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研究
宫泽宝 柴宝文 许靖
21世纪以来,人口数目持续上涨,生活与工业垃圾数量倍增,让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恶劣影响,温室效应、冰川反应等不良气候变化让人们生存面臨巨大危机。林业发展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优质原料,还能为生态平衡作出重大贡献,因此林业工作者应重视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
一、林业育苗技术的分析
1、选择种子
为了给林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种子选择工作,只有优质的种子才能提升出芽率,增加苗木的成活率。选择种子的方式有风选与水选两种形式。每种选择方式都有其优势,工作人员要按照标准选种要求进行严格操作。比如,风力选种时,要注意控制风速的使用,确保不能对正常良种造成危害。而在水选法过程中则要注意水温过高现象,避免高温条件下种子失去活性,影响出芽率。
2、育苗处理
选择好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育苗处理。这一过程十分重要,能够让种子具备更高的成活机会,降低林业建设的经济性损失。种子育苗处理方式主要有热水浸泡法与温水催芽法两种。应根据苗木的种类以及种植环境选取适当的育苗方式。在育苗期间,要随时关注种子的出苗状况,定期对种子进行浸润处理,提供种子所需水分以及发芽温度。当种子成功发出幼芽后,才能停止浸润工作。当种子表皮存在油脂以及蜡制封层时,最好选用热水浸泡法。此种方法能够去除种子表面封层,促使种子快速出芽。采用热水浸泡法时要注意调配好所用化学试剂并且将水温维持在70摄氏度,否则会影响处理结果,导致苗木出芽率下降,拖延林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引入较为先进的育苗机器进行苗木的育苗处理。我国现阶段运用比较广泛的育苗措施为使用易于穿透或者能够分解的不可回收性质的容器,这种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育苗工作的进程,并且能够减少发芽后期工作的任务量,解放工作人员劳动力。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育苗处理技术是法国生产的无纺布容器,但是这种技术成本造价比较昂贵,不利于我国长远性发展,可以作为林业建设的保留计划。
3、苗木播种
苗木播种是育苗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包括点播、条播以及散播等多种形式。工作人员在进行苗木播种时,要根据种子的性质以及地理环境选择最优的播种计划。例如,当土壤环境较为平整,并且种子颗粒较小时,可以采用散播方式进行苗木播种工作,会加快苗木的出苗率,减轻播种的工作量。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种植机进行空中播种,有效提升播种效率。颗粒较大的苗木种子适合点播种植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种子的损耗率,还可以控制好苗木种植间距,有利于苗木的茁壮成长。传统模式下依靠人工种植方式进行点播方式,对于人工的消耗过大。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用机械化进行取代。机械操作的工作准确性更高,出苗效果更好。中小颗粒的苗木种子多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能够有效保证整齐度与出芽率。
二、林业造林方法的叙述
林业造林的方法分为栽植造林、插条造林以及分植造林三种,要想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必须熟练掌握这三种方法的操作流程、抓住技术点,进行规范化种植操作。
1、栽植方法
栽植方法的原理是直接将幼苗进行载种处理,让其形成一片林业种植林。载进行栽植时,必须确保苗木幼苗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才能顺利成活,降低林业经济性损失。操作要点为:确保幼苗的根系完整,并且增强保护措施,避免水分过度流失影响幼苗的活性,延缓造林工作的有效展开。苗木在幼苗期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效抵抗外界影响,工作人员要发挥幼苗的这种优势,找准栽种时期,让造林工作达到最佳状态。
2、插条方法
插条造林法相对于其他两种造林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经济性。插条造林的基本原理是在苗木本体上截取一部分苗木组织,进行造林种植工作。由于不需要育种过程,能有效降低苗木工作人员的育种风险,还能为林业发展节约一笔可观的经济支出,是林业发展较为常见的造林方法。但是插条造林方法技术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注意几点要求:首先,必须按照季节性要求规范性种植。例如,在秋季与春季之时,土壤活力较强,能够满足种植需要,工作人员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恰当的种植工作。在春季时,要注意选择土壤明显开化的时间段进行苗木栽植工作,一般会选择早上土壤解冻之前作为苗木的最佳栽植时期。并且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苗木插入土壤之中,完成造林初步工作。而在秋季时,要选择草木丰收时节进行插条剪取以及种植工作。其次,苗木枝条的选择应慎重,要在保持苗木本体活性的条件下,剪取活性较强的组织结构。例如,年轮较大的苗木抵抗力越强,要优先选择此类苗木。枝条的组织直径要控制在2-2.5厘米直径左右。最后,严格的插条操作,能够保证造林工作的有效展开。在插条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对土壤环境进行处理,为苗木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对种植环境进行清理,避免枯枝杂物等对苗木成长造成威胁。然后再进行水分供给与施肥管理,让土质疏松、水分充足、拥有苗木成长的营养成分。最后一步要进行覆膜处理,为苗木成长提供双层保障。另外,插条之前要进行修剪操作,最常用方式为斜切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对苗木下层结构进行斜切处理,能够增大苗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加快养分输送,提高苗木成活率。
3、分植方法
分植造林方法主要针对林业废弃林带进行改造,让其重新焕发生机,支持林业发展的同时,发挥维持生态平衡作用。分植方法选取还存有活性的枯枝以及树木根基进行回收利用,能够排除土壤环境对苗木的影响,增加成活几率。此种方式中,幼苗来自于苗木本体组织,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降低定期维护以及管理压力,节约林业经济支出,有利于林业长远性发展。但是工作人员要注意一点,必须重视分植造林方法的实施地点,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高熵值地区,才能保障幼苗的成活率,增加林业种植的经济性效益。
(作者单位:745600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