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设情境基础上的初中物理教学管窥

秦智宇
为初中物理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与初中物理教学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要注重与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最佳效果的情景,教师需要重视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新课时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上课开始时使学生迅速进行物理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求知欲强,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初中生需要及时由下课的松散状态转变到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的状态,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演示新奇的物理实验,为学习物理课程埋下伏笔,为引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创设最佳情境.
1.1讲解故事,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故事的讲解,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情景.比如教师在教授《运动的相对性》这一章时,通过和同学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用手抓住一颗来自德军发射的子弹,这一个离奇故事,同学们直呼“用手抓住子弹,这可能吗?”的感慨,发出“他为什么能用手抓住子弹?”的疑问,这时,教师根据故事设置问题:人手可以抓住对面飞过来的子弹吗?如果可以,在什么外界条件下能够发生这一事件?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1.2设计新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新奇、有趣的实验,在新课时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构建肢体、脑力并行的活动情境.例如,在《大气压强》这一章时,准备一个塑料杯、适量的水、硬纸片,把水注满塑料杯,用硬纸片盖住,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后,同学们就会发现硬纸片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掉下来.之后,把塑料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再用硬纸片盖住,同学们会认为仍然和之前的现象一样,硬纸片不会掉下,但是,再一次出乎同学们意料,手一松,硬纸片马上就掉下来了.这样,教师就成功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积极主动地调整物理认知结构,投入到初中物理学习中.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调查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做实验等方法提出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情景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问题情景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物理探究实验,所谓物理探究实验,就是在问题的驱动下,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物理结论.
2创设实验情景,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是新课改下物理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指导作用和启发作用;初中生认为科学探究是其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入科学探究,学生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融入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整体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的基本规律,更要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科学方法,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技能.因此,在具有探究性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探究进程,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将物理课本基础知识与科学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技能.
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准备一个空碗和一个硬币,把硬币投入空碗中,让学生们分别站在碗的四周,保证刚好看不见空碗中的硬币,然后向碗中不断注入水,随着水量的增加,学生会发现,硬币好像是从碗底慢慢浮起来,最后完全出现在所有同学的视线里.这一现象的发生究竟是什么原理造成的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对光的折射规律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光的折射这一物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同时更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
对此,教师应把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转换为学生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演示完成,学生失去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目前我国学生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初中生动手能力较弱,对此,应设法替换为探究实验.
3创设生活情境,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来源于生活,又归结于生活,把带有物理知识的生活情境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同学有一种亲切、熟悉,似懂非懂的感觉,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运用生活实际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热胀冷缩这一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人们都比较喜欢吃茶叶蛋,最美的味道莫过于趁热吃茶叶蛋,但是通常茶叶蛋从滚开的卤汁中拿出来的时候,剥壳过程中难免把蛋白一起剥下,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鸡蛋去壳后的完整性呢?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思维瞬间活跃起来,议论纷纷,相互讨论,但是就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公布答案,假如把滚烫的茶叶蛋在凉水中浸泡一会,再剥,蛋壳就会很容易地脱离蛋白剥下来.同学们一回想,貌似家长就是这样给自己剥滚烫的茶叶蛋的,答案是不是很简单呢,那么问题解决方法背后应用的物理知识又是什么呢?在之后热胀冷缩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认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这一物理特性后,积极主动地解决上述茶叶蛋问题,鸡蛋由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三者的伸缩情况不一样,在温度剧烈变化时,软的蛋白和蛋黄相对于硬的蛋壳而言,更容易发生伸缩变化,这样就可以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的变化解决茶叶蛋剥壳的问题.
对于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物理学科而言,身边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用之不完,用实际生活案例解释、总结物理规律,学生不仅听起来熟悉,而且更容易接受.教师应该时时留意,经常对生活与物理的联系进行总结,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新案例,丰富物理教学方法,使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得以简化,学生接受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把具有物理知识性的实际生活情景引入物理教学课堂内,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情景中,同时,还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可以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素养,在观察、思考、实验等物理活动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着眼未来,为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预期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适宜合理的情景,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获得初中物理课本上的物理基础知识外,形成学习物理的正确思维,养成良好的物理素养,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初中物理教学创设情境.
相关文章!
  •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何希国[摘? ?要]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数列求和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公式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

  • 浅析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

    徐博池摘要:中国传统的哲学与西方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统哲学思维的不同,人性问题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直接主题,如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