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的定位及模型
曹雷
摘 要:“精致化教学管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在许多地方得到研究和应用,县域范围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和策略措施,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便捷性,对于改善“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效益有着积极作用。本文试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论实践入手,分析信息技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服务角色及系统模型。
关键词: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信息技术;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72-0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各地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精致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在许多地方得到研究和应用,在县域范围内,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如江苏省如东县,已经开展了“精致教育思想与优质学校建设研究”,形成了具有本县特色的精致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和利用优质学校建设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提升的操作化程序和措施,取得了理论和策略上的成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这种以实施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的策略实践过程中,如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统筹、整合和优化,必会取得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效果。
一、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和策略的核心内涵
1.整体质量效益为根本,杜绝片面管理
“精良结果”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归宿,可以理解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最大化办学效益。
首先,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是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注重学生个性,促进健康成长,并非偏重于学生学习成绩或升学率等几个局限性指标,所以构建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和架构要系统设计,全局思考,切忌功利化、片面化,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其次,在有效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要有正确的绩效观,精致化教学管理支持办学效益最大化,用有限的支出去获取最佳效益,坚决反对投机取巧、以偏概全,我们注重的是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升,不是少数学生的个体突破。
2.精致化过程控制为核心,避免形式管理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过程的精致化——精细调控、精巧实施、重视细节、关注个性。
精细调控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层次性的、递进式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对各个管理节点及其下行过程的精细、有效监控,发现过程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精巧实施又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具体的行动观,它要求态度严谨、方法细致、手段巧妙,既要维护制度权威,又要精细分析问题对象,同时灵活、巧妙地处理实施,使教学管理落在实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致化教学过程管理追求每一个领域、过程、环节的整体精细与完美,体现全面质量理念、对细节的重视和打磨,支撑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在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条件,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应该注意到,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对管理者的观念、态度、操作形成了新的要求和期待,管理的制度化、长期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步调不一、松懈应付的管理现象,导致有精致化之形而无其实的管理状态,这是我们要坚决避免的。
3.科学管控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去除教条管理
科学管控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和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实践,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性、层次性、递进反馈式的管理架构与体系。在管理实施过程中,更要注重科学管控,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规律性,不是死搬管理教条,机械套用管理模式;其次要有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操作细则,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不能教条化、大而空、无操作性;再次,要科学操作、理清主次、抓住核心,不能一概而论。
精致化教学管理更是人的管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充满活力,凸显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正是精致化教学管理所追求的,在坚持严格制度、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和人性化管理设计,内化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会让管理更充满活力。
4.目标导向与时代发展相协调,融入创新管理
推行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就是将精致化的教学管理体系、策略服务于县域教学实践,遵循教学规律、切合教学实际,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放在核心地位,公平公正,均衡发展,使县域学校教学品质得以提升、内涵发展得以凸显、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优化,达到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的目标。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目标导向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如新教学理念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新技术条件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新需求等,所以我们更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谋划、用创新的举措来解决教学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精致化教学管理也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在贯彻教育方针上,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信息技术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其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标准化、集中化、共享性、便捷性的特点在现代管理生活中作用举足轻重,结合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论、实践特点和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思想,信息技术会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系统支持,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必须综合分析县域范围内精致化教学管理现状和实践特点,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和架构,如本县采用“一个集体核心、多点分层建设”的集中层次式管理体系,围绕平等、全面、高效、优质的核心目标,将教育局、学校、个体组成三级层次网络,以“严、精、细、实、活”的管理策略和操作方法完成管理流程和目标。
