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洮岷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洮岷“花儿”作为一种自发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数百年的演唱和流传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群众的强烈认可。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也随着传承方式和文化空间的转换、城镇化的普及和推进而逐渐异化。“花儿”在发展中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时代气息,在创新中延续,在变化中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适应性。

    [关键词]洮岷“花儿”;发展现状;传播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082-03

    收稿日期2019-07-30

    作者简介(甄慧心(1995—),女,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22)

    在世界的艺术资源宝库中,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流派都无一例外地带着民族的文化色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洮岷“花儿”作为我国西北高原特有的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瑰宝,其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时间变迁息息相关,直接地反映出该地区的民风民俗、爱情婚姻、风土人情、社会、历史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是西北高原人情感的表达和反映,是甘肃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洮岷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它是我国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流传与演唱,在生活劳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称赞。

    分析研究甘肃洮岷“花儿”的传承与发展对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洮岷“花儿”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文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对洮岷“花儿”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甘肃洮岷“花儿”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甘肃洮岷“花儿”发展现状

    洮岷“花儿”的发展现状与其传播模式直接相关,由于洮岷“花儿”作为一种民谣和音乐艺术,其传播媒介对其发展现状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两种主要的传播模式和现状。

    1文本媒介传播

    乐谱媒介同样存在于洮岷“花儿”中,但洮岷“花儿”的乐谱媒介又有其特殊性。花儿作为一种民族性质的乐曲,首先,在传播的媒体方面,早期主要是以文本性质的传播媒介为主,在传播过程中,许多洮岷花儿艺术作品的传承也是通过文字的文本进行传唱和传播的。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洮岷花兒艺术迎来了一次较大的发展高潮,但是由于洮岷花儿艺术带有民间艺术性质和传唱的性质,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文本形式成了洮岷花儿传播的主要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对于洮岷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同时对于洮岷花儿的研究作品也在不断增加,岷县文化局先后对于洮岷花儿艺术的文献资料和曲艺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和出版,因此文本形式的洮岷花儿艺术传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岷州花儿》一书中“花儿”唱词有100首,仅有两首洮岷“花儿”曲调,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唱词数量远大于曲调2,这主要是由洮岷“花儿”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2电子媒介传播模式

    甘肃洮岷“花儿”中主要的电子媒介有两类:音频类,如盒式录音带、音频光盘;视频类,包括影音光盘、数字光盘和电视转播等。洮岷花儿作为一种带有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特色的地方性曲乐艺术,其在记录与转载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声乐形式进行的,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声音刻录磁带、光盘的数量要多于其他数字媒体形式的传播。因为,洮岷花儿的聆听者、使用者的群体是比较特定的,这部分人对于洮岷花儿的艺术形式往往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更喜欢用聆听的方式来欣赏洮岷花儿,在这种方式中,一方面,比较方便不影响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另一方面,也容易记忆与传播3。

    (二)甘肃洮岷“花儿”艺术特征

    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比、兴手法在中国传统诗歌的运用中是比较常见的,在这三种方法的应用中《诗经》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洮岷花儿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精美表现同样运用了许多的赋比兴手法。赋,直叙,直截了当点题并开门见山地将内容说出来。如何清祥、马红莲的《眼泪花儿把心埋了》:“走喽走喽走远喽,越走呀越远喽。眼里的花儿飘满了,眼里的花儿把心埋了。”该作品在人物语言艺术的表达上就使用了赋的手法,通过较为直接的手法,用一些声音词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在离开家乡时的不舍与留恋之情;眼中的泪花在不断地飘落,对于游子而言,辞去家乡,也代表着与最亲近的人相离,而这个离开的时间又较为长久,在外地的生活中,又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各种复杂的心情在这一刻化成泪珠掉在了故乡的土地上,生活迫使人离开故土,但是,这份情感通过一首曲子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现在了听众的心中。

    2衬词的运用

    洮岷“花儿”是山歌的一种,因此在洮岷花儿的歌词中,我们会发现较多的带有地方性语言特点的词汇,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将民间的一些称呼应用在歌词之中。其中,在这些民间词汇的使用中,呼唤性的衬词、衬句成了花儿的一大语言特色。例如在花儿的歌词中,我们会从发现很多像“花儿呀,莲叶儿呀”“阿哥”“怜儿”等等这样的词汇。其实,像莲叶、阿哥等都是对心爱与思恋之人的一种亲昵的称谓。通过这种亲切的称谓,使得花儿的歌词效果更好,在当地的民间传播力更强,衬词的使用,使得洮岷花儿的歌词感染力增强。

