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科技伦理解读
刘含颖 韩静 路卿
【摘 要】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单向度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灾难、资源枯竭、战争威胁等,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家庭观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从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在后现代生活的杂乱和无序中抽丝拨茧,解读并批判技术理性主导下科技异化所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家庭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人的自我迷失。
【关键词】德里罗;《白噪音》;科技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83-02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自然环境、社会和人自身都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科技的单向度发展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灾难、资源枯竭、战争威胁等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家庭观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赋予科学技术更多的道义责任,如何把真、善、美等普世的伦理价值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萦绕在众多有识之士心中挥之不去的问题。科技伦理问题,特别是技术(工具)理性统治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当代美国先锋作家唐·德里罗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力作《白噪音》乃是诠释其科技伦理思想的一个理想切入点。
《白噪音》以艺术的手法生动再现了美国后工业时代的科技困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以科学技术为载体,消费主义、电子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和控制日益加剧,并由此引发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同时,科技的单项度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尽索取、环境污染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德里罗从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在后现代生活的杂乱和无序中抽丝拨茧,解读并批判技术理性主导下科技异化所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家庭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人的自我迷失。
一、科技单向度发展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1]P775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突出弊端是人类变得日益自大,误读了自己的力量,以致将自己创造的“文明世界”置于自然世界之上,将自然降低为可供掠取、奴役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
《白噪音》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技术的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小说主人公杰克的家里,各种高科技产品、现代化的家用设施应有尽有,共同产生了“消费文化的白噪音”。商品的过度包装产生了大量不可降解的垃圾,而人们的过度消费必然依赖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这意味着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和扩张。因此,小说描绘了在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时代一个被异化了的物质世界。在这里,环境恶化、垃圾遍地,“阳光、空气、食物和水,每一样都是致癌的”[2]P99,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主人公杰克一家生活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小镇——铁匠镇,在这个工业并非高度发达的小镇上,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依然触目惊心。人们生活在“波与辐射”之中,各种现代科技产品产生的辐射、高压电线产生的电磁场、媒体的噪音,构成了无时无刻都在威胁人类健康的“白噪音”。至于环境污染,“新闻节目里每天都报道一桩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致癌溶液从储罐外溢,砷从烟囱冒出,放射污染的废水从发电厂排放”[2]P191。杰克的儿子海因利希年方十四,前额的头发就开始往后秃,杰克不禁纳闷“难道我养育他长大的地方,附近就是我不知道的化学物倾倒场,有夹带工业废料的气流通过?”[2]P22小说第二章“空中毒物事件”更加凸显了科技的盲目发展对自然和人类自身可能带来的危害。一种名叫尼奥丁衍生物的有毒废物的泄露使全镇人陷入了恐慌。在这种实验室制造出来的死亡威胁面前,人们显得如此渺小而又无所适从。最终,同样是在高科技的干预下,通过在毒物团中央植入某种微生物,来吞食其中的有毒物质来消除这一威胁。但是,“没有人知道,一旦雾团被吃掉后,有毒废物会怎么样,或者一旦这些微生物吃完雾团后自己会怎么样。”[2]P177德里罗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审视技术理性统治下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不仅危害自然环境,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压抑自然,掠夺自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会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二、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导致家庭关系的异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基本形式。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走入寻常家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教育和沟通模式。传统家庭以爱为基础,家庭成员大多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奋斗目标。现代社会中,由于高科技的介入,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呈现多元化,家庭成员拥有相对独立的人格、社交圈和生存方式,夫妻之间的“共同语言”减少,造成家庭稳定性的降低和离婚率的增高。