信息技术依托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整体设计思路、体系和架构,进行系统建模,形成多层管理体系,将管理任务实例化,形成信息流,信息流有序、规范地穿流于各个管理节点和环节,经过科学的分解与整合,形成管理支持信息,反馈给管理节点和管理中心,供决策支持。
2.沟通协调,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管理策略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无论从管理形式,还是管理内容上都是由多个管理实体和对象及关联的管理制度、策略构成。譬如本县的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每层都存在多个管理实体,教育局有关于教学的多个职能科室,每个科室就是相应的管理实体,它和下行的管理对象存在垂直的管理架构,同时各个科室之间也存在横向交流,也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因此如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作业传递或材料交流,将不可避免使整个管理体系复杂化,有时甚至造成交叉或矛盾。
以信息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在各层级间实现资源共享、集中优化,通过信息流的形式将作业或任务传递给水平层级或垂直节点,迅速进行部门间信息交换,协调部门之间、上下层级间的信息处理,充分整合、协调管理实体的自身优势,有机联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3.考核评价,信息技术辅助实现科学决策
绩效观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关键要素,它用来衡量教学支出与教学收益的关系,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中,有诸多需要进行绩效评价的实体对象,如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效、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素质发展等等,每个实体对象包含多个评价指标,如果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数据采集、分析、统计、评价,将会耗费大量精力、物力,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偏差或形式主义。
利用信息技术及其管理系统,对评价实体建模,将对应指标实例化,在平时操作过程中,实时、准确采集过程性数据,同步分析,按需给出评价结果,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实体,供决策分析。如部门管理,可在平时工作中,通过平台实时采集计划、策略、成效等教学工作数据,做出实实在在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4.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挖掘共享数据资源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在实际操作进程中,由于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针对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又要有新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因此精致化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既要兼顾到原有既成规定的有效策略与举措,又要顺时顺势,开拓进取,创新举措。
信息技术利用其共享性、网络化的优势,采集、存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如人、物、规章、举措、教学资源等,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云计算平台,发展与县外地区精致化教学管理间的联系,建立精致化教学管理研究共同体,整合信息资源库中相关信息数据,相互比较、借鉴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新举措,创新精致化教学管理策略和方法,调整教学管理新的发展思路,让精致化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三、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基本模型
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区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必须综合分析县域精致教学管理的理论特点和信息技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应用模型,对模型的架构、功能进行应用分析。
1.管理模型(见图1)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模型采用层次模型,如本县采用“一个集体核心、多点分层建设”的集中层次式管理体系,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服务组及全县学校、管理个体组成三级层次网络,每一层代表三个不同的教学管理实体,有不同的教学管理策略和职能,每层之间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信息交换、沟通和反馈。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模型中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与教学有关的教育局各职能科室组成,包含教研室、教科室、教师培训中心、电教中心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的各职能科室与第二层对应的服务部门衔接,进行信息交换,根据信息交流情况,职能科室之间沟通、协调、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符合县域实情的教学服务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教育联络组及学校
教育联络组由教育局派驻各镇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和所在学校一起组成三层体系模型的中间层,是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核心层级,要负责上层数据信息接收,进行分类整合并做出合理安排,有效完成任务;同时结合本地特点和学校实际,协调各个教学部门,整合地区教学资源,形成地区特色的有效教学策略,服务指导教学;另外,对下层校内管理部门(如教研组、学科组等)、教师、学生等管理个体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根据实际,结合自身思考,反馈给上一层级。
(3)管理个体
管理个体包含学校内部服务于教学的管理部门(如教务处、教研组、学科组等)及教师、学生等对象,处于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检验教学管理策略,是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基础数据来源。在汇集一线教学数据信息后,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有效数据,提供给上面的层级,供分析决策。
总之,三层体系模型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直线管理,也注重部门的相互协调、沟通,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举措。
2.信息系统模型
