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

    音乐的用途与功能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民族音乐学的文化相对论让中国音乐的传播有了可以依循的哲学基础,社会学调查方法的引入能够以普遍性的数据把握整体研究。本文从表现形式、社会功能与传播效应方面,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研究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具有其社会学意义。只有在多学科共同发展进步的前提下,中国音乐才能够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得到更多的认知、理解与传播。

    [关键词]社会学;中国音乐;传播;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008-02

    收稿日期2019-07-22

    作者简介(刘绵绵(1976—),女,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130117)

    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探索中。从19世纪80年代埃德勒的比较音乐学,到20世纪50年代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从百余年前的“西方音乐中心论”,到20世纪初“美国学派”赋予的“音乐文化”的意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分支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等等。

    梅利亚姆曾强调指出:“音乐的用途与功能指出了民族音乐学中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研究人类行为方面,我们不断地探索,不仅是说明音乐事实,更重要的是说明音乐的含义。我们不仅希望知道事物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們还希望知道它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民族音乐学在研究有关民族的音乐及音乐生活时,必然要涉及音乐、音乐生活与社会环境之间发生关系的内容,因此,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社会学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科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展开全球化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独立的社会已不能单独掌控自己的命运,要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到世界体系中去了解。因此,亚洲文化成为美国社会学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全球化的模式下,研究中国音乐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有其社会学意义。作为中国的访问学者,本人于2017年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学习,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针对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其表现形式、社会功能与传播效应分析如下。

    一、表现形式

    社会学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它包含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社会生活等。因此,笔者拟从研究内容与传播途径两方面分析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发展的表现形式。

    (一)研究内容

    在美研究中国音乐的人员最初多为华裔,研究内容多为中国乐器、音乐种类的介绍等,或与自己相关专业有联系的部分,对于中国音乐的理论体系触及不深。如北美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的沈星杨编著的中国音乐系列,包括《中国音乐与配器:原理与实践入门》(1991)、《中国乐器》(1999)、《音乐艺术之旅》(2000)、《20世纪中国音乐》(2001)。近年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许多非华裔的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中国音乐的研究有着向纵深发展的趋势,研究内容涉及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及近现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在美国高校中的持续发展等,并有一部分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家致力于中国音乐及作曲家的研究。如安德鲁·琼斯《黄色音乐:中国爵士乐时代的媒介文化与殖民现代性》(2001)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美国爵士乐、好莱坞电影音乐以及中国民间音乐形式的大众音乐,不仅阐述了美国人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而且分析了中国人对美国音乐的影响,阐明了两种文化在20世纪殖民现代性的展开中所起的作用。埃里克·布林德利的《音乐,宇宙学,与早期中国和谐政治》(2012)论述了从战国晚期至汉代,音乐如何作为国家统一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而存在;在探讨国家仪式中的音乐或作为审美文化体验而存在的音乐的同时,致力于联结音乐与宗教信仰,论证了音乐与早期中国的宗教、政治及思想转型的紧密联系。2016年5月,约翰·罗比森在新加坡文化艺术中心进行题为《王西麟,人类的苦难,及当代中国作曲趋向》的讲座,是近年音乐学界比较活跃的研究中国作曲家的美国学者。

    (二)传播途径

    美国高校的中国音乐传播主要有课堂教学和乐团活动两种方式。

    课堂教学方面,美国高校课程中能够涵盖中国音乐部分的主要课程为“世界音乐”,在合作导师JohnRobison的帮助下,笔者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对17个州的28位高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教授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进而了解当前美国世界音乐课程现状以及中国音乐教学方面的普遍情况。

    乐团活动方面,笔者调查统计了在美11个州的13所大学的中国乐团,这些乐团最早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而21世纪新近组建的则占多数,这些乐团有官方组织成立的,亦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有结合课程学分制的,亦有业余时间学习排练的……其共性即是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和器乐,培养对中国音乐的鉴赏能力,并最终有助于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随着网络媒体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其受众群体日益庞大。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使中国音乐摆脱时间与地域的束缚,在美国高校中得以广泛传播。仅就YouTube网站来说,以“中国传统音乐(Chinesetraditionausic)”为主题的搜索结果为903万条,以“中国民间音乐(Chinesefolkmusic)”为主题的搜索结果为1360万条,以“中国器乐(Chineseinstrumentausic)”为主题的搜索结果为1610万条,以“中国流行音乐(Chinesepopmusic)”为主题的搜索结果为2630万条。这不仅为中国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而且成为推动现实音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社会功能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发展是整体社会发展的表现,反映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音乐的呈现方式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的发展也同时推动了对中国文化的审美和对中国社会的认知。

    (一)审美功能

    西方对于中国音乐的审美认识是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步改变的,对中国音乐的审美偏见亦属于历史问题。不仅在美国,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就有诸如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将其形容为“野猫号哭”“火鸡尖叫”式的噪音之类的偏颇评价。在民族音乐学发展相对成熟的今天,美国高校对中国音乐与乐器的兴趣增多,通过乐器学习、音乐活动等多种方式,了解中国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体裁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音乐历史的发展,潜移默化地使美国高校师生逐渐接受中国音乐中渗透的意识观念和精神品质。

    至于中國音乐的理论精髓,多数美国学生,包括音乐学院不以中国音乐为研究对象的教师,对中国音乐的了解也都只限于“五声音阶”,中国的音乐文化仍须在不断交流中为西方社会所接受和理解。

    (二)认识功能

    音乐不仅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更有超越现实的特点。音乐使人产生激情、振奋精神,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当音乐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它能够进入更为宽泛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自身认同的标志,这一功能不仅依靠音乐的声响,而更多的是从音乐的社会语境中获得意义。

    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质,决定了美国对音乐的多元文化认同。通过中国音乐所传递的信息,进而认识它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格、社会发展,通过音乐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这种认识功能往往是以一定的音乐知识积累为前提的,需要事先具备认识音乐信息的能力,从理性上掌握音乐结构如何表现现实意义。

    三、传播效应

    现代传播业的出现和发展,对音乐的社会化起到了革命性的改变。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音乐的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从过去的直接传播走向现代的间接传播,这极大地改变了音乐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使音乐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整体上带动和促进了相关社会商品的发展,也带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产生强烈的文化传播效应。仅以YouTube网站中的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为例,该视频于2009年12月上传,至今已有近680万次的点击量,并且不乏对这一中国乐器甚至对中国产生兴趣的评论。3可见,这一传播方式的广度和速度是传统传播方式所无法企及的。

    结语

    在美国人眼中,中国音乐自然是异于西方的“他音乐”,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美国高校对中国音乐的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民族音乐学的文化相对论让中国音乐的传播有了可以依循的哲学基础,社会学调查方法的引入能够以普遍性的数据把握整体研究。因此,只有在多学科共同发展进步的前提下,中国音乐才能够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得到更多的认知、理解与传播。

    注释: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

    2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78.

    3“themostbeautifulstringedinstrumentIveeverheard”;“IloveChina”;“Hearingthismademy8yearoldsonwanttolearntoplaytheguzheng”.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文章!
  • 网络环境下现象级动漫电影成人

    赵燕+宋晓利一、 成人动漫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基于名人效应、新媒体推动以及作品高水平内容与个性化形式方面的因素,出现了一批包括《尸兄》

  • 群众文化的自娱性初探

    【摘 要】每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有享受偷悦的要求,而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的一个外在特点,就是娱乐性。这样,群众文化的主客体

  • 广西濒危野生动物插画设计与文

    陈偲璇 梁新建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插画、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广西的濒危野生动物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