《白噪音》中的主人公杰克·格拉迪尼就经历了五次婚姻,而他的现任妻子芭比特也曾多次离婚。他们和他们各自多次婚姻中所生的四个孩子组成了一个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后核家庭”。两人的婚姻尚不足两年,四个孩子不是同父异母,就是同母异父,这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了解和信任,“家庭成为了世上所有错误信息的摇篮”[2]P91。为了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增进彼此的了解,杰克的妻子芭比特定下一个规矩——每逢周五的晚上,全家六口人要坐在一起看电视。在杰克看来,“媒体是美国家庭中的一股首要力量”[2]P55,昔日相互依赖、彼此信任的家庭关系,必须要通过科技的产物——电视来维系。
家庭成员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也减少了彼此间沟通的机会。杰克和妻子芭比特都被关于死亡的思索所困扰,总在想“谁会先死”。为了压抑死亡恐惧、拒绝死亡,杰克求助于希特勒研究、超市购物和看电视,芭比特则选择放弃伦理、道德、情感,出卖自己的肉体来交换一种高科技的精神药物——戴乐儿。两个人面对恐惧和苦恼,没有相互沟通、共同应对,而是在技术理性的思维定势控制下,企望科技及其附属产品来为他们解除困境、超越死亡。杰克的儿子海因利希常常心事重重、难以捉摸,却从不将自己的心事向家人倾吐,他不顾自己的感觉和正在下雨的客观事实,执意强调晚上才会下雨,仅仅因为“收音机里说今晚”;芭比特的女儿丹尼斯担心母亲滥用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却从不开口向她询问,而是自己钻研《医生手册》,查看“一串串的药名”。科学技术给现代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对科技的过度依赖,颠覆了传统的家庭模式,造成家庭成员间的疏离和关系的异化。
三、技术理性主导下人的自我迷失
法拉克福学派左翼代表赫伯特·马尔库塞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他认为,由于科学技术脱离道德、伦理单维度发展,当今的工业社会已呈现病态化。技术决定了一切,科技必然带来进步的定性思维使得技术成为纯粹单向度的技术。技术的强大力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海德格尔所倡导的人类诗意的生活已经被异化。技术理性支配下,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社会矛盾的加剧、战争的威胁等无时无刻加剧着人的恐惧、焦虑、困惑,人的自我迷失也就成为必然。
技术理性主导下的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失落、心灵的荒芜、同情心的泯灭、道德的沦陷和信仰的丧失。《白噪音》中的人们端坐在电视机前,寂静无声、麻木不仁甚至是幸灾乐祸地观看水灾、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每一场灾难都让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灾难,看到更大、更宏伟的东西。”[2]P71杰克和海因利希收看从某个杀人犯家后院挖掘尸体的现场报道,当没有新的尸体被发现后,“一片期望落空的感觉。愁意和空虚感笼罩全场。沮丧、遗憾的情绪。我(杰克)努力不去感到失望。”[2]P24
如上所述,对技术的过度依赖造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疏离,因而美国文化所推崇的家庭价值观无法为人的心灵世界提供慰藉和庇护。同时,传统的宗教精神业已沦落,小说结尾处被杰克认为理所当然怀有伟大古老信念的玛丽修女,自己并不信仰上帝和天堂,只是佯装相信。人们为了填充自己失落的精神世界,求助于媒体和消费,由此诞生了美国现代社会的两大经典场景——举家围坐观看电视和超市购物。电视融入了美国人的精神生活,人们盲目相信媒体的只言片语,却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在工业社会所倡导的消费文化的刺激下,超市简直成为了“从精神上充实我们、装备我们的生机勃勃的宗教殿堂”[2]P40。杰克全家因疯狂购物而喜气洋洋,通过购物,杰克实现了价值和自尊上的扩张,“使自己充实丰满了”。《白噪音》从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平凡时刻出发,生动展现了技术理性指导下美国人精神世界的重重危机、悖论、挣扎与迷失。
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聚焦于八十年代美国后工业社会,从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解析并批判技术理性主导下科技单向度发展所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家庭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人的自我迷失。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如何规避科技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何将科技与伦理有机结合,在发展技术的同时恪守普世的价值观念、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如何赋予科技以更多的道德责任和人文关怀,是德里罗对科技理性统治下的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存在方式提出的质疑和提醒,也引发了我们对科技伦理问题的众多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陈爱华.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的历史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