参照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模型,分析其应用服务和数据流性质,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模型描述为图2中四个层次,模型中最底层为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层,最高层为管理应用层,越近底层越贴近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架构等信息技术应用,越近高层则与精致化教学管理功能越紧密,从管理功能上来讲,并没有明显分界,尤其是应用管理层和策略服务层的分界。
以此模型,本县建立了中小学学生学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监测、行为习惯养成、教师学科素养研修、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教学资源管理等平台。
(1)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层
这是整个系统模型的最底层,它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整个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运作基础和网络架构,保障所有管理信息和数据流安全快速地传输与流转。按实现功能可划分为如图3所示的两个层次。
计算机及网络硬件包含组成管理系统的网络设施及节点计算机设备、数据信息流转的硬件基础,它要求有合适的计算能力和数据传输量,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大数据储存量和快速的数据交换速度,可选择较为主流、技术成熟的设备组件。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硬件与上层管理软件的接口,按要求发出硬件操作指令,为了便于操作与管理,要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设备及节点计算设备互连互通必须遵守的规范,采用国际通用的工作标准,如目前已知的系统都采用TCP/IP、HTTP作为网络通信标准。
(2)管理数据层(见图4)
管理数据层负责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中基础数据的分类、存储与管理,按需有序、规范地提供系统数据请求。分析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管理数据层中的数据类型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可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无需过多变换即可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如在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教师培训等平台中,教学部门评价考核数据,教师、学生管理数据,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数据等,此类数据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关系型数据模型,进行输入、修改、检索和提取,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包含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文献,管理文档,课标文献,教学图片、图像和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如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中,相关数据没有固定的格式,无法套用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模式,可采用数据库管理和文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非结构化的原始数据按规范存放在规定目录中,数据库则存放该数据的地址,这样可实现快速检索、读取、使用。
(3)策略服务层(见图5)
策略服务层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能否发挥最大效益依赖于策略服务功能的优化设计,为了体现教学管理的“严、精、细、实、活”,策略服务层按照功能分工可分为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教师研修、师生信息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任务协同等方面。该层既依赖于下层的数据支持,同时又为上层提供应用服务基础。
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从县域教学计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教研活动过程化管理与监控、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教学部门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实例化数据,进行精细化指导与服务。
教师研修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出发,从业务学习、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效果评价等方面策划设计,用量化数据对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师生信息管理对县域范围内教师和学生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形成信息库,作为县域精致化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信息为其它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教学质量监测主要对县域范围内的在籍学生按学段分年级进行评价,如作业质量与完成、阶段学业成绩、学业水平发展趋势等;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升县域教学质量。
任务协同从精致化教学管理整体出发,对教学研究、教师研修、教学质量监控等条式管理进行同步沟通、多方协作、有机融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应用管理层
应用管理层是系统的顶层,也是用户的使用接口层,它基于提供的各种服务,为不同的用户对象提供不同的应用系统。
图6给出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应用管理层的组成,按功能模块,可分系统门户、核心管理系统(教学研究、教师研修、教学质量监测、师生信息)、辅助管理系统(任务协同)三个部分。
系统门户,是沟通用户的系统界面,不同用户通过界面进入不同的子系统,同时负责培训、帮助任务,让使用者知晓系统使用途径与方法,设定使用风格与内容,快速搜索指定服务,使系统使用更迅捷、有效。
核心管理系统,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主要功能系统,有四个子系统,系统基本功能在策略服务层中作了基本介绍。在应用过程中,每个子系统有不同的界面风格,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不同的使用权限进行相关操作,譬如教学质量监测,它的使用对象可以是系统内所有用户,但权限有所差别,顶层管理部门负责人拥有所有权限,如检索、查询系统内学校、学生、教师的教学质量原始数据及分析报告,添加、修改、删除相关数据及报告,按需生成分析报表等;学校可以使用本校内的所有数据和分析报告,教师可查询本人或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数据及报表;学生可查询自己的学业成绩及发展变化趋势等。
辅助管理系统,提供沟通平台和协作系统,对于核心系统中每个系统条式垂直管理缺少联系、不能从整体上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弊端,利用数据流进行充分沟通与协作,使系统效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精致化教学管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使用,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便捷性、共享性对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策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爱娟.中学精致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2]金培雄.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9(7).
[3]郑军平.如何打造精品学校:精细化管理与精致化教学[J].中小学校长,2013(5).
