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应老病休”:正说还是“反语”

    摘要:“官应老病休”是诗人杜甫的正面抒怀,而不是 “反语”。从句式特点看,颈联形成了工整的对仗,不能构成“反语”;从时间看,作者借“老病”之身写悲凉之意,是真情实感;从官职来看,不过是低微的临时文职,朝来暮去,实在不足为此而“激愤”。

    关键词:“官应老病休”;正面抒怀;反语

    《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写的一首诗作,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诗的颈联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课本给“官应老病休”作了如下注解:“这是反语,表示愤慨。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罢官。应,认为是、是。”笔者认为如此注释不妥。

    首先,从颈联的句式特点看,前句反问“我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后句紧承“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前句否定,后句肯定,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和抑扬跌宕的语气。诗中的“应”就是“应该”;诗人是正面抒怀,抒发“老病”之身的沉痛,而不是“反语”。

    其次,诗歌的写作时间是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诗人时年54岁。他漂泊无依、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借“老病”之身写悲凉沧桑之意,是诗人真切的感受,而不能理解为因失官而产生的激愤之语。相似的诗歌,如大历二年(767年)《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大历三年(768年)《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都突出了“多病”“老病”的悲怆之情。颠沛流离的诗人在人生的磨砺中,应不会为声名和官禄所累,如理解为因“罢官”而“激愤”,显然偏离了时代背景,降低了诗人的品格。

    最后,关键看“官”是什么官。课本注解认为“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罢官”,这是发生在乾元元年(758年)的事,与诗人的写作时间(765年)相比显然大大提前了。笔者认为此处的“官”应是严武作成都尹时杜甫在幕府中担任过的参谋和检校工部员外郎(时间764—765年,后又主动辞去),但这不过是朝来夕去的临时文职,而且也未曾遭遇过罢免,实在不足为此而“激愤”。

    所以,笔者认为,“官应老病休”是正面实说而非“反语”,是衰老多病的诗人的切身之痛,而不必理解为罢官后的激愤之语。

    参考文献:

    [1]冯至.杜甫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孟存荣(1974— ),男,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

    朱军亮摘 要:我国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层面加强德育、智育、美育教学。针对高中物理应试教育的现状,探讨

  •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

    马霞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开拓视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