    3唱词的艺术特性及音乐艺术特色

    (1)唱词的艺术特性

    洮岷“花儿”的唱词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感情质朴。唱词格律大部分是七字一句、三词一组、三字作尾,有三、四、五等多种句式,特别以三句式显得独特。如“眼泪/噎着/说不,相思/害着/慷子里,叫你/开个/房子哩”。洮岷“花儿”另一大特色是在唱词方面,第一句开唱时有一个称呼句,这个称呼句有三四个字的,也有五六个字的。如“尕妹啊”“憨哥哥啊”等,这些句式和词汇的选择,使得花儿艺术显得活泼而具有感染力。当一位当地的歌手吟唱这样的曲调时,其中既包含了趣味横生的情趣,幽默的称呼,接地气的亲切昵称,使得花儿艺术在歌颂爱情的过程中,却不显得老套和呆板,反而在吟唱的过程中显得活泼而富有情感变化。浪漫的爱情在花儿的歌颂中,或许会多一点欢快愉悦,少一点分离的悲伤与痛苦。6LL

    (2)音乐艺术特色

    洮岷“花儿”有很多曲调,不同的令使用不同的曲调,“令”即调名,每个“令”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大眼睛令”“牡丹令”“莲花令”等7,大都以“宫、商、徵、羽”音为主,在曲调上大多以商调式为主。

    二、甘肃洮岷“花儿”的传承

    (一)加强洮岷“花儿”传承人保护

    对于洮岷“花儿”传承人而言,随着新音乐环境的影响也开始逐渐失去传承花儿艺术的动力,因此,对于洮岷“花儿”传承人而言必须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下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

    1建立非物质文化奖励措施

    对于洮岷花儿的传承人来说,其本身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激励措施来保护传承人。主要方式有:在经济方面,给予传承者保障,可以每年按照一定的社会和政府补助标准对洮岷花儿传承人进行补助;在名誉方面,可以对喜爱洮岷花儿并做出贡献的传承者授予荣誉称号,对其做出的贡献进行奖励和表彰。

    2建立洮岷花儿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

    对于洮岷花儿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仅是在当地文化馆建立洮岷花儿研究办公室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专业的机构对洮岷花儿盛行的地方进行保护。在当地,需要建立专门的洮岷花儿传承机构与组织,将洮岷花儿的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组织起来。在洮岷花儿文化保护机构建立后,可以鼓励和引导原有的传承人对当地的一些人员进行教育,这样便可以培养新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3组织洮岷花儿艺术工作者参加比赛和文化节

    洮岷花儿作为一种曲艺艺术,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曲乐之美永远是其传播的主要依赖。因此,对于洮岷花儿的传承者而言,可以在每年固定的时节举办洮岷花儿艺术节,并在节日上举办歌唱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实现洮岷花儿传承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强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洮岷花儿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将洮岷“花儿”艺术引入市场

    1洮岷“花儿”进入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洮岷花儿的传播空间在逐步缩减。洮岷“花儿”的发展与传播其实是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在传统性质的农村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是在田间劳作,在田埂地头间,人们朴实地劳作,在日常的劳作中,再能听一曲嘹亮的花儿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但是,随着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下地劳作的时间在不断减少,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在工作的业余时间,许多人可能会选择听一些流行乐曲或者其他形式的曲目,而洮岷花儿的表现就显得较为落后。

    其次,洮岷花儿的音乐市场也受到了流行乐曲和西方乐曲的冲击。由于受到当代文化的影响,在声乐的需求方面,人们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多元化。曾经喜欢洮岷花儿的受众,也逐渐在音乐的审美方面变得多元化,而对于年轻人而言,在音乐的选择方面,对于当地流行音乐的喜爱是高于传统的艺术形式的。

    2将洮岷“花儿”艺术引入市场的建议

    (1)采用现代电子传播媒介促进洮岷花儿的传播

    在目前的洮岷花兒艺术的传播与制作中,对于传播方式的选择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电子传媒的发展,艺术媒体的传播与储存已经向电子传媒方向发展,在当代的网络环境中,以数字媒体为主导,以网络传播为途径的艺术推广方式已经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欢,因此对洮岷花儿艺术而言,首先要制作网络数字形式的电子曲目,通过网络或电子推广的方式,将洮岷花儿艺术在网上进行推广。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首先,可以加快洮岷花儿艺术的推广速度;其次,可以增加洮岷花儿艺术的推广人群,通过网络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认可洮岷花儿艺术;最后,可以降低洮岷花儿艺术的推广成本和难度,在电子传播途径中,一个人或者一个洮岷花儿表演艺术团体便可以将洮岷花儿艺术进行录制和传播,同时也可以增加其传播的多元性。