[4]贺盛瑜,孙艳玲.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王天鹏)
摘 要:“精致化教学管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在许多地方得到研究和应用,县域范围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和策略措施,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便捷性,对于改善“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效益有着积极作用。本文试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论实践入手,分析信息技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服务角色及系统模型。
关键词: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信息技术;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72-0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各地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精致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在许多地方得到研究和应用,在县域范围内,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如江苏省如东县,已经开展了“精致教育思想与优质学校建设研究”,形成了具有本县特色的精致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和利用优质学校建设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提升的操作化程序和措施,取得了理论和策略上的成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这种以实施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的策略实践过程中,如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统筹、整合和优化,必会取得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效果。
一、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和策略的核心内涵
1.整体质量效益为根本,杜绝片面管理
“精良结果”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归宿,可以理解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最大化办学效益。
首先,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是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注重学生个性,促进健康成长,并非偏重于学生学习成绩或升学率等几个局限性指标,所以构建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和架构要系统设计,全局思考,切忌功利化、片面化,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其次,在有效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要有正确的绩效观,精致化教学管理支持办学效益最大化,用有限的支出去获取最佳效益,坚决反对投机取巧、以偏概全,我们注重的是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升,不是少数学生的个体突破。
2.精致化过程控制为核心,避免形式管理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过程的精致化——精细调控、精巧实施、重视细节、关注个性。
精细调控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层次性的、递进式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对各个管理节点及其下行过程的精细、有效监控,发现过程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精巧实施又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具体的行动观,它要求态度严谨、方法细致、手段巧妙,既要维护制度权威,又要精细分析问题对象,同时灵活、巧妙地处理实施,使教学管理落在实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致化教学过程管理追求每一个领域、过程、环节的整体精细与完美,体现全面质量理念、对细节的重视和打磨,支撑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在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条件,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应该注意到,精致化教学管理思想对管理者的观念、态度、操作形成了新的要求和期待,管理的制度化、长期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步调不一、松懈应付的管理现象,导致有精致化之形而无其实的管理状态,这是我们要坚决避免的。
3.科学管控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去除教条管理
科学管控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和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实践,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性、层次性、递进反馈式的管理架构与体系。在管理实施过程中,更要注重科学管控,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规律性,不是死搬管理教条,机械套用管理模式;其次要有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操作细则,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不能教条化、大而空、无操作性;再次,要科学操作、理清主次、抓住核心,不能一概而论。
精致化教学管理更是人的管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充满活力,凸显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正是精致化教学管理所追求的,在坚持严格制度、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和人性化管理设计,内化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会让管理更充满活力。
4.目标导向与时代发展相协调,融入创新管理
推行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就是将精致化的教学管理体系、策略服务于县域教学实践,遵循教学规律、切合教学实际,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放在核心地位,公平公正,均衡发展,使县域学校教学品质得以提升、内涵发展得以凸显、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优化,达到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的目标。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目标导向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如新教学理念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新技术条件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新需求等,所以我们更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谋划、用创新的举措来解决教学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精致化教学管理也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在贯彻教育方针上,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信息技术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其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标准化、集中化、共享性、便捷性的特点在现代管理生活中作用举足轻重,结合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论、实践特点和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思想,信息技术会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系统支持,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必须综合分析县域范围内精致化教学管理现状和实践特点,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和架构,如本县采用“一个集体核心、多点分层建设”的集中层次式管理体系,围绕平等、全面、高效、优质的核心目标,将教育局、学校、个体组成三级层次网络,以“严、精、细、实、活”的管理策略和操作方法完成管理流程和目标。
