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美丽

    孔令明

    〔关键词〕自我接纳;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案例简介

    在一节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课上,为了活跃气氛,我带学生们玩起了一个趣味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由我任意喊一个学生的名字,他左右两边的同学要迅速站起来,站得慢的同学到讲台旁边来,手扶讲台做两个俯卧撑,男生做完后面向全班大喊:“我很强壮!”若是女生,则大喊:“我很美丽!”听完规则,全班都兴奋起来,性格外向的学生手舞足蹈,巴不得马上到讲台前表演一番;文静的学生则悄悄地抿嘴笑。

    在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中,游戏开始了。第一位“中奖”的是一名小个子男生,他大摇大摆地走上前,手撑讲台干净利索地做了两个俯卧撑,然后环顾四周,夸张地鼓起腮帮,怪声怪调地说了声:“我很强壮……”看着他滑稽的表演,学生们个个笑弯了腰。游戏继续,第二位站慢了的是一位叫兰兰的女生,她皮肤黝黑,体型特别,大约有普通学生的两倍。得知自己要上前表演,她撅起小嘴,迟迟未动。

    “快啊,只是玩游戏!”在同学们的催促下,兰兰慢腾腾地走向讲台,手扶讲台做了两个幅度很小的俯卧撑,轻轻地从嗓子里挤了一句:“我很美丽。”做完便阴沉着脸回到座位上。

    这时,我感觉到了她的不情愿,正盘算着怎么鼓励她一下,突然有人举手报告:“老师,兰兰哭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是,兰兰双眼噙满泪水,紧紧咬住嘴唇忍住哭。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一定是刚才的游戏中“我很美丽”这句话伤害了她。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走到兰兰身边,俯身问她为什么伤心,兰兰低着头,一声不吭,胖胖的小脸涨得通红。

    这时,周围的几名女生七嘴八舌地说:“许多男生都说她胖!”“是的,他们老笑她。” ……听到这里,兰兰把头埋进手臂,忍不住抽泣起来。

    站在一旁的我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感到自责和懊恼,为什么在设计游戏时没有考慮这部分相貌或体形特别的孩子?为什么游戏时没有看出兰兰的不愿意,并加以支持?另一方面对这个孩子感到歉疚,平时经常因为体形受到同学的非议,本来内心就不认同自己的体型,今天的游戏非要逼她说出违心的话,进一步刺痛了她。

    二、案例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一般是以一种自我欣赏的态度来照镜子的,但到了中年级,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相貌“横挑鼻子竖挑眼”起来。有的觉得自己的眼睛过小了,而嘴巴又太大了,有的甚至埋怨父母把不良的基因遗传给了自己。有的长相或体形特别的会感到自卑(如兰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接近青春期,这是人认识自我并急于肯定自我的人生阶段,而自己的外部形象更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外貌几乎就是自我的全部象征,直接关系着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与尊严。他们往往忽略了自我的其他方面:如品质、意志、能力等。通过对兰兰的分析,我发现她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相貌方面),班级其他学生对如何正确评价他人、真诚接纳别人等方面也做得不够好。

    三、辅导方案与实践

    1.运用朋辈辅导策略,对兰兰进行个别辅导

    既然兰兰对自我不够接纳的原因主要来自相貌,不妨先转移注意力,让她关注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从而全面评价自己。我将兰兰和她的朋友们约到了心理咨询室。

    我问其他女生:哪些同学喜欢和兰兰做朋友?有几个学生“刷”地举起手来。我偷偷看了看兰兰,她抿嘴笑了笑。

    我进一步问那几名女生:“你们喜欢她什么地方呢?”

    听到这,那几个女孩想了想,就说开了:“她平时挺大方的,有一次我橡皮没了,她主动借给我。”

    “她从来不去妨碍别人。”

    ……

    兰兰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温柔地看了看她的同伴。愉快的谈话在继续,在温馨的氛围中,兰兰感受到了同伴们对她的接纳,也对自己的优点有了全面的认识。上课铃响了,这些小家伙愉快地离开了心理咨询室。这场由游戏引起的风波暂告一段落,但如何直面问题、进行深层次辅导刻不容缓。

    2.开展团体辅导

    在心理辅导课上,我设计了游戏“寻叶比赛”。规则:先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当老师喊“1”时,将树叶送至组长处,组长弄乱。当老师喊“2”时,到组长处寻回自己的叶子。在1分钟内寻回自己的叶子则获胜。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游戏过后,直接对“不喜欢自己相貌的某一方面”的情况展开调查,大多数学生都举了手,这让兰兰意识到:原来大多数同学都有这一烦恼,她的烦恼很普遍。后来,我通过介绍马云、刘罗锅、丑娘等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感悟到:与一个人的外表相比,智慧、善良、爱心等方面是最重要的;最后,引导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平时应多阅读,提升内在气质,衣着干净整洁、巧妙搭配,从内而外接纳和完善自我的本来模样。

    在另一节心理辅导课上,通过“你的美我来说”“传递欣赏卡”等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别人,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四、辅导效果

    经过近一学期的跟踪和辅导,兰兰终于接纳了自己的体形,变得自信、大方、乐观。在学校组织的“博雅少年”评比活动中,获得了“阳光少年”的称号。她所在班级的学生们对自己的评价也比较客观、全面,班级总体氛围较融洽。

    五、总结与反思

    随着兰兰案例的结束,我对心理辅导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1.学生的普遍问题应是团体辅导的指南针

    在学校里,我们心理组的教师早早制定了每年级辅导计划,我所执教的四年级是以“情绪辅导”为主。当兰兰一事发生时,我感觉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于是将原先的上课内容后移,重新确定了团体辅导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此时此地反映出的普遍问题也应是团体辅导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大费周折、大动干戈”。

    2.心理辅导应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

    从心理游戏中兰兰一事暴露出我平时对“游戏的设计”和“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不够细致和敏锐。如何在团体辅导过程中真正体现“关注所有学生”的生本观念?如何真正投入到课堂中的每一环节?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实验学校,泰州,2253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

    李桂林摘 要:生物是一门理科的课程,大家总是认为理科的科目在生活中很少运用到,其实不然,在生活中有很多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小事情。学生

  • 误会一场

    郑育欣擦擦自己心灵的窗户吧,就像揉揉眼睛,你总能看见更清晰的一切,保留自己最单纯的灵魂。误会,是错误的理解。纵是智者,也难免有“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