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浅析
[提 要]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检索2004-2017年中国知网关于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发现学术界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的时效性、模式的多样性、存在问题的复杂性等方面,没有涉及深层次挖掘或者说深层次的研究。因此,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增强他们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此促进高校创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输出驱动;内涵;模式;浅析
[作者简介]胡佳佳(1991—),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江西南昌 330032)
“输出驱动假设”[1]是文秋芳等在2007年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校高级论坛上针对“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中,长期存在重输入轻输出”观点所提出。该假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给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也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指明了新的方向。与国外创业教育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缓慢。一般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
(一)资料来源及年谱分析
20世纪90年代,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创业教育,有关创业教育的文献也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12月底,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检索,以“创业教育”为关键词搜索,高等教育学科有9569篇。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有2768篇。2004年-2008年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较少。而2008-2017年期间,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该阶段学者们比较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但从学者们研究内容看还属于探究阶段,并没有提出解决创业教育的具体办法,也没有提出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对策。有些学校虽然摸索了一些创业教育体系的模式,但也只是理论知识教学上的逐渐完善,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快并重视创业教育的深层次等相关问题研究,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定义具有基本相同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2]是非常必要的。1989年,美国柯林·博尔首次提出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概念[3],同时他还提出了创业教育是一门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观点。
从创业教育文献上看,目前,国内学者对创业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角度看,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开创性,为他们今后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打下基础。狭义的创业教育[4]主要侧重大学生的技能训练。主要目的是为即将毕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掌握工作技能提供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得到职业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部分学者把创业教育分为三层定义[5]。即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培训,培养高校大学生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者主要从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区别上对创业教育进行定义,他们认为创业教育不单是局限于寻找就业岗位,更应是教育大学生如何积极应对社会方面的需求及市场变化。他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对于帮助提升大学生在今后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总之,创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大学生敢于突破、富有创意,而且要学会自我探索和积极应对。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因此,很多学者在这种环境下探索了多种创业教育模式。一部分学者把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提出了“3+2”的创业实践模式,“3”代表的是创业社团、电商经营、创业竞赛三个平台。“2”代表的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素质和在教师指导下所达到的创业效果的两种评价体系。这两种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另外,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 “两层次、三平台”[6]的创业教育模式,“两层次”指的是低层次普及型模式的创业教育和高层次精英型模式的创业教育。而“三平台”指的是以校内外结合形式的创业体验与实践平台、以课堂为基础的教学平台、以课外为基础的模拟演练平台。这样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在创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熟练运用程度。还有学者提出了“融入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其过程包括课程设置、目标培养、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四个方面。其中课程设置侧重于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目标培养侧重于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模式侧重于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产学研方面相结合的“三课堂”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而实施途径则侧重于在相关教师教学中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7]。另外,也有学者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情况,提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模式[8]。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品质以及创业能力,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以达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返乡创业的机会。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李长熙[9]等认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對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观念比较落后,实践能力较差,存在创业就是自身就业错误观念等;二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的不足[10],导致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系列创业教育课程缺乏。三是创业教育模式的封闭性, 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冲击。张贤[11]等人指出创业教育应该由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创业方法和创业理论、创业模拟实践等组成,整个过程应该按顺序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输出驱动模式
虽然输出驱动假设理论首先应用于英语技能的提升,但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在创业教育理念中结合创新、团结协作理念,以职业、就业(输出)为导向,就能帮助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學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应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做到能力培养与专业培养相一致。同时也要兼顾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他们对创新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侧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如果结合学生特点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将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训练
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带动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12]。高校不仅可以举办“创业知识大赛”、“创业技能大考察”、“创业座谈会”、“创业沙龙”等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搭建提升创业能力的平台。而且还可以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开展广告策划竞赛、招聘单位选拔模拟现场、公共活动的设计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未来迈入社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建设, 一方面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另一方面也要形成一种创新创业实践的氛围[13]。如,高校可以采取定期举办创业知识大赛、开展教育理论学习等活动,积极创办大学生创业论坛、鼓励学生建立创业教育网站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与探讨,改变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将积极创业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中,从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通过努力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对于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内容也不够全面,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落后于国外的创业教育发展。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亟待于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希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所帮助,并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更好地发展等方面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2]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3]Tyler R 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4]刘坤,李继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
[5]孙泽平,滕发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内容与过程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04,(7).
[6]王金华,习金文.“两层次,三平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7]陈正芹,吴涛.自我领导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江淮论坛,2013,(2).
[8]姚旎,张晓宏.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及其模式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9]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10]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11]张贤,方鹏,顾剑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运行模式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4).
[12]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13]易玉梅,彭志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