信息技术依托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整体设计思路、体系和架构,进行系统建模,形成多层管理体系,将管理任务实例化,形成信息流,信息流有序、规范地穿流于各个管理节点和环节,经过科学的分解与整合,形成管理支持信息,反馈给管理节点和管理中心,供决策支持。
2.沟通协调,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管理策略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无论从管理形式,还是管理内容上都是由多个管理实体和对象及关联的管理制度、策略构成。譬如本县的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每层都存在多个管理实体,教育局有关于教学的多个职能科室,每个科室就是相应的管理实体,它和下行的管理对象存在垂直的管理架构,同时各个科室之间也存在横向交流,也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因此如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作业传递或材料交流,将不可避免使整个管理体系复杂化,有时甚至造成交叉或矛盾。
以信息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在各层级间实现资源共享、集中优化,通过信息流的形式将作业或任务传递给水平层级或垂直节点,迅速进行部门间信息交换,协调部门之间、上下层级间的信息处理,充分整合、协调管理实体的自身优势,有机联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3.考核评价,信息技术辅助实现科学决策
绩效观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关键要素,它用来衡量教学支出与教学收益的关系,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中,有诸多需要进行绩效评价的实体对象,如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效、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素质发展等等,每个实体对象包含多个评价指标,如果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数据采集、分析、统计、评价,将会耗费大量精力、物力,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偏差或形式主义。
利用信息技术及其管理系统,对评价实体建模,将对应指标实例化,在平时操作过程中,实时、准确采集过程性数据,同步分析,按需给出评价结果,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实体,供决策分析。如部门管理,可在平时工作中,通过平台实时采集计划、策略、成效等教学工作数据,做出实实在在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4.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挖掘共享数据资源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在实际操作进程中,由于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针对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又要有新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因此精致化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既要兼顾到原有既成规定的有效策略与举措,又要顺时顺势,开拓进取,创新举措。
信息技术利用其共享性、网络化的优势,采集、存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如人、物、规章、举措、教学资源等,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云计算平台,发展与县外地区精致化教学管理间的联系,建立精致化教学管理研究共同体,整合信息资源库中相关信息数据,相互比较、借鉴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新举措,创新精致化教学管理策略和方法,调整教学管理新的发展思路,让精致化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三、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基本模型
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区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必须综合分析县域精致教学管理的理论特点和信息技术在精致化教学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应用模型,对模型的架构、功能进行应用分析。
1.管理模型(见图1)
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模型采用层次模型,如本县采用“一个集体核心、多点分层建设”的集中层次式管理体系,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服务组及全县学校、管理个体组成三级层次网络,每一层代表三个不同的教学管理实体,有不同的教学管理策略和职能,每层之间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信息交换、沟通和反馈。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模型中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与教学有关的教育局各职能科室组成,包含教研室、教科室、教师培训中心、电教中心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的各职能科室与第二层对应的服务部门衔接,进行信息交换,根据信息交流情况,职能科室之间沟通、协调、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符合县域实情的教学服务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教育联络组及学校
教育联络组由教育局派驻各镇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和所在学校一起组成三层体系模型的中间层,是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核心层级,要负责上层数据信息接收,进行分类整合并做出合理安排,有效完成任务;同时结合本地特点和学校实际,协调各个教学部门,整合地区教学资源,形成地区特色的有效教学策略,服务指导教学;另外,对下层校内管理部门(如教研组、学科组等)、教师、学生等管理个体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根据实际,结合自身思考,反馈给上一层级。
(3)管理个体
管理个体包含学校内部服务于教学的管理部门(如教务处、教研组、学科组等)及教师、学生等对象,处于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检验教学管理策略,是精致化教学管理的基础数据来源。在汇集一线教学数据信息后,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有效数据,提供给上面的层级,供分析决策。
总之,三层体系模型在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直线管理,也注重部门的相互协调、沟通,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举措。
2.信息系统模型
