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机械类本科生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张立敏 李慧玲 谷东伟
[摘 要] 工程认证背景下培养学生具有多层次的实践能力是主要培養目标。长春工业大学将教学、科研及校企合作等诸多环节进一步整合,采用递进的、分层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学生多层次实践能力的要求。
[关 键 词] 工程认证;多层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43-01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培养模式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强度的不断深化中达成对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一)完善多层次课堂教学方式
结合我校机电学院理论课程,目前理论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课前预习、课上互动和课下复习的环节。改变教学模式,在课前下发给学生在线视频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和零件辨识等。在课上教学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怀疑、设想,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在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任务,将所学知识体系化、系统化,以此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而不是“单一的科目、表层的理解”,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下通过CAD、CAM、CATIA等软件的应用完成课业实践。在我院开设的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院资源开设跨专业的交叉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完成对学生从了解、掌握到理解的自主学习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素养。
(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在教学中,为了满足工程教育的要求,我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实验课程,建立多种体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参加各种大赛,目前我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一年级新生或动手能力弱、理论基础一般的高年级学生,可进入我校不同的实验室观摩学习、听学术报告、加入教师的课题组参与讨论会等方式。学生接触、观察和了解各类实验室,满足了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意愿;对高年级学生或有兴趣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课程的进展,结合教师的课题,通过选拔考核的方式进入实验室,负责实施项目调研,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数据的处理,协助教师做好项目的需求分析,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报名参加一些大赛,如,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机械创新大赛等;对在实验中有较好表现且预计研究成果较好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确定一些具体题目开展研究探索,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科技竞赛等活动;在毕业设计阶段可在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题目后,自主制订设计研究计划,确定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学生还可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校企双方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完成整个毕业设计任务。
(三)校企联合达成实践能力培养
就我院目前情况,大一学生缺少规划、大二大三学生缺少实践、部分大四学生在第一学期忙于参加各类招聘会,导致相关课程学习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够,不能保证教学质量。针对上述情况,增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发展趋势。为了达到让大四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实习基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我院聘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相关行业优秀人才来我校开展讲座或在我校官网上开展相关的资讯论坛,为在校本科生提供更多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新产品的应用原理及操作方法等切合行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为我院本科生提供相应的公司实习指导,从而加强我院本科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动手能力及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通过这种自身的不断完善、不断学习以及对市场需求更深层次的掌握,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连续式培养。
三、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对所研究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改进制度和措施。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的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项目已经结题或通过鉴定,部分成果申请了专利;通过校企之间的实践合作,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了深刻的了解。实施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兵,朱全银,王文豪,等.多层次递进式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9):180.
[2]李云芳,朱涛,盛宝莲.构建本科“多层次、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3):1-6.