进教科书的是没有写完的文章,“完整版”是《给我鼓励,我才自信》,后来收录在《请你这样教育我》一书中。
这个发现令我兴奋不已,没想到学生的感受力如此敏锐!我的脑海忽然灵光一闪:下节课何不让学生去猜想这篇文章的原题呢?尽管原来的教学设计已完全被打乱,但我却为自己的临时决定激动着,期待着。
于是我重新设计了这堂课的活动环节:学生猜想原题——教师评价——比较作者与编者的题目。猜题目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之上的,这样设计既能训练和考查他们把握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又能在教师的评价中渗透写作教学中的拟题指导。
第二天上课,我讲述了自己的发现,学生都很惊讶,尤其是提出质疑的那位男生,一脸的骄傲与自豪。在猜想原题的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的题目基本上都有“自信”一词,这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他们已经轻松而饶有兴致地从另一条路径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比较题目的环节中,我抛出问题:既然两个题目都没有离题,为何编者要用这个题目呢?学生多认为作者的题目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说出了作者的心里话;编者的题目则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这个环节并非要评价两个题目的高低,而是借机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不仅深入把握了文章内容,而且获得了写作的启示。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布置学生从文中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或文段,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感受,并形成文字,准备小组交流。也借此让学生更多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也许是之前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许是这篇文章引起了他们太多的共鸣,学生参与交流活动的热情很高,不少同学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虽然学生的表达不尽完美,思考稍显稚嫩,但他们的热情与投入都令我感到欣慰。课后我又趁热打铁,把精彩的发言稿放到了班上的“佳作选登”专栏中,表示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成长,就在每一堂课中
回想这段教学活动,我感慨良多。如果没有学生的勇敢质疑,就没有后来师生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意外收获。与其说是我教学生,不如说是学生给我上了崭新的一课!
记得有学生说喜欢王海桐在文中说过的一句话:“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面对这群青春年少的学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这个权利呢?惟其稚嫩,所以新鲜,惟其新鲜,所以可贵。充分利用他们的稚嫩所带来的新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动态的生成教学效果岂是预设教学所能达到的?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如何让“例子”最大限度的为教学服务,我认为首先还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既然每篇文章都是习得文本解读能力的范例,何不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范例呢?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老师同样也会突发灵感。而迅速捕捉灵感,大胆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转换者,我们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堂课。用我们的激情与智慧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激发他们的思维,始终维护他们在阅读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管成功与否,无论经验和教训,只要用心做了,我们就能成长。
★作者简介:袁彬,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