参照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模型,分析其应用服务和数据流性质,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模型描述为图2中四个层次,模型中最底层为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层,最高层为管理应用层,越近底层越贴近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架构等信息技术应用,越近高层则与精致化教学管理功能越紧密,从管理功能上来讲,并没有明显分界,尤其是应用管理层和策略服务层的分界。
以此模型,本县建立了中小学学生学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监测、行为习惯养成、教师学科素养研修、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教学资源管理等平台。
(1)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层
这是整个系统模型的最底层,它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整个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运作基础和网络架构,保障所有管理信息和数据流安全快速地传输与流转。按实现功能可划分为如图3所示的两个层次。
计算机及网络硬件包含组成管理系统的网络设施及节点计算机设备、数据信息流转的硬件基础,它要求有合适的计算能力和数据传输量,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大数据储存量和快速的数据交换速度,可选择较为主流、技术成熟的设备组件。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硬件与上层管理软件的接口,按要求发出硬件操作指令,为了便于操作与管理,要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设备及节点计算设备互连互通必须遵守的规范,采用国际通用的工作标准,如目前已知的系统都采用TCP/IP、HTTP作为网络通信标准。
(2)管理数据层(见图4)
管理数据层负责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中基础数据的分类、存储与管理,按需有序、规范地提供系统数据请求。分析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管理数据层中的数据类型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可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无需过多变换即可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如在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教师培训等平台中,教学部门评价考核数据,教师、学生管理数据,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数据等,此类数据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关系型数据模型,进行输入、修改、检索和提取,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包含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文献,管理文档,课标文献,教学图片、图像和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如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中,相关数据没有固定的格式,无法套用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模式,可采用数据库管理和文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非结构化的原始数据按规范存放在规定目录中,数据库则存放该数据的地址,这样可实现快速检索、读取、使用。
(3)策略服务层(见图5)
策略服务层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能否发挥最大效益依赖于策略服务功能的优化设计,为了体现教学管理的“严、精、细、实、活”,策略服务层按照功能分工可分为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教师研修、师生信息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任务协同等方面。该层既依赖于下层的数据支持,同时又为上层提供应用服务基础。
教学研究与考核评价从县域教学计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教研活动过程化管理与监控、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教学部门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实例化数据,进行精细化指导与服务。
教师研修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出发,从业务学习、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效果评价等方面策划设计,用量化数据对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师生信息管理对县域范围内教师和学生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形成信息库,作为县域精致化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信息为其它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教学质量监测主要对县域范围内的在籍学生按学段分年级进行评价,如作业质量与完成、阶段学业成绩、学业水平发展趋势等;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升县域教学质量。
任务协同从精致化教学管理整体出发,对教学研究、教师研修、教学质量监控等条式管理进行同步沟通、多方协作、有机融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应用管理层
应用管理层是系统的顶层,也是用户的使用接口层,它基于提供的各种服务,为不同的用户对象提供不同的应用系统。
图6给出了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应用管理层的组成,按功能模块,可分系统门户、核心管理系统(教学研究、教师研修、教学质量监测、师生信息)、辅助管理系统(任务协同)三个部分。
系统门户,是沟通用户的系统界面,不同用户通过界面进入不同的子系统,同时负责培训、帮助任务,让使用者知晓系统使用途径与方法,设定使用风格与内容,快速搜索指定服务,使系统使用更迅捷、有效。
核心管理系统,是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的主要功能系统,有四个子系统,系统基本功能在策略服务层中作了基本介绍。在应用过程中,每个子系统有不同的界面风格,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不同的使用权限进行相关操作,譬如教学质量监测,它的使用对象可以是系统内所有用户,但权限有所差别,顶层管理部门负责人拥有所有权限,如检索、查询系统内学校、学生、教师的教学质量原始数据及分析报告,添加、修改、删除相关数据及报告,按需生成分析报表等;学校可以使用本校内的所有数据和分析报告,教师可查询本人或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数据及报表;学生可查询自己的学业成绩及发展变化趋势等。
辅助管理系统,提供沟通平台和协作系统,对于核心系统中每个系统条式垂直管理缺少联系、不能从整体上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弊端,利用数据流进行充分沟通与协作,使系统效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精致化教学管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使用,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便捷性、共享性对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策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县域精致化教学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爱娟.中学精致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2]金培雄.精致化教学管理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9(7).
[3]郑军平.如何打造精品学校:精细化管理与精致化教学[J].中小学校长,2013(5).
[4]贺盛瑜,孙艳玲.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