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分析
摘要
黎族文化,与其族群一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出缤纷的光芒,折射在中华大地的每一片角落。黎族音乐正是那被誉为歌海的黎乡间盛开的一片片绚烂之花,飘着一股馥郁的幽香萦绕在鼻间,让人心醉。《斗牛调》是一首目前流行较为广泛的黎族民歌,节奏鲜明自由、音域较宽,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首作品由作曲家谢文经和曹光平老师在保留黎族原生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节奏化、音响化的设计将短小的语言律动巧妙结合,编创了这首精湛的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该作品经改编后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就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曲谱入手,从其作品内涵、歌曲演唱特征、音乐情绪、情感表达以及黎族民歌独具特色的节奏形态、旋律形态、歌曲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感受理解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艺术魅力做铺垫。
[关键词]音乐形态;演唱特征;音乐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034-06
收稿日期2019-05-24
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9-A-04-(067)-0609)。)
作者简介(辛博(1995—),女,海南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音乐教师。(海口571155)
黎族民歌是黎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黎族人民抒发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来源于生活,更是来源于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对于一个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民族来说,他们通过口口相传、代代传承的方式来传播他们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创作正是在其黎族原生态所具有的音乐风格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巧妙的节奏型、宛转悠扬的曲调、灵活多变的旋法技巧、多声部旋律特点以及人声不同音色、和声色彩的加入,使得整个演唱和声效果更加生动、立体化、形象化,让整首作品的情感表现更加丰富,更能完美地彰显其本民族特色,展现出黎族人民纯朴乐观、耿直刚毅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出黎族人民热爱生活、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诉说。
LL
一、黎族民歌《斗牛调》的音乐背景
作品《斗牛调》属于黎族高腔山歌曲调之一。全曲是用衬词反映出来的,故又有《斗牛歌》之称,流行于海南省中南部黎族地区。“斗牛”是黎族的一种风俗,一般在每年夏历的三月或冬割之后进行。届时,在野外放牛的牧童们,为了使公牛斗角,便唱起《斗牛调》来。这首作品主要表现斗牛时各种吆喝的声音,生动描绘了激烈的斗牛场面,展现了欣欣向荣的黎族生活风情。
歌曲大体的意思为:咧咧嗬咧咧嗬,唱起斗牛歌,黎家青山秀,黎家绿水美,今天好天气啊,去看斗牛咯。瞧!这头牛斗得猛。看!那边斗得更凶。嘎国嘎国嘎国嘎国,嘿!斗得人乐呵呵。
二、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形态
“形态学”最早源于西方,生物学领域,是指对一个有机体或机械结构的形态或形式研究。后德国作曲家歌德将“形态学”概念应用于艺术、诗歌、语言等领域。音乐形态,即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深入探讨研究其音乐的形式与音乐风格特征,准确表达其音乐性质。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歌曲调在歌曲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织体、风格等方面的形式或表现。其中,旋律与节奏是构成旋律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旋律则是通过旋律线的高低形态来体现,即为最直观的表现;节拍是对音乐时间的测量,即为一段时间内有规律的重复,通常以“小节”为单位表现出强弱的规律。节奏则是通过乐音之间时间的间隔长短将其连接来表现黎族民歌的独特特点。通常情况下,节奏与节拍起到表达歌曲情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直接影响歌曲旋律的发展。下文中,笔者主要通过谢文经和曹光平老师编创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节奏形态与旋律形态具体分析其音乐表现形式。
(一)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节奏、节拍形态
对于本首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来说,其节奏与节拍对该作品音乐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歌曲引子部分
黎族民歌中,最常见的节拍类型为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自由拍子、变换拍子等。作曲家根据作品该处所要表现的音乐情绪采用不同类型的拍子并配有不同的节奏型。自由拍子没有固定的节拍强弱规律,通常应用于山歌、民歌当中。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引子部分便采用自由拍子这种节拍类型来表现较为辽阔、自由的场面,仿佛远处的山上传来人们的吆喝声,由远及近,山谷间还有阵阵回声,回旋在耳畔,该作品《斗牛调》引子部分带来了山谷间阵阵回声的听觉感受。
2歌曲内容部分
引子部分巧用自由拍子节拍特点和倚音等特有节奏型展现了一阵阵山谷回声,远处人们的吆喝声阵阵传来,人们一同回应,激动地聚集起来一同前去观看斗牛。这时,作曲家采用四二拍节拍类型,其强弱规律为强、弱,主要表达主题部分欢快的音乐情绪,同時旋律兼有跳跃性的音乐情感渲染了激烈的斗牛场面等音乐内容,第一段由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一同演唱,运用XX〖ZZ)〗X等节奏型,同时应用音乐当中生活语言的韵律感来表现出短促、跳跃的感觉,更能体现出斗牛场面热闹的气氛。更值得回味的是,本段除运用较为规整的节奏型之外,还采用了例如非均分节奏型——倚音,它的使用给原本稳定的节奏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最后又回到稳定的结构上,这种统一中求变化的表达,给整段音乐增添了乐趣,更能确切地表现黎族人民口头传唱民歌的特点。此外,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力度符号以及重音符号,歌曲节奏上较为紧凑,作品从125小节开始,滚龙调的运用,让这激昂热闹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二)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旋律形态