    (2)增加洮岷花儿艺术的趣味性

    对于洮岷花儿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其主要以唱为主,在文艺的表演方面并不突出,但随着社会科技与技术的发展,媒介传播中,影视、音乐等都实现了一体化。因此在当下的音乐艺术环境中,就必须增加洮岷花儿艺术表演的丰富性,可通过搭配舞蹈和现代流行乐曲的演奏方式,来增加洮岷花儿艺术的时代性和趣味性,增强其娱乐性。

    3引导学生学习洮岷花儿中的民俗文化内涵

    花儿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与民间艺术的结晶,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民俗内涵的。首先,对于花儿的语言艺术来讲,其运用了诗歌中经典的赋比兴手法,在整个语言文字的选择方面,既显得朴实,同时又生动形象,富有艺术特征。比如,“山山高”“淡淡地淌着”等叠词的使用,就显得具有当地语言艺术特色,同时通过这些叠词将当地的物产和景色表现得生动形象。而在当地的文化中,花儿常常会在庙会等场地进行表现,在这些场所,表演者常常会在一种热烈的氛围中展示花儿。因此,在花儿艺术的表达中,常常会带有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地方文化特色。

    其次,花儿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岷县等西北多个地区都有着发展,在这些区域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回族、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多个民族艺术文化的融合。花儿艺术的发展,其实也是融合了民族文化的一种互相融合与补充,当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艺术表演进行融合时,才让花儿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表现得富有生命力。对于岷县花儿艺术而言,其在民族艺术的表达方面就显得更加成熟与丰富多彩。

    最后,花儿艺术的传播是带有浓郁的地方方言特色的,例如在花儿的歌词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尕妹妹”“臭棍”等一些地方方言特色的名词。在花儿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地方语言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花儿艺术的民俗文化生命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地方语言特色,也成为其推广的一大障碍。

    三、甘肃洮岷“花儿”的发展

    (一)要坚持非物质遗产的原真性

    在历史渊源上,洮岷花儿与周边各民族有紧密的联系,是与当地各种民间宗教信仰共同发展的,我们应该明白洮岷花儿是由独特的民族性串联起来的地方文化形态,并不是单纯的音乐形式。在洮岷花儿的传播与推广中,必须保证内容的原真性,防止因为传承而变得媚俗。

    (二)要继承与变革相结合

    要以广泛的传播实现洮岷花儿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合理的创新必不可少。谭维维的《华阴老腔》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所以需要对洮岷花儿现代化传播进行重新诠释,或者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加以多元建构,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艺术性与民族性的均衡,不管如何对洮岷花儿进行变革,民族性始终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三)词曲旋律创新

    2经济文化和多媒体的发展,让洮岷“花儿”的传承方式,从口耳相传向多元化转变。但是洮岷花儿曲调单一以及语言晦涩成了阻碍其传播发展的因素,要及时顺应时代,对曲目的创作和旋律的演奏中进行适应现代年轻群体欣赏的创新与变革,使洮岷花儿的旋律逐渐丰富起来,走向多元化。华阴老腔为甘肃洮岷花儿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

    注释:

    1(#王文元.洮岷六月花儿会J.传承,2008(01):12.

    2王军林.洮岷“花儿”在当地人们生活中的传承与功能J.文化学刊,2015(01):111—116.

    3朱晓峰.社会学视野下的洮岷花儿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柯杨.“花儿”溯源J.兰州大学学报,1981(02):60—68.

    5王军林.西北民歌“花儿”的审美文化阐述D.湖北民族学院,2011.

    6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2000(02):147—158.

    7同4.

    (责任编辑:崔晓光))

相关文章!
  • 《神奇的玩具店》中三位一体的女

    李婧云《神奇的玩具店》是改编自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同名小说的影视艺术作品。安吉拉·卡特是英国最具独创精神的女性代表作家,其独创精神

  • 城市建设中户外广告色彩乱象探

    戴瑞卿吴海燕【摘 要】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各大城市的户外广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视觉广告自然而然

  • 日野之彦的艺术特色探微

    颜丽摘要:日野之彦是日本新生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在表现的内容和风格上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标志,他突破了日本绘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