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教育的“心源”
摘要:王阳明的《传习录》蕴含丰富深刻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的语文教育仍有启发意义,尤其对语文教育中出现的弊端有针砭之效。《传习录》中大力提倡的涵泳诵读之法可以感发学生志意,顺适学生的自然之性,激发兴趣,对提高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价值根源;启发式教学;涵泳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慢的艺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悠游美丽的文字之林,徜徉幽微的精神之场,有一份悠闲和从容,方能得一份受用和自得。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堪与朱熹媲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热心于授徒讲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学语文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汲取《传习录》中的教育智慧。
一、奠基立本
《传习录》以阐明儒家思想为目的。“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它奠定了人的价值之源,使人的思想行为不再漂泊无根。这是一切“意义”得以确立的基石。
当今的语文教育恰恰缺少这种根源性的价值(价值根基在传统中国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当下却是最大的问题)。古语说,“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本心”之于语文教学犹如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而现阶段这种没有根基的症状,集中暴露在高中生作文中:立意浅薄,选材低幼,内容寡淡,精神贫血,气象逼仄,一篇800字的作文,只能算是堆砌起来的一篇字符,其中没有思想,没有生命,这说明学生心中最根本的东西缺失了,没有了源头活水,其自身生命是枯槁的、虚浮的,写出来的作文也就可想而知。语文学科是人文思想传播的主阵地,能够让学生的心底开垦出一方价值的根源地,才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任务。且看阳明先生怎么说: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为学大头脑,首先是要明体立志,这就是奠根,这就是树立大本大源。其实不仅语文教育当如此,人的所有一切都要有一个可以“立”起来的根基。
二、啟发教学
在《传习录》中,随处可见那种灵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实例,让人不得不佩服阳明先生教学艺术之高明。启发式教学是自孔子以来的一种教育传统,随机而动,触类旁通,能使教者和学者俱得其益。阳明先生教人,可以说是启发式的典范。《传习录》记载一件父子互讼案,诉于王阳明,先生的一番话还没说完,父子二人就相抱恸哭而去。他并没有指责谁,只是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而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貌似惊世骇俗,实则引人深思,使父子二人各自“反求诸己”而良心发现。任何知识只有亲证实悟才能融入自己血肉,这是阳明先生启发教学的最大实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阳明先生随处指点,如讲学的地点在水塘边,他就以水喻学;学生在除草,他就以花和草打比方来说理。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理解,就连续就着对方自身发问,逼着对方思考,直至道理在他们自己身上呈现为止。作为一个老师,王阳明真是令人叹服,他总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纠结难明之处,持续拷问,然后加以启发,达到举一隅而知三隅的目的。这是一种很高明有效的教学智慧,阳明就是用这种方法接引四方弟子。如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效果总不算理想,原因大约有三:一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还不够,但凡能以启发式教学授课的老师,必须像王阳明说的那样——“义精仁熟”,对本专业有很高的造诣,这在当今中学教师层面还不甚多见。二是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在生活中学、在无人处学,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但在应试教育下恐怕很难出现如此学习品质的学生。三是启发式教学更适合于小规模的宽松教育环境,当今这种摩拳擦掌、你死我活的竞争环境不能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切磋琢磨的优裕和从容。当然,虽然有种种不利因素,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即使不能大规模全员应用,也可以借鉴它实施的步骤方法,尽可能的让它发挥实效。最关键的,还是语文教师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甚至是德性修养。
三、涵泳诵读
涵泳诵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没有了涵泳诵读,语文的魅力消减了很多。可惜的是我们太讲求效率,目光不够长远,根本不给学生时间(尤其是高中生)阅读、诵读,令有识之士徒唤奈何。我认为,传统的“涵泳诵读”之法应该是一种让我们浮躁的语文教学慢下来的有效方式。“涵泳诵读”既是教法又是学法,关键是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率先实践,以身垂范,学生才会受其感化,起而仿效,形成师生共读共悟的语文学习之场。
古人十分重视涵泳诵读,王阳明就主张以诗礼读书去栽培涵养童蒙,“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王阳明教子弟读书,首先要“歌诗”,即讽诵诗歌。他认为青少年生命力旺盛甚至有剩余,这就需要感发志意,宣泄余力,引导的正途就是朗诵:“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传习录》中还专门有一则《教约》,专门规定童子读诗习礼:“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王阳明着意于学习者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将涵咏诵读的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嘻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阳明注意将学习者的生命活力与教科书(诗)的内在生命统一起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最大也是最难的学习任务。教育就是在于顺学生自然之性,激发兴趣,而不是强制就范,扼杀个性。王阳明总结说:“(读诗习礼)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这就不仅将诵读的意义讲得很清楚,还将它纳入修身养性的必要步骤中去,对人的一生都可以有很大的影响。
《传习录》在教书育人方面含蕴深刻,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极大启发,因为这里面保留了一代心学宗师的教学现场,鲜活而灵动,便于我们从中汲取“心源”,在领略古人教学魅力的同时润泽自家的德性、智性生命。
参考文献:
[1]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课题级别: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的研究》,课题编号:2015JK11-L116】
作者简介:陈悦 (1983—),女, 江苏省启东中学一级教师, 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