旋律也称作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形成旋律。歌曲中的旋律是音乐语言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民歌的核心,是民歌的灵魂,是最能直接反映歌曲内容的音乐要素。2歌曲的旋律主要通过旋律线来表现。歌曲旋律线表现形态包括三种:上行、平行、下行。其旋律的运动形态包括两种:级进的旋律进行和跳进的旋律进行。当旋律在运动过程中,两者乐音音高之间成二度或三度的进行,称为级进。级进的旋律通常给人一种沉稳、平和的音乐感觉;当旋律运动过程中两者乐音音高间成四度(或四度以上)的进行状态,称为跳进。纯四度、纯五度的跳进表现为明快、活泼之感;六度或六度以上的大跳则表现为激昂、奋进之感。黎族民歌的旋律进行通常有两种运动表现形态:第一种为旋律级进状态下与四度和五度跳进相结合的旋律走向;另一种为旋律级进状态下与六度或六度以上大跳相结合的旋律走向。
作品中旋律对位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更加丰富,音响效果也更加丰满,不仅能增强作品的声势,还能表现音乐动态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笔者通过作品中下方谱例分析。
例10:
这一段是通过音乐旋律上声部错位的方式来表现激烈的斗牛场景,仿佛它们斗得正欢,各有各的优势,声音铿锵有力,气氛活跃。在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做到气息控制一定要均匀稳定并且音色统一,而后张弛有度地表现出来,才能达到完美的声音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带一点音头来演唱,即要强调它的逻辑重音与感情重音,即它的语句重音。语句重音是在一个句子中,有的字或者词在歌曲情感表达上地位较为突出,演唱表现上需要着重处理。4在本乐句中,女高声部第一拍的“咧(lie)”和女低声部第二拍的“咧(lie)”形成错位,通过强调体现这两个字的律动特征,给这个段落带来层次感,增添了音乐立体感觉。
四、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内涵
谈及音乐内涵,在霍洛波娃所创作的《音乐内涵的三个维度》中谈到,音乐内涵的三个维度即情感性、描绘性与象征性,后纳入俄罗斯音乐内涵理论的基本原理,在21世纪初曾被深入研究。在周新叶的《音乐的内涵及表现》中也提到内涵即精神内涵,即主体对人的内在精神的积淀和情感体验与感悟,更强调音乐内涵在其审美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与决定性作用。黎族民歌通过其质朴的音乐语言、朗朗上口的旋律本身就赋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音乐内涵,吸引着众多作曲家对其进行研究与创作。笔者根据个人观点,就以下两个方面浅谈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音乐内涵。
(一)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审美性
音乐的审美内涵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形式美、音乐作品的内容美、音乐作品的情感美三大类,这些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对于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而言,作曲家的创作多是在保留黎族原生态民歌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丰富多变的技法改编而成,这种音乐作品形式上的深化,所展现出的效果更能挖掘作品中最深层次的意义,给人以美的体验。通过作品中斗牛时吆喝声的运用、节奏的律动、和声的和谐美、音色的对比、旋律的高低起伏等,或是经过排练作曲家与演唱者的情感共鸣,使得整个作品内涵更加丰富,音响效果更加丰满,达到演唱作品的最高境界。
(二)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的人文内涵
人文内涵,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絡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黎族民歌文化是民族精神彰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歌曲创新以及演唱形式的深化,即通过合唱来演绎更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黎族文化,促进黎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扩大黎族文化的影响力,而且通过更多的演唱者演唱作品,更能从作品中深切感受到丰厚的黎族传统文化,体会到黎族人民热情好客、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性格。
结语
黎族民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经过作曲家不断反复创新、生成的过程,黎族合唱作品《斗牛调》与其单声部音乐作品相比,合唱作品在抒发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歌曲内容方面更具优势,例如在演唱过程中呈现的宽广的音域、丰富的和声效果、强烈的音色对比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艺术表现,使得音乐魅力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同时,音乐作品通过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创新与改编,在人与人交流的排练过程当中,不断地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使民族音乐中博大精深的文化蕴含得到了更多的发扬与传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加有义务与责任去传承与保护我们这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信每个人的付出,带着我们的美好憧憬,相信黎族音乐这片绚丽之花,明日能更加绚丽夺目地绽放!
注释:
1(#张巨斌.黎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刍议——以《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为基础的归纳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3(06):50—53.
2毋海明,毋茜.海南黎族民歌旋律基本形态及音乐特点浅议J.当代音乐,2016(04):46—50.
3蓝金戈.黎族民歌的曲调与演唱技巧初探J.音乐时空,2015(09):56.
4刘蓉惠.民歌演唱中的语言处理J.学术论坛,2006(08):84.
5石坎.把握音乐内涵发展核心素养J.音乐天地,2018(07):14—16.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