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周士跃

    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主要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融合;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3.01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3-72-04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存在“两张皮”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地方”,“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围绕科技与经济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学界主要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等方面,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量化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创新与经济融合发展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一、关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

    (一)关于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与源泉的讨论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熊彼特等都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罗伯特·索洛等首次将外生的技术进步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系统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但是他们把技术进步局限为既定的外生变量,难以进一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罗默在1986年提出知识溢出模型,认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指出垄断利润驱使企业加大研发与创新投入,带动产品创新以及知识存量的增加,催生了新产品和新技能的出现,从而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国内学者方面,李丰等也很早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发展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黄茂兴等指出科技创新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将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贸易科技含量和重塑发展方式等方面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陈继勇等认为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杜传忠等认为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同样,唐未兵等也研究出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

    因此,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与源泉,国外学者侧重于从理论上论证技术进步从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转变,国内学者侧重结合国情变化分析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并分析出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能力还有待改善。

    (二)关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路径机理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机理。

    1.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传统产业只要加上知识和技术,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程强等从四个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的作用机理:丰富了传统产业的表现形式、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拓展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张银银等认为创新驱动可以通过嵌入式、融合式和集群式三种方式促使传统产业改造。

    2.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产品、新业态。科技创新创造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替代原有的产品,推进生产和消费水平的跃升,创新创造出更多消费体验和市场催生新产业,并带动了新的中间产品的部门发展,以互补性产品或服务延伸和扩大市场空间,强化创新价值的获取能力。

    3.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可以提升投入要素的质量和促进要素积累,进而提高生产率,包括人力资本积累、知识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资本积累等。科技创新促使了生产要素重组,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部门将迅速提升。方丰、唐龙从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机制。

    4.科技创新驱动需求结构升级。周叔莲、王伟光认为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还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改变出口需求结构。

    总之,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分析梳理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机理。科技创新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催生了新产品、新业态,但其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三)关于区域间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不仅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还对区域与国家间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证。例如,国外学者对欧盟、美国等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但区域间也存在差异性,Dhrifi A在1990-2012年间对83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和显著的,但对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对这些经济体没有正面影响。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创新、研发支出和技术投资可以确保企业和国家的进步与竞争力,并通过它们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差异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性和国家间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国内学者也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实际提出了许多见解。

    1.研究论证了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有学者分析了科技创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等方面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指出人力资本投入、交通设施的便利以及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另有学者构建了一些协调和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分析了区域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重心不断贴近经济重心,科技创新的不同环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易文钧等研究发现无论在长三角地区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学和公立科研院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间力量,也是支撑区域创新的最根本力量。然而,牛方曲等分析了中国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却发现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区域公立科技投入(公立机构的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的分配等)政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撑。当然,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并不能完全代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综合考察非公立机构等创新资源。

    2.分析了科技创新的区域差异性。学界普遍认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但是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日益明显的技术梯度。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低于发达地区,由此造成两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李明等认为这种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上看受制于地区条件,从内容上看受制于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低下。当前,为降低要素和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速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就被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模型中,试图通过创新的推拉作用,重新组合要素及资本的结构,提高要素及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然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历史性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区域差异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如何协调区域间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避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走势,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理论研究。

    3.分析了区域内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国内学者主要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科技创新主体错位;创新行为缺乏金融支持,导致动力不足;商业模式创新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几方面。庞瑞芝等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创新生产阶段,更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且创新成果未能有效转化是制约创新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因。科技创新上的“孤岛现象”,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够,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是当前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今后不仅要解释分析问题,更要寻求路径破除思想藩篱与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通道。

    二、关于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的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学界的普遍共識,经济的发展也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一方面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经济越发展,社会在教育等资源上的投入越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投入;经济总量增长扩张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可以加大科研资源投入;经济增长还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发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科技创新的直接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具有强烈的需求,对科技创新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和促进科技创新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结构与需求结构影响和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导向;科技创新的成果需要市场来检验,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才能够实现市场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单项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如何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的研究

    上文分析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加强两者间的协调、融合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学界从理论上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原因、协调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量与评价。

    融合原因方面,刘冠军从系统论角度考察了现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语境的复杂原因系统:相对独立的现代科技体系结构是其“内在”根据;高度完善的现代科技社会建制是其组织基础和中介保障;现代经济社会对科技的需要以及相应的社会中介是其“外在”动因和社会保障;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双向互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的“大科学”运行与管理模式是其运行机制保障等。各系统间相互作用促使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科技与经济协调表现上,学界普遍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运行的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主要强调和分析了科技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还有学者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周柯等构建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转型耦合发展PSR框架,论证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转型通过“科技主体选择—科技客体创造—科技新功能发生—主体需要得到满足、产生更多需求—主体再选择—科技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了二者的耦合发展。崔巍平等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藕合演进过程和趋势,提出以科技创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学者构建了量化评价模型对科技与经济协调度进行测量。例如,王泽宇、谢艳艳等都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测量和评价。

    科技与经济结合与融合方面,主要分析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紧迫性、融合障碍、融合路径等方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路径是学术界主要探讨的对象。张春玉认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来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周传忠认为科技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科技产品并推向市场进行创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直接和有效途径之一,有力推动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互动。洪银兴则提出产业化创新概念衔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还有学者分析总结了国际上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经验。程如烟从经济体制方面分析探讨了各国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主要举措:坚持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改革收入分配体系,提高企业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完善创业、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等与经济科技结合的各种保障措施等。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战略举措,学界普遍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无论从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因素还是长期决定因素来看,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是中国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的路径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不成系统体系,在研究内容上更多的是强调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如何促进两者向深度融合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总结性述评

    关于科技创新概念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尤其是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学者对科技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對科技创新的内涵范畴,科技创新、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概念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学者普遍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创新等概念上区分度不够,除了在理论研究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区分,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混淆使用。这还需要从科学内涵、结构系统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不同系统结构的作用。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方面,学者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学术界更多地是关注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运用量化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对于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容易忽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研究上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要从“结合”向“融合”深入,系统梳理与全面厘清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机理,并构建评价指标实证检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度。要基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入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通道,使得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关于创新理论方面,马克思创新思想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石,然而学者主要关注熊彼特等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缺乏深入的挖掘。当前,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探索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分析其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理论。

    责任编辑:秦利民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

    摘 要 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是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本遵循,是提高公诉案件质量的客观依据,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

  •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状、原

    赵津津<br />
    【摘要】城市污染向农村的直接转移突出表现为城市污染物的显性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的间接转移可以概括为,